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标题-1.png
  • 未标题-1.jpg
中国文明网 |红星新闻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光明日报:美好生活背后的文明力量

发表时间:2022-12-02 18:34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龚 里

  8月22日,《光明日报》第3版以《成都:美好生活背后的文明力量》为题,展示成都“以美好而温暖的文明力量”建设幸福成都的典型经验做法。一起来看看。

  文明花开、满城芬芳。漫步在蓉城大地,入眼即是整洁的街面、葱翠的绿化、热情的行人……这座以“烟火气”闻名遐迩的城市,步步有风景、处处有文明。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内在需求,关系着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近年来,成都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不断优化人文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以美好而温暖的文明力量,建设一个更有温度、更有质感、更有内涵的幸福成都。 

  一条街巷带来的幸福 

  来到成都市武侯区吉福南路,阳光下盛开的三角梅、精巧的凉亭和文化石、别出心裁的“口袋公园”以及人行道上特有的熊猫、银杏叶等成都元素相映成趣,如同走进一个美丽的公园。 

  吉福南路处在老旧小区群落中心位置,道路两旁还分布有单位和学校,因年代久远,道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经过一系列整治提升后,吉福南路已焕然一新。“道路平整了,绿化也很精致,我们上下班经过时心情都变好了。”在附近居住多年的李女士这样感慨。 

  一条条街巷遍布城市,关乎市民的日常生活,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2021年,成都对300条人行道、60条道路、128条背街小巷实施品质提升,打造示范街巷23条,通过“管理性措施”和“工程性项目”相结合,对街道实施片区化、一体化打造,全面提升街道品质和品位。这些街道的改变,成为文明城市最美的注脚。  

  改进一条街道的环境秩序,既要关注整洁规范,也要兼顾周围居民的实际生活需求。近年来,按照《成都市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导则》《成都市人行道维护整治技术导则》,成都在车行道“黑化”、人行道更新的基础上,将“三线统筹”“市政+社区+小区”、街道座椅增补提升等融入方案,引入聚氨酯碎石、陶瓷承重砖、陶瓷透水砖等新材料新工艺,为市民群众提供畅通、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考虑到吉福南路周边人流量大,又靠近学校。人行道面层选用了兼顾实用与颜值,具有防滑性、透水性较好的聚氨酯碎石透水地砖,车行道选用透水沥青,增强市民雨天出行的安全系数。”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市政设施管理处负责人表示,“道路品质提升还会结合城市街巷特有的历史文化、周围环境等因素,因地制宜实施整改,达到整治一条路、美化一条街的效果。” 

  在成都,变美的不仅有市民身边的“小环境”,还有山川河湖的“大环境”。成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力呈现“园中建城、城中有园、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公园城市形态。 

  2021年,成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99天,为近10年来最好水平;全市森林总面积86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0.3%,年固碳量超过200万吨;锦江、金马河、沱江流域市控及以上断面优良水体率分别达100%、97.3%、89.7%。 

  一款手机软件带来的便捷 

  “以前要跨越10多公里办的事,现在在手机上就能全部搞定,真的太方便啦!”家住成都成华区的毛女士在手机上一番操作,很快就完成了不动产信息查询。在以前,她需要跨越城区,到市中心的不动产登记中心柜台才能完成这一切。 

  办证、申请、登记……帮助市民完成这一切的是一个叫“天府市民云”的手机软件。这个覆盖全市261个镇街、3044个城乡社区、1200万居民的手机软件,逐渐成为成都市民日常生活的好帮手。  

  成都以巴适安逸的“烟火气”美名远扬,宜居宜业是这座城市的吸引力所在,要维持这一份“烟火气”并不容易。随着城市边界不断拓展、城市人口以百万级规模增长,成都的城市治理难度也在不断提升。为了提升便民服务水准和城市管理水平,一座“云上”的现代成都建设起来了。 

  “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成都市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天府市民云”平台上线三年多,服务人次突破6亿,总计减少市民跑腿8000万人次,减少线下政务窗口办件量50%以上,切实提升了部门服务效能,进一步推动部门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的转变。 

  从“治”到“智”,更多的智慧化技术正在蓉城大地悄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在成都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LED大屏幕上实时更新着智慧政务大数据,业务办结量排名、办件量实时分析、各时段办事人数、当前办理时长都在这里直观呈现。“通过这些数据分析,让前来办理事务的市民能够预估办理时间,既避免拥堵又能节约时间。”成都高新区政务中心讲解员王梓宸说。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近年来,成都着力优化城市治理水平,加快推进“智慧蓉城”建设,推进公共安全、公共服务、公共管理智慧化和数字经济发展,全力推动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让城市成为人民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 

  一抹志愿红带来的温暖 

  城市的核心是人,一座城市的文明高度在于每个人的文明程度。 

  “请大家保持距离,自觉排队……”7月31日,成都市天府新区城南坡社区党委书记吴大燚顶着烈日,和几名志愿者忙前忙后准备着核酸检测点位的布置。和吴大燚一样,这几名志愿者都是退役军人。这样的退役军人志愿者,在成都有29537名。 

  在成都市成华区板桥社区,网格员沈玉娇拉上男朋友一起加入志愿者队伍,每天服务2000多人,在志愿服务中展现了最美的青春力量。在成都,像他们一样的青年志愿者超过115万人。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温度的体现。近年来,成都通过创新志愿服务机制、发布志愿服务清单、建立特色志愿服务项目等方式,走出了一条志愿服务的新路径,为成都这座超大城市增添了文明的温度。 

  打开针对青年志愿者的城市应用程序“青聚锦官城”,项目主体、高校专区、项目日历等选项清晰呈现。单车摆放、疫情防控、交通文明劝导……青年志愿者通过这个平台,可以自主选择志愿服务项目,还能在平台进行积分和记录。 

  由退役军人组建的“战旗红”志愿服务队在成都已有2918支。退役军人深入社区治理,由“被服务”转向“服务人”,一支全新的、专业的志愿服务队伍正在逐渐形成。 

  人人争当志愿者,处处吹遍文明风。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志愿服务的队伍。据“文明兴蓉”平台数据显示,成都市注册志愿者突破300万人,每天约有3万人次参与文明实践或志愿服务活动,日均开展活动数量超过800场。截至目前,成都共建成332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位,他们不仅是市民的“15分钟实践圈”,更是“美好生活的幸福圈”,将一场场具有“成都味儿”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送到市民家门口。 

  幸福成都,美在文明。 

  从山到水、从城到人, 

  文明已成为这座城市最亮丽的底色和不懈的价值追求。 

 

  来源丨《光明日报》2022年8月22日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