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截图20180410151123.jpg
  • 成都广告图.jpg
  • 1.jp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时代考题 四川答卷

发表时间:2018-10-08 10:36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田怀新

  历时近半年,全省“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在治蜀兴川新征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政治宣示:高举旗帜 维护核心 

  ——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是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科学指引和强大思想武器

  思想发动:把准实情 着眼长远 

  ——思想解放永无止境,四川要大发展,就离不开思想的大解放

  战略谋划:同频共振 奠基未来 

  ——思想理论只有转化成战略决策,思想的力量才会释放出改造世界的伟力

  队伍重塑:转变作风 躬身实干 

  ——党员干部精神为之一振、作风为之一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激发了强大动力

 

  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

  刚刚过去的这段时间,在始终激荡着奋进旋律的四川大地上,“时光之笔”写下了什么?

  5月末,首趟连接川南至北部湾的集装箱班列从宜宾出发,驶向拥有20多亿人口的南亚、东南亚巨大市场。

  9月初,凉山州金阳县对坪镇金沙江大桥主体工程完工,打通彝区致富路的同时,宣告四川全面结束“溜索时代”。

  9月底,成都、德阳、眉山、资阳4市牵手,签署加快同城化发展协议,成都平原经济区协同发展迈出新步伐。

  扩大开放之路、脱贫攻坚之路、区域协同发展之路……各不相同的书写方式背后,却是一致的答题思路:“总书记出了题,我们要答好卷。”

  这是一份时代考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今年春节前夕,总书记来川视察指导,提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总体要求,为治蜀兴川事业发展指明了精准定位、标注了前行航向。

  如何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4月12日,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齐聚读书班。省委书记彭清华提出:在全省来一场“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并将其作为当前一项管总的、紧迫的重大政治任务。

  全省一盘棋。从川西高原到成都平原,从秦巴山区到金沙江畔,近半年来,各级领导率先垂范、全省上下持续用力,“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层层推进,取得务实成果。

  1、2、22、829、4.2万、210万……无声抽象的数字,勾勒出这段时间的不同凡响——

  一次站高谋远的省委全会,两个事关四川未来发展的重要《决定》,由省领导牵头完成的22个重大调研课题,汇聚省市两级层面的829个课题研究,各地各部门集中开展全会精神宣讲4.2万场次,宣讲直接受众达210万人次,并实现全省范围广覆盖、党员干部全覆盖。随手抽取的这组数字,折射出“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的深度与热度。

  有专家解读,这是一次高举旗帜维护核心的政治宣示,是一次把准实情着眼长远的思想发动,是一次同频共振奠基未来的战略谋划,是一次转变作风躬身实干的队伍重塑。

  在承前启后、转型跨越的关键时刻,全省“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以其鲜明的政治站位、高远的战略谋划、为民的务实举措、可贵的创新探索,必将成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关键一步”。

  政治宣示:高举旗帜 维护核心 

  ——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是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科学指引和强大思想武器 

  9月的第一场蒙蒙细雨中,看现场、作部署,高规格的四川乡村振兴大会吹响了乡村全面振兴的号角。

  “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不能丢”“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坚定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三农”工作的要求,省委在落实落细上着力。

  前行路上,旗帜指引方向。

  时间的表盘拨回到2017年金秋。党的十九大总结凝练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把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写入《党章》。

  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提出了“五个着力”的重点任务,其中之一便是“着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其内核,就是要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拥护核心、维护核心,从来都不是抽象、空泛的。在四川大地上蓬勃开展的“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既是省委着力加强政治建设的具体行动,也是省委保持政治定力、坚定政治站位的有力举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四川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省委将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梳理为“十个指明”:指明了新时代治蜀兴川的历史方位、总体要求、第一要务、根本动力、开放格局、重中之重、价值取向、生态重任、法治保障、政治保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四川改革发展量身定做的“定盘星”。

  牢记重托,必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凉山州昭觉县采取“火塘夜话”“坝坝会”等形式,全覆盖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

  在攀枝花,一款名为“书香花城”的APP成为众多市民的“掌上学习园地”,通过开设活动专题,搭建学习小组,“让大家在互动中,进一步增强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认识”;

  全面小康路上,决不能落下一户一人。省扶贫移民局干部职工在学思践悟中,进一步细化今后三年全省脱贫攻坚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和责任链,全面落实产业、就业、教育、健康、社会保障扶贫等政策措施……

  全省上下、城市乡村、机关部门,以读书班、中心组学习会等方式组织“集中学”、利用两微一端“线上学”、结合日常工作“干中学”……在思想的充电中,广泛凝聚共识,筑牢信念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是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科学指引和强大思想武器。”

  这个共识与信念,从历史与实践中来,并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让我们把目光拉回过去,四川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走过的每一步、取得的每一分成绩,最根本的就在于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毫不动摇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作为推动治蜀兴川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

  历史告诉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了“中国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执政之问”,是闪耀着真理光芒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历史告诉未来:科学理论一经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一经为群众所掌握,必将爆发出强大的物质力量。

  2018年的这个夏天,注定将成为载入四川发展史册的精彩一页。6月29日—30日,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胜利召开。这是四川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正是在这次会议上,《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决定》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应时而出。

  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打造具有四川特色优势的“5+1”现代产业体系,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两个《决定》如同两只推手,为推动四川改革发展、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汇聚强大力量。

  读书班上出题目,调查研究谋新招,顺时应势作决策。对此,全省不少党员干部深有体会:两个《决定》的形成充分吸纳了“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成果,充分体现了科学理论与四川实际的紧密结合。

  以大学习促学懂,以大讨论促弄通,以大调研促做实。“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的扎实开展,进一步促进广大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高举旗帜、维护核心,政治对标、举旗明向”牢牢刻入了头脑和心中。

  “‘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通过把讲政治落在实处,充分彰显了武装头脑推动工作的理论自觉,充分彰显了牢记使命践行担当的历史自觉,充分彰显了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实践自觉。”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李新对此深有感触。

  思想发动:把准实情 着眼长远 

  ——思想解放永无止境,四川要大发展,就离不开思想的大解放 

  “当今世界,和平合作、开放融通、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扩大开放”……4月18日,在2018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投资推介会上,面对500多名中外商界“大咖”,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亮出“开放宣言”。

  从完善政策到营造环境,从打通瓶颈到架设平台,开放的四川“好戏连台”。刚刚落幕的第十七届西博会,创下西博会历史上国际化程度最高、“一城双展”规模最大、创新活动最多等一项项新纪录,交出一份闪亮的成绩单:西部各方签约投资合作项目808个,总投资额7883亿元。

  思想总是先导,思路决定出路。喜人的开放成果,根源于永不僵化与停滞、永不封闭与保守的思想解放。

  这样的过程,注定是观念碰撞淬火的过程。

  不沿边、不靠海,地处内陆腹地的四川如何变成开放前沿?经济体量西部“老大”,发展速度高于全国,现时的四川可否“稳”字为先?在“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开展之初,类似畏难的情绪、自满的心态,并不鲜见。一次次学习、一次次叩问、一次次求证,一次次的思想触动,换来的是人们认识层面的思路清晰、豁然开朗。

  改革开放永无止境,思想解放永无止境。四川要大发展,就离不开思想的大解放。“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奔着人们的“头脑深处”而去,在把准实情、审时度势中,思想在发动,共识在形成。

  ——深植方位意识。

  辨方位而正则。在时代前行的坐标轴上,四川正处在怎样的一个历史方位?

  在“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中,省委反复强调,“不能只顾埋着头,还要向前看,要把自身工作放到全国乃至全球大背景下去思考去谋划。”站在全国看四川、跳出盆地看四川,正是这种方位意识的生动体现。

  从省情实际看,一方面,“全国有分量”“发展有基础”“未来有前景”,经济总量排名全国第六,在未来发展中,还面临着“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一轮西部开发开放、成渝经济区建设以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自由贸易试验区、天府新区建设等诸多机遇。

  另一方面,四川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的基本省情没有根本改变,发展不足仍是四川最突出的问题。即便经济总量靠前,但“距标兵较远,离追兵很近”,形势紧迫而严峻。

  再从全国大势看,四川虽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在全国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大而不强”的特征尤为明显,由优势向强势、胜势转化,也需一个化茧成蝶的艰苦过程。

  从纵向看,往横向比。一边是挑战,一边是机遇。正是在一次次立足省情国情的大调研中,我们清醒把握了四川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历史方位。

  ——树立问题意识。

  6月25日,川桂两省区国资委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全方位开启两地国资国企间的深度合作。“牵手”的背后,有着四川取长补短的深刻考量:同属西部省份,2017年,广西23户区属国企实现利润173亿元,且全部实现盈利;而同期四川24户省属国企实现利润仅71亿元,且有7户亏损。

  同样让我们感到“心痛”的是竹产业。浙江安吉,三面青山,翠竹环绕,该县以中国1.8%的立竹量,创造了全国20%的竹业产值;而四川竹林面积全国第一,但产值比浙江整整少了150亿元。这组数据,深深地“刺激”了赴安吉调研、来自竹乡的宜宾市委副书记邓正权:“如果仅仅躺在美景上,不正视差距,拿不出新思路,就很难找到一条生态文明致富路。”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对四川广大党员干部而言,如果缺少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看不到问题,找不出短板,就会让潜在的、细微的问题在日积月累中不断显现、放大,最终影响的,必将是四川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以问题为导向。从“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一开始,省委就抛出了事关治蜀兴川全局的“六个重大问题”,引导全省党员干部深入思考,该如何把握新时代四川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如何推进四川高质量发展,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如何抓好乡村振兴和民生改善,如何打好“三大攻坚战”,如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思考如抽丝剥茧,强烈的问题意识可以将对问题的挖掘不断引向深入。比如,能否解决好产业体系不优、市场机制不活、协调发展不足、开放程度不深等问题,成了四川实现高质量发展亟待破解的现实问题。

  带着问题学,奔着问题去,以问题倒逼,最终指向是解决问题。6月底在北京召开的世界竹藤大会上,宜宾携手国际竹藤组织等,现场签约项目24个,包括竹精深加工、竹生态旅游、竹交易及竹文化建设等,一篇篇围绕竹产业的大文章、新文章,正在蜀南竹乡书写。

  同样,为补齐高铁建设短板,省委发出“砸锅卖铁”也要干的铮铮誓言。新建成南达万和成自宜两条高铁,目标已定,唯有快马扬鞭。

  ——破除“盆地意识”。

  “很多干部群众一辈子都未去过成都,逐渐变得故步自封。”在甘孜州委书记刘成鸣看来,干部群众思想“翻不过二郎山”,成为制约甘孜发展的最大障碍。

  如何让思想“翻过二郎山”?《甘孜州关于完善区域发展推进机制的实施意见》几易其稿最终出台,提出要抓住雅康高速这一大通道,主动借力成都经济圈,吸引物流、人流、资金流和技术流,打造甘孜农旅融合发展产业带。

  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盆地意识和思维惯性,绝不仅存于甘孜一地。

  “四川农产品加工业已突破万亿元规模,从纵向看可喜可贺;但从全国横向比,仍存在总体规模偏小、产业聚集度不高、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不明显等不足。”在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冯锦花看来,四川农业破除“盆地意识”迫在眉睫,农业大省还要叫响更多“川字号”产品。

  冲出盆地,眼界更宽。先后到山东、湖北等多个省份“取经”后,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形成了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成果。在充分吸取相关部门意见基础上,省政府于9月初印发《关于大力推动农产品加工园区发展的意见》,明确到2020年,力争全省建成200个左右农产品加工园区,其中“百亿园区”达10个。

  “破除‘盆地意识’,最首要的就是要坚决破除‘自满意识’,自觉做到在自省自查中‘知不足’。”在省委党校教授裴泽庆看来,“盆地意识”最大的危害,就是那种缺乏比较的“自我感觉良好”,容易导致自我满足、“自我麻醉”,以至缺乏警觉、裹足不前。

  在“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中,省委旗帜鲜明提出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盆地意识”,可谓矛头所指、别具深意。

  ——强化创新意识。

  在阿坝州汶川县,全县1.9万户农户被划分为1532个网格,由帮扶部门和乡镇驻村干部担任网格宣讲员,将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宣传到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在广元市苍溪县,各级党组织量身拟定调研课题,形成“总课题+子课题+微型课题”层层深入的调研体系,切实做到调查研究既聚焦重点,又上下衔接……这些,都是“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中创新载体形式、方式方法的生动事例。

  创新成就未来,创新引领发展。持续近半年的“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中,省委坚持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贯穿活动全过程、各方面,坚定用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新战略引领四川新发展。

  8月30日,随着“民泰号”班轮缓缓驶出泸州港,泸州港推行的“启运港退税+无水港”模式实现首票发运。不仅成都、攀枝花、乐山、德阳四地可享受启运港退税政策红利,该模式更被认为是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创新区域协同发展机制的新探索。

  这一新探索,源自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的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泸州的构想是,依托地利优势,对内探索“启运港退税+无水港”新模式;对外加快“泸粤港”“泸桂新”“泸蓉欧”等南向东向西向对外开放通道建设,从而助力泸州在新一轮开放发展中乘势而起。

  “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大大激发了全体党员干部的创新意识,而活动本身,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省委以创新意识推动工作落地落实的一个具体结果。

  遥想当年,四川人民以“敢为天下先”的姿态,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长卷中,留下了多个“首次”和“第一”,树起了改革先行者的标杆,激活了四川发展的“一池春水”。今天,伴随着“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的深入开展,一大批创造性成果、创新性实践,正“破土而出”、蓬勃而生。

  战略谋划:同频共振 奠基未来 

  ——思想理论只有转化成战略决策,思想的力量才会释放出改造世界的伟力 

  9月初,四川白酒“六朵金花”抱团亮相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星光熠熠。

  食品饮料产业,是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重点培育打造的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之一,而“川酒”,历来就是食品饮料产业的领头羊和代表者。这次抱团出击,被业内人士视为合力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擦亮“川酒”金字招牌的务实之举。

  “川酒军团”抱团拓展,既是形势所逼,更是政策所激。在省委新一轮战略规划里,川酒振兴无疑是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的一枚重要棋子。

  善谋始能善成。一个地区的发展,战略关乎全局,关乎未来。思想理论只有转化成战略决策,思想的力量才会释放出改造世界的伟力。

  重整行装、站上新起跑线的四川,在“学与思”后,该怎样“谋与动”,以回应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和全省人民的热切期盼?

  通过“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一个思路更加明晰——四川正处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一项首要任务。

  通过“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诸多谋划更加具体——省委坚持把理论大学习与战略大谋划深度融合,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具体化、战略化,形成了富有指导性、科学性、针对性和贴近性的思想“结晶”,融入了奠基四川未来发展的两个重要《决定》,成为了新时代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行动纲领。

  协调发展不足,是横亘在四川高质量发展路上首当其冲的“拦路虎”。在“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中,这一老问题引发的碰撞最为激烈,但共识也异常统一。专家学者和市州领导纷纷表示,协调发展不是“平均发展”,应毫不动摇支持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同时在省域内培育更多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

  “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作出这项重大战略部署后,成都主动抛出“橄榄枝”,共同打造成德绵、成德资、成眉乐产业联动区。

  “站在成都的肩膀上看世界”的眉山市,以实际行动加快天府大道仁寿段建设,这条“最长城市中轴线”,年底通车后将把两个城市拉得更近也更紧。背靠大树好乘凉。第十七届西博会上,眉山市集中签约11个优质项目,总投资额745.5亿元,收获颇丰。

  正是在“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中,省委坚持全局与局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参悟透、领会好,多调研、查实情,盯住抓、抓到底”,通过学习、讨论、调研、决策,环环相扣、层层深化,汇聚形成的战略决策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正如区域发展战略中,省委对经济副中心的明确要求,引领激励着绵阳、德阳、达州、宜宾等“种子选手”摩拳擦掌、各显神通。

  9月1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蓉签署框架协议,持续深化川桂合作,推进开放通道建设,四川南向开放又添“大手笔”。

  对外开放的程度有多深,开拓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在“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中,人们对标习近平总书记“打造立体全面开放格局”“努力走在西部全面开发开放的前列”这一重要指示精神,自感差距依然不小。

  带着这样的危机感和紧迫感,9月中旬,省政府邀请新加坡总理公署部长共同为新川创新科技园新加坡创新中心揭牌。我省“全域开放”的诚意,也换来了新加坡政府的积极回应:愿助力四川企业以新加坡为桥梁走向国际市场。

  “对外开放的大门永不关闭”。四川开明积极的姿态,产生日益明显的“涟漪效应”。9月26日,四川航空正式开通成都直飞以色列特拉维夫航线,成为中西部地区首条直飞以色列的航线。首航仪式上,以色列外交官热情站台,坚信直飞带来的不仅是旅游市场的繁荣,也将推动以中交流合作再上新台阶。

  正是在“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中,省委坚持引领在前,把抓住当前与谋划长远结合起来,奔着各种问题而去、为解决现实问题而来,汇聚形成的战略决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正如“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中,四川聚焦重点方位,突出南向发力深耕。

  9月17日,一份编号为2018SJZB-5-CW的标书挂网公布。受中国铁路总公司委托,相关机构将成都向东至达州至万州铁路项目进行勘察设计一次性总体招标。这份不足千字的标书,寄托着9000万四川儿女“时速350”的高铁出川梦。

  就在几天前,作为成自宜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至自贡铁路初步设计审查会召开,四川南下出川高铁大通道建设有望提速。

  数年后,两条冲开盆地的“巨龙”,承载的不仅是商旅人流,还有销往世界的“四川造”。

  无论是冲刺进入高铁时代,还是擦亮“四川造”品牌,这背后都有着省委集思广益之后深深的战略考量。

  国庆前夕,德阳东方电机有限公司冲剪分厂的工人们,已作好国庆加班的准备。他们要做的,就是把这里改造为数字化智能车间。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后,传统重装之都德阳正全力抢占智能化“风口”,加快由“制造”向“智造”转变。

  变化,与4月开启的那场“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紧密相关。面对交通建设、产业发展等事关长远、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课题,省委广开言路、汇聚众智,不仅“借脑”民主党派、高校院所、国有企业、高端智库,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外人士也动员起来,体现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时代内涵。

  长期关注智能制造的民盟四川省委,此次提交专门课题,建议中共四川省委把培育数字经济、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我省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战略。这些真知灼见,被省委广泛吸纳,最终转换成治蜀兴川的战略决策。

  正是在“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中,省委坚持党委决策一锤定音与决策过程体现民主相结合,有效整合各方面力量,综合听取各方面意见,充分采纳吸收各方面高质量建言献策,找到了最大“公约数”,画好了最大“同心圆”,汇聚形成的战略决策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正如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关于“做大做强节能环保产业”的课题成果,最后写入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中“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板块。

  发展的目的,是不断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这也是我省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各级各地开展的深入基层大调研活动中,一些信息不断收集反馈:人民群众对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三大攻坚战”的诉求非常强烈。对此,省委明确提出,把对这些工作抓得实不实、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各级干部对群众感情深不深、看齐意识强不强的重要标尺。

  对标先进——9月4日全省乡村振兴大会一开始,就用22分钟时长,播放浙江和广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专题片。省委农工委负责同志说,希望先进地区的做法能给大家带来震撼和启迪。

  问责不力——因未完成2017年环境空气质量目标任务,9月18日,省环保厅等7家省级相关部门,共同对自贡、德阳、绵阳、乐山、宜宾、雅安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长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通报存在的问题,并在媒体点名曝光,网友为此纷纷点赞。

  正是在“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俯下身子察民情、听民意,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充分诠释了“动力源在人民”的理念,使得省委汇聚形成的战略决策具有很强的贴近性——正如四川在全国率先开展的贫困地区扶贫产品公益性集体商标注册工作,目前已有400多家企业获得“四川扶贫”这一特殊名片,相关产品的热销给贫困农户带去实实在在的收益。

  队伍重塑:转变作风 躬身实干 

  ——党员干部精神为之一振、作风为之一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激发了强大动力 

  今年夏天,随着5700余人组成的帮扶大军集结出征,为期3年的凉山脱贫攻坚大战再添新军。

  今年23岁的肖泓伶是卫生计生系统帮扶队伍中年纪最小的队员,风华正茂,她和男友决定携手将青春的一笔写在凉山:“就是冲着吃苦去的。”

  临近退休年龄,54岁的省种子站推广研究员苏秀也决定前往,“希望能为凉山百姓带去自己的‘独门绝技’,在最后的职业生涯不负时代赋予的重任。”

  一位“95后”,一位“60后”,不同的年龄,同样的事业。他们所代表的,正是明责任、懂担当的“中坚力量”。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作出的战略决策,勾画了四川发展的美好远景。干好这些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既重塑、检验党员干部的学习态度、调研水平、工作作风,也同步锻炼党员干部的眼界格局、提升党员干部的思维能力。历时近半年的磨砺与淬火,使全省党员干部精神为之一振、作风为之一新,为促进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了政治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征程上,不可能都是平坦的大道,我们将会面对许多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领导干部必须有强烈的担当精神。大事难事看担当,领导带头勇担当,在“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中,这样的事例俯拾皆是——

  省委书记彭清华三进大凉山,短短几个月时间,省内21个市州都留下了省委书记的足迹。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对省政府党组和政府系统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作出专题部署,并深入攀枝花、乐山、宜宾、阿坝等地调研督导。各级领导干部坚决执行省委决策部署,把自己摆进去,学懂弄通做实,既当组织者、推动者,也当先行者、带头者,“头雁效应”成为一道闪亮的风景。

  自上而下的示范,带来自下而上的呼应。各级党员干部自觉将使命担当化作日常工作的务实行动,化作攻坚克难的内生动力。

  7月初,暴雨突袭四川多地,广元市利州区荣山镇板桥村党支部书记张贵平在抢通村道时,突感身体不适,不幸离世,将45岁的生命定格在抗洪抢险一线。“我是党支部书记,就得盯在这里。路不抢通,不能走。”他以舍生取义的坚守诠释担当。

  在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里,面对拆迁安置中久拖未决的问题,达州市达川区杨柳社区党委认识到,决不能把问题当皮球一样留给“下一任”,于是下足功夫,解决了一批过去看起来似乎不可能解决的问题。他们以“啃下硬骨头”的决心诠释担当。

  党员干部是人民群众的服务员和贴心人。为民,永远是党员干部不渝的信念和不变的追求。在“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切实解决民之所盼、民之所急、民之所需,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化为实践、淋漓展现。

  在攀枝花市东区瓜子坪街道,“苟孃孃龙门阵室”可谓家喻户晓。“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中,借助这一平台,该街道党员干部走进小区院落,与群众围坐一圈,摆起了“龙门阵”。“摆‘龙门阵’就是一种察民情、解难题的微调研,希望大伙儿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参与社区建设和社会治理。”瓜子坪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张坤梅一番话,让群众打开了“话匣子”。

  成都市的这样一组数据很有说服力:党员干部通过开展蹲点调研,实现对规模以上企业全覆盖,共提交蹲点调研报告186份,走访企业11694家,梳理收集问题1.2万余个,汇总意见建议9400余条,现场解决问题3000余个。透过数字,可感受到暖暖的民生情怀。

  为民与务实紧密相连。工作实不实,往往检验着效果好不好。在“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实打实地学习、实打实地调研,扑下身子抓落实,紧盯目标抓落实,在出实策、谋实招、干实事中树立起求真务实的新风。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今年3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调查研究提高调查研究实效的通知》,要求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不断提高调研实效。把开展好调查研究作为重要内容的“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与中央精神高度契合。活动中,从调研选题的确定,到调查研究的过程,再到调研成果的出炉与转化,无不凸显一个“实”字。成百上千个调研课题检验着党员干部的作风之硬,锤炼着党员干部的作风之实。

  乐山组织开展反向式按需式调研,根据调研主题拟定初步调研提纲,召集调研对象补充完善,再展开全方位调研,极大增强了调研的针对性;宜宾要求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蹲点调研、解剖麻雀不得少于7天,并坚持“三个只谈”,即基层调研只谈问题,座谈研究只谈对策,制发文件只谈干货……

  调研——决策——落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作闭环。从决策过程来看,一头挑着调研,此乃决策之基;一头担着落实,体现决策之效。不落实,再好的蓝图也只是空中楼阁,落实落地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之后,宜宾市南溪区明确98名领导干部对口联系98户企业,每月召开 1次“问需民营企业”座谈会,将“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就在国庆节前夕,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最新印发《关于畅通南向通道深化南向开放合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0年,南向进出川通道铁路增至7条,多路并举、互联互通的南向通道格局基本形成,从而为“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提供重要支撑。

  遂宁市安居区拦江镇五琅坝村第一书记代汝江身上,有个记满了文字的笔记本,里面全是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以来的心得体会。“在大学习中学懂,在大讨论中弄通,在大调研中做实,只有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求真务实,才能把工作干好。”代汝江说。

  此时此刻,有着同样感悟与收获的,又何止代汝江一人。通过“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锻炼、重塑的决不是哪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是全省党员干部队伍这个整体群像。

  一张蓝图绘到底,重整行装再出发。以崭新的形象、饱满的激情,迎接更大挑战,不断开拓向前——我们,准备好了!(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