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广告图.jpg
  • QQ截图20151124152949.pn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文明网区县联盟

做“加法”武侯祠再“卖”三国文化

发表时间:2011-02-23 15:05 来源:成都日报 责任编辑:王 辉霞

  近日,伴随着成都大庙会喜庆的锣鼓声,锦里二期——水岸锦里也鸣锣开肆。锦里自2004年底开放后,名闻遐迩,成为提升成都城市形象的一张文化名片。4年后再做 “加法”,新增8000多平方米的老街旧院与水景,能否进一步放大武侯祠的文博资源?

  【现场】

  古朴街道10天吸引57万人次

   

  古朴街道10天吸引57万人次

   

  大红灯笼,青砖木椽,涓涓细流……古朴而时尚的水岸锦里不再是一条简单的街道,而是沿河迂回的老街旧院。据统计,开街10天,锦里人流量高达57万人次。游客对这里的三国文化极为热衷,哪怕一条窄窄的过道都成了游客留影的背景。

  有关人士透露,水岸锦里投资5000万元,总建筑面积8878.8平方米。已经打通了武侯祠园林区,使武侯祠的免费区域继续扩大,形成一条全新景观带。

  “各栋建筑的窗棂雕花都不相同,大部分还是晚清至民国时期的古董。”武侯祠博物馆馆长谢辉告诉记者,“水岸锦里是以武侯祠为核心、锦里一期为基础形成的延伸段空间,主题是文脉相承。”三国文化是这里的主题,智慧泉、阿斗井、万里子桥、章武大道等“三国系”景观都是看点,此外,还有宋代石刻构成的百米文化长廊。

  【市场】

  营销三国文化做了新“加法”

    水岸锦里开街前,不少业内人士捏把汗,“加”出来的一条街能否像一条延伸武侯祠的文博资源?如今,一句“拜武侯、泡锦里”的新招牌已经打响,它隐含一道等式:放大资源+创意形态=产业增值。

  营销三国文化做了新“加法”

    水岸锦里开街前,不少业内人士捏把汗,“加”出来的一条街能否像一条延伸武侯祠的文博资源?如今,一句“拜武侯、泡锦里”的新招牌已经打响,它隐含一道等式:放大资源+创意形态=产业增值。

  锦里一期以其厚重的三国文化底蕴、丰富多彩的四川民俗文化、先进的管理模式,很快成为成都市的文化新地标。业内人士认为,水岸锦里没有复制一期的形态,而是引水入街,大销独有卖点三国文化,是一次有新意的“加法”。

  水岸锦里在招商中,注重放大独有的优势资源:与三国文化主题相符者优先。报名商家异常踊跃,60多家商铺有千余商家竞争。经过筛选,三国遗风民俗体验区、闲适三国时尚展演区、精典三国商务休闲区显出雏形。

  在谢辉眼里,水岸锦里改变了锦里一期只能“逛”不能“泡”的局限,水池、亭阁、小院、园林皆入其中,停停走走有了落脚点。一“水吧”老板告诉记者,这两天来逛街的人走累了都会坐下泡杯茶,闲看古风古景,“每天都有几拨客人,人均消费50多元。”老板说,如果没有能留住人的文化,生意肯定做不下去。

  【思考】

  博物馆“造血”探新路

   

  博物馆“造血”探新路

   

  水岸锦里的业态,如今已成为不少专家关注的焦点:公益博物馆能把市场性极强的延伸产业做成什么样?他们认为,公益博物馆在发掘独特资源壮大文化产业后,正好可以反哺文博事业。

  有专家指出,博物馆免费开放是迟早的事情,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等都将会免费。财政补助当然可以,此外放大资源做延伸产业也是一条出路。在今年春节,几大博物馆已初显“造血”潜能,无论是武侯祠的锦里,还是草堂的“人日”活动,以及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太阳节”活动,都成功聚集了人气。

  目前省内不少博物馆已免费开放,除了扩大知名度外,不妨也学着做一做放大自身资源的延伸产业。

  (记者 张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