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广告图.jpg
  • 1.jp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哈萨克斯坦遇见“成都大熊猫”

发表时间:2016-08-29 15:09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杨金祝

    学生在广场与大熊猫雕塑亲密合影

    阿里法拉比国立大学的广场上摆放着30只大熊猫雕塑

  成都皮影非遗表演

  成都竹编非遗表演

  学生与“熊猫人”亲密合影

  发现一群可爱的熊猫 “这真是一个惊喜”

  哈萨克斯坦当地时间8月26日一早,阿拉木图市哈萨克斯坦阿里法拉比国立大学的广场上,30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雕塑沐浴着和煦的阳光,等待观众们的到来。

  很快,几个半大的孩子发现它们后,发出一声惊叫,冲进了熊猫群。摸摸这个,拍拍那个,脸上浮现着惊喜的表情,舍不得离去。接近正午时分,游人越来越多,熊猫雕塑区也逐渐热闹起来。有人找到心仪的熊猫拍照合影,有人细读创意说明。

  退休的电脑工程师阿白(音)称,起初远看广场上还以为是熊,走近后才发现是一群可爱的熊猫,“这真是一个惊喜”。

  他没出过哈萨克斯坦,对成都和大熊猫的概念,也仅是停留在电视画面上,“熊猫很可爱,它真的只吃竹子吗?”他赞赏地说道,这样的活动真应该经常组织,“毕竟能出去玩的人是少数,而这样的展会可以让哈萨克斯坦人见识一下中国的文化、成都的特色。”

  学校虽然还处于暑期,但已有学生陆陆续续回来。许多学生完全被现场的“大熊猫”人偶和艺术装置吸引住了,大二艺术专业的阿伊塔娜曾经去过北京,见过现实中的大熊猫,这次能在家门口看到这么多“熊猫”,她兴奋地拿起电话打起来,想让更多同学也过来“开眼界”。

  一个当地来采访的女记者,干脆放下采访本,直接将其中一个“熊猫人”熊抱过去,引发全场哄笑。另一个女孩子则拉着“熊猫人”转起了圈。

  30只熊猫艺术装置

  想让世界看到“中国创造”

  在广场上摆放的艺术装置的作品中,一张有着川剧大脸谱的熊猫尤为引人注目,它身上还绘制了许多来自不同国家、种族、肤色的人的形象,“熊猫是数量稀少的一个物种,然而它的出生地中国成都的川剧也处于这样的现状。我们希望运用这些抽象的叠加重组,让即将消失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另一件作品也饱受青睐,熊猫的身体由黄蓝绿三种颜色的拼图组成,拼图上的一双手,紧紧环绕大熊猫。作者殷媛媛说,大熊猫一直被称为“友好大使”,她以和平为主题进行创作,绿色象征生命,蓝色象征和平,黄色象征光芒,双手环绕则表达了和平的愿望,“通过这种方式,向人们传达保护和平、珍爱生命的理念。”

  据熊猫展相关策展人介绍,本次展出的30只大熊猫艺术装置,由中央美术学院、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天津美术学院等国内多家高等院校的年轻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共同创作而成,带来哈萨克斯坦是想让世界看到除“中国制造”以外的“中国创造”。

  “公共艺术在国外较为流行,我们中国也可以有自己的公共艺术,所以我们选择熊猫为载体,”该策展人说,“我们想借国宝大熊猫之名来保育中国文化,‘保’是为了保护非遗文化,‘育’则是孕育青年一代新生的力量,把成都想对世界说的话以这种方式展现给大家。”

  图片展与非遗表演

  也让四川成都获赞

  实际上,本次熊猫展是“感知中国·哈萨克斯坦行”系列活动的一部分。同期亮相的还有关于四川的图片展和非遗表演。

  图片展里有数十张拍摄自全省各地的风景图片、城市景色。阿白印象深刻的是一张成都的立交桥,“太大气壮观了,可是我们没有这样的立交桥。我们这里的交通也很拥堵,其实也可以借鉴这个办法,考虑在一些路口修建立交桥。”他竖起大拇指,由衷地感叹了一句,“成都真是一座了不起的大城市。”

  在非遗表演区,成都向来访的观众们秀出了自己的蜀绣、竹编、剪纸等非遗技艺……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令观众在大饱眼福与口福的同时,近距离感受成都文化的魅力。

  阿拉木图旅游外联局局长杜森加利耶夫、阿拉木图旅游协会秘书长伊萨古洛瓦·艾古利,以及众多本地旅行社,领略了多彩的四川风情后纷纷表示,对四川和成都都了解太少,知道大熊猫,却往往不知道大熊猫的故乡,更不知道大熊猫故乡有这么美,这么动人。

  “活动信息量很大,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在念大一的hunara品尝完一块熊猫蛋糕后赞不绝口地说,她现在正在学汉语,准备以后去中国留学,“这样的中国文化展示活动非常好,可让很多去不了中国的人在这里了解中国。”(来源:成都商报 记者 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