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广告图.jpg
  • QQ截图20151216150111.pn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清末川中大学者偶然发现了黄忠墓

发表时间:2016-04-08 13:37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杨金祝

  蜀汉大将黄忠在后世多以勇猛的老将形象出现于各类文学艺术作品中,他的名字在中国也逐渐成为了“老当益壮”的代名词。成都西郊营门口乡黄忠村,有三国名将黄忠的墓。史料未记载黄忠死后安葬何处,《三国志》也没有没有说明,但他卒于吴蜀夷陵之战发生以前,故乡南阳当时又被曹魏占据,自然应该葬于成都。至于墓茔的具体地点,由于一千余年来史志失载,后人难以确知。

  历史上的黄忠勇冠三军

  黄忠(?— 222年),字汉升,荆州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

  黄忠原在荆州军阀刘表麾下任职中郎将,与刘表从子刘磐共守长沙攸县。及后曹操南侵荆州,仍担故任,假行裨将军,统属于长沙太守韩玄手下。

  赤壁之战后,刘备征荆南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及零陵太守刘度投降。黄忠侯随韩玄投靠刘备,并随刘备军队入川。后刘备与刘璋决裂,黄忠于葭萌关受任进攻成都,作战时身先事卒、勇冠三军。益州定后,被封为讨虏将军。

  219年,刘备北攻汉中时,黄忠在定军山战役中,对着曹军将领夏侯渊的精英部队,仍带领士卒奋勇杀敌,更斩杀夏侯渊,大败曹军,被升为征西将军。同年,刘备称汉中王,改封黄忠为后将军,赐关内侯,与张飞、马超、关羽同位。黄忠次年和刘备伐吴,不幸被乱箭射死。追谥“刚侯”。

  “老将”与“箭神”的传奇

  《三国演义》小说和戏剧舞台把黄忠塑造成跃马挥刀、勇敢善战、年老不服老的“老将”形象,至今人们还以“老黄忠”称呼那些老当益壮的人。成都武侯祠武臣廊第七尊塑像就是黄忠,他白髯长飘,精神矍铄,一看就是一位驰骋疆场、定国安邦的老将军。

  黄忠号称“三国第一神箭手”,现有歇后语:黄忠射箭——百发百中。据说黄忠射箭,追求的境界已不再是一个“准”字,而是一个“气”字,虽然绝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所谓的“气”是怎样一个境界,但黄忠追求的境界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必谈话题之一了,黄忠的“箭神”名号也因此流传开来。

  《三国演义》中有黄忠箭射关羽盔婴,难度极高,后来救魏延时又射死邓贤,与夏侯渊走马换将时又射中夏侯惇尚后心,可见箭术非凡,可是后来却死于箭下。演义中是这样说的:关羽被东吴袭杀,刘备兴师伐吴,关兴、张苞于阵前斩将杀敌,刘备对年轻将领大加赞赏,黄忠因此不服,于是单枪匹马出战,遇到吴将潘璋使关羽所用青龙偃月刀,急于给关羽报仇,中了吴军的埋伏,被马忠一箭射中肩窝,年老血衰而亡。演义这样处理,比史料简单的记载当然更具感染力。

  民间有《三国》爱好者坚称黄忠其实不是老将,而是青壮年,理由是老人不可能有那么生猛。这姑且算一说,但史料传说均无支撑。

  清末黄忠墓被偶然发现

  黄忠卒葬何处,在清朝中期以前的文献史料,如晋《华阳国志》、明《蜀中广记》以及清嘉庆《四川通志》等均无明文记载。《三国演义》第83回有黄忠随刘备伐吴时中箭而亡、“敕具棺椁,葬于成都”的描写。但史书记载黄忠卒于刘备出兵伐吴前一年,说明小说有虚构成分。

  黄忠卒于吴蜀夷陵之战发生以前,故乡南阳当时又被曹魏占据,自然应该葬于成都。至于墓茔的具体地点,由于一千余年来史志失载,后人难以确知。

  清同治年间修撰的《成都县志》记载了黄忠墓的发现经过:

  清道光五年(1825年),被授为湖北天门令而未到任的清代著名学者刘沅,在成都西郊名叫“鸡矢树”的地方购买了许多亩田产。佃户在耕地时,耕出了一块“黄刚侯讳汉升之墓”的墓碑,以及墓砖、人骨、剑、玉饰等物。刘沅认为这就是蜀汉大将黄忠之墓,但墓碑上“讳汉升”三字误,应为“讳忠”。这说明此碑肯定不是三国时期的旧物,大概是唐宋以后人们为黄忠修葺坟墓时所立;不过这也表明此处应该就是当年黄忠安葬之地。于是,学识渊博、名重蜀中的刘沅便由他和儿子刘桂文出面倡导和主持,邀集乡绅父老,共同捐资,在墓碑出土的地方,重建了黄忠墓,并在墓侧修起了黄忠祠,还塑了黄忠像。刘桂文还撰写了联文:“北伐数中原,溯汉中王业所基,唯公绩最;西城留墓道,与昭烈庙堂相对,有此祠高。”

  由刘沅等人修复的黄忠墓高4米,周长约13米;墓园种植松柏,象征一代名将英灵不泯。黄忠祠内塑有黄忠全身坐像。由于黄忠墓的修复和黄忠祠的建立,原来的“鸡矢树”地名逐渐被淡忘,取而代之的是新地名“黄忠墓”。这种地以人名的文化现象,在中国历史上真是不胜枚举。

  “黄忠”空余地名让人感慨

  原来黄忠祠就建在黄忠墓的旁边。祠内塑有黄忠全身坐像,白髯长飘,精神矍铄。由于黄忠墓的修复和黄忠祠的建立,原来的“鸡矢树”地名逐渐被淡忘,取而代之的是新地名“黄忠墓”。自从黄忠祠、墓建成之后,每年清明时节,乡民们都要在这里赶庙会,祭祀黄忠,祈祷丰年。黄忠祠、墓由此而成为成都西郊一大景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黄忠祠、墓祭祀之盛似不如前。到了“大跃进”时期,“青年赛过赵子龙,老人赛过老黄忠”的口号流行于神州大地,黄忠祠、墓作为改名为“黄忠村”,一直相沿至今。

  1965年,为了修整公路,黄忠墓被挖开,墓园柏树也被砍伐。

  现在,在成都金牛区西郊化成桥附近还有黄忠村、黄忠桥、黄忠小区、黄忠广场等地名,这就是历史留下的与黄忠有关的遗迹了。据说“营门口”这个地名,也是因黄忠当年在此驻扎兵营而得名的。

  如今黄忠墓、祠已逐渐被人淡忘,没有多少人能知道它的具体位置和说清它的来龙去脉。诚然,时代条件和社会氛围不同了,黄忠祠、墓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已迥异往昔。然而,至今仍有人提出,为了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仍然应该重新修复黄忠祠、墓,立碑刻记,恢复它的历史风貌,使之成为成都三国旅游线上的一个名胜古迹点,供游人瞻仰怀古。

  关于黄忠的歇后语

  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

  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黄忠出阵——不服老

  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链接

  关羽“义释”黄忠纯属演义

  《三国演义》第53回有关羽“义释黄汉升”故事。说赤壁之战后,诸葛亮遣关羽攻取长沙,长江太守韩玄部将黄忠与之交战,厮杀百余回合,不分胜负。次日,二人再战,斗了五六十回后,仍不分胜负,关羽诈败,欲用拖刀计斩黄忠;黄忠随后追赶,忽然马失前蹄,将黄忠掀倒在地上。关羽不愿乘人之危,对黄忠喝道:“我且饶你性命!快换马来厮杀!”黄忠急忙上马,奔回城中。黄忠为关羽“义气”所感动,虽有百步穿杨之能,亦不愿射死关羽,第三日交战时,仅将关羽头盔之缨穗射中而已。韩玄因此怀疑黄忠是内奸,喝令斩首。正要行刑,韩玄部将魏延冲入,砍死刀斧手,杀了韩玄,与黄忠一起投归了蜀汉。

  据《三国志·蜀书·黄忠传》记载:黄忠原为长沙太守韩玄的部属,于刘备南定诸郡时归顺刘备。但是,黄忠是如何归刘备的,史籍上没有说,当然就更没有关羽战黄忠、关羽“义释”黄忠和黄忠感“忠义”之恩归降刘备的文字记载了。分析而论,历史上关羽曾称黄忠为“老兵”,因名望悬殊而不愿与之同列。既然如此,所谓关羽战黄忠,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

  然而黄忠的确是归顺了刘备,而且随刘备入西川。在不会识人的刘表手下,黄忠没有受到重用,而在刘备率大军进攻驻守益州的刘璋时,黄忠常常率先冲锋陷阵,“勇毅冠三军”。黄忠的勇猛表现在刘备大军中颇为抢眼。攻下成都之后,黄忠被拜为讨虏将军。

  通过益州一役,黄忠的勇猛善战给刘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刘备认识到黄忠是难得一遇的良将,绝非池中之物;黄忠也终于得到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十分感激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这次战役之后,黄忠时刻希望能够再立战功以感谢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刘备也极力想为黄忠提供一展拳脚的机会,以便于使黄忠累立军功,好对他委以重任。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黄忠随刘备率大军攻入汉中,驻军定军山(位于今陕西省勉县),与曹军对峙。

  把守汉中的是曹军名将夏侯渊和张颌。夏侯渊见刘备攻到,率军直奔刘备军营奔袭而来。夏侯渊将强兵精,来势汹汹。刘备派遣黄忠擂鼓迎战。黄忠一马当先,直冲夏侯渊大军。战鼓声震天地,黄忠勇猛无敌,夏侯渊大军节节败退。年过七旬的黄忠毫不显老迈之色,与夏侯渊真刀明枪对决,一刀将夏侯渊斩于马下。黄忠麾下大军一时士气鼎盛,乘势掩杀,曹军大败。

  闻听夏侯渊战死,曹操心惊,亲率大军来保汉中。但是,已经在汉中占据了有利之势的刘备对曹操毫不畏惧,大胆放言,曹操必定无功而回。不到半年,曹操征战不利,果然引军而回,将汉中拱手让于刘备。

  黄忠因为汉中之战功勋卓著,被迁为征西将军。刘备随后称汉中王,黄忠被封为后将军,赐爵关内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