• 成都广告图.jpg
  • QQ截图20151124152949.pn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文明网区县联盟

mao 毛根儿朋友

发表时间:2011-02-23 15:18 来源:成都日报 责任编辑:王 辉霞

  北京人把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称之为“发小”,南方有些地区通俗地叫“开裆裤朋友”,东北人说得更安逸:“光腚娃娃”;而我们成都人说的呢,是“毛根儿朋友”。

  过去的小女孩,一般都扎两个小辫——成都人称小辫为“毛根儿”,毛根尖上拴两片彩绸,天真活泼的孩子,跑跳起来,毛根左右飘摇,绸像两只彩蝶随身飞舞,可爱极了。

  从前,成都的小男孩也有扎小辫的,有点像意大利球星巴乔,只是成都小孩刮光头,留一绺头发在“旋儿”上。头发留长的扎两三寸长的小辫,短的呢,就像头上顶了个毽子。一般在年满十二岁后,就把它们剃了。据说“旋”上留发少生病,成活率高。这当然是迷信。人家罗纳尔多留“一撮毛”、巴乔留小辫,那是为了酷。

  娃娃有娃娃的朋友。娃娃时代的朋友情谊纯洁真诚,天真无邪。一起上学,一起玩耍,打玻璃弹子,下河逮鱼虾,捉迷藏,滚铁环……有时也因有了摩擦而打起架来,抱在一起,滚一身尘土。过一会,嘻嘻哈哈又在一起玩了。有年都江堰放水,我们几个小伙伴决定去看热闹。大家商议爬运煤的汽车前往。当汽车开到人多的街道放慢时,几个伙伴猴子似地翻身而上。我慢了两步,落在后面,抓汽车后板时,滑了一下,这时车上伸出一只不知谁的小手抓住我的领巾,帮我上了汽车,然后在车上嘻哈打笑,一个个整成小张飞。

  娃娃们渐渐长大了,进中学,上大学,走向社会。但对毛根儿朋友总是永远不会忘记的。特别是步入社会经历的事情多了,老一点的经过一些运动,心理上有意无意地有了防御,但是一遇上毛根儿朋友,他们之间的“防火墙”就自然垮塌了!

  我离开老家数十年,退休了,前几年回家约毛根朋友相聚,虽然彼此都白发苍苍,然而摆的尽是小时候的龙门阵,手舞足蹈,简直快活到家了!比我们矮一辈的,也不时有同学会什么的,畅谈工作、生活、快乐与不幸,有的男女同学间,还勾起了当年朦胧的初恋,如果现在婚姻不幸福,便产生了新的家庭危机,所以有人调侃地编了顺口溜:“同学会,同学会,弄垮一对算一对”。

  前不久看了电视剧《世纪70届》,更觉得毛根儿朋友的友情太珍贵了!我们应当齐声高唱这种友谊地久天长!

  mo  莫得事

  梦雨灵风 

  那时,我初步融入成都生活,周末爱去建设路三姨家打牙祭,一直赖到把晚饭吃了,天黑尽了,方告辞离开,三姨家的老大总是骑车送我回校。次数多了,自己不好意思,极力推拒,连连说,不消送得……真的不消送得。老大也连连答,莫得事……真的莫得事。就和我一路骑车,沿一环路,过九眼桥,顺着河边,到了彼时的川大校门。在校门口,老大说,就到这儿了,学校里头莫得问题吧?我说,没得事,你回去嘛。老大望着我笑,你这个“没得事”,说明你不是成都人,成都人都说“莫得事”。

  过了十多年,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天的情景,九十点钟的校门口冷落幽暗,老大说“莫得事”中间那个“得”,用的是平声。我心里不以为然,但表情很二百五,因为这个小小的细节深刻地表明,虽然我在成都呆了四五年,自以为乡音已改了七八成,其实仍然一听而知,是从地方上投奔来的。

  后来,我经常注意到周围的人用各种腔调说成都话“莫得事”,好些都像三姨家老大那样,“得”用平声;有些快速地溜出这三个字,很斩截,有些则慢腾腾地拖长第一个音“莫”,或第二个音“得”,或第三个音“事”。不管拖哪个音,都让“莫得事”显得更莫得事,让人没法不放松。再仔细地听,听得出好些意思——

  莫得事,其实是有事。比如有些人喜欢麻烦别人,有些人不喜欢被人麻烦,前者找上门来了,后者迟疑良久终于答应,前者没心没肺地表示感谢,后者淡淡地回了三个字——“莫得事”。当真“莫得事”吗?好勉强哦。

  莫得事,有事也给说成没事。记得那次难忘的送礼,人家委婉地拒绝,我说了N个“莫得事”,且说且退,强要人家咽下这个情。拍马屁拍得自己手痛,别人屁股痛,这个“莫得事”是张遮不住羞的幌子。

  还有一种最无厘头的“莫得事”,明明没事,偏偏他一个劲儿地声明“莫得事”,整得反而像有事一样。这个“莫得事”最窝囊了。

  说了半天,都是些废话。因为“莫得事”其实并不只是个口语,更是成都人一种生活态度,不管啥子意思,不管事大事小,就是天塌下来,都莫得事。

  (廖友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