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广告图.jpg
  • QQ截图20151124152949.pn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文明网区县联盟

古代蜀人的神仙思想

发表时间:2011-02-23 15:26 来源:成都日报 责任编辑:王 辉霞

  常璩《华阳国志》中多处提到了“仙”字,譬如说“鱼凫王田于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为立祠”;又说杜宇禅位于开明后,“升西山隐焉”,后来传说其魄化为子规(杜鹃)鸟,“迄今巴蜀民农时先祀杜主君”。这两段记述虽然具有较浓的传说色彩,但也透露了古代蜀人很早就有了仙道思想,以及隐居升仙观念。

  另一个显著的例子是对彭祖的记述。《世本》说彭祖在商为守藏史(管理书库的史官),在周为柱下史,活了八百多岁。孔子亦有“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之说。彭祖能活八百多岁,已不仅是一个普通的长寿者,而堪称是活神仙了。常璩对古蜀历史与人物大都采取实录,对传说通常持严谨态度,但对彭祖的故事还是相信的,《华阳国志》卷十二说“则彭祖本生蜀,为殷太史”。并特别强调了“夫人为国史,作为圣则,仙自上世,见称在昔”。卷三还记载了武阳县“有王桥、彭祖祠”。又说“大贤彭祖育其山,列仙王乔升其冈”。卷一还说“汉初,犍为张君为太守,忽得仙道,从此升度”。这些记述也透露了仙话在蜀地的流传可谓由来已久,不仅有鱼凫的仙道与望帝的隐居升仙,还包括了彭祖的传说,以及后来的其他升仙者。

  我们知道仙话在秦汉时期曾大肆泛滥,秦始皇、汉武帝都崇尚求仙,方士们更是推波助澜。两汉时期的画像石画像砖上就有大量升仙题材,对升仙的崇尚与想象作了生动而传神的刻画。仙话不仅左右着当时人们的信仰,而且对民俗民风和宗教、政治、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等方面也成为着意宣扬和表现的主题。如果探讨仙话的起源,则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山海经》中就有很多仙话的记载,其中对西王母与昆仑神话的记述影响最为广泛。而《山海经》中西王母居住的昆仑、玉山,有学者认为与西蜀岷山关系最为密切。联系到常璩《华阳国志》中关于仙道的记述,很可能古蜀就是诞生昆仑神话的仙源之地。《华阳国志》卷三还记载,秦国取蜀后,蜀侯恽“其神有灵,能兴云致雨,水旱祷之”;又说李冰治蜀期间,“冰能知天文地理,谓汶山为天彭门”,“仿佛若见神”;这些记载也说明了蜀地神仙思想的流行与影响。

  今天来看,常璩的记述对了解和探讨我国仙话的起源仍是非常重要的资料。根据学者们的研究,昆仑神话是我国仙话诞生的最主要源头。到了秦汉时期,随着昆仑神话与发源于东方海滨一带的蓬莱神话相融合,形成了昆仑、蓬莱两大仙境,从而促使了仙话的极度盛行。后来张陵“化道西蜀”,选择在岷山之域创建道教,与岷山本为仙源之地显然也有着莫大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常璩作为一个史学家,虽然记述了很多仙话传说,并持一定的相信态度,但也保留了对仙话的怀疑和思考。《华阳国志》卷十二就说“当时以为极欢,后人有以为惑。恐此之类,必起于元灵之由也。惟智者辨其不然,幸也”。这同汉代王充等人对鬼神的批判一样都显示了一种思想的深度,由此可见常璩的见识确实有许多过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