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广告图.jpg
  • QQ截图20151124152949.pn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文明网区县联盟

“仁义哥”传播正能量被广泛关注

发表时间:2012-11-23 09:11 来源:成都文明办 责任编辑:李立光

  11月22日,就“仁义哥”在全国引起的强烈反响,成都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接受了成都晚报记者的专访。成都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仁义哥”是一股正能量,体现了成都精神,呼吁广大市民给他爱心和支持。同时,成都市文明办还专门筹集了5000元资助款项,委托成都晚报转交给被撞的老人李光全。

  肯定 “仁义哥”给人温暖和信心

  成都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连日来,成都晚报关于“仁义哥”的系列报道,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这股正能量的传递,让人深受感动。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出现了肇事逃跑,甚至被扶老人诬赖好人的个别现象,这些现象在社会上的传播,让一些好心人害怕做好事,不敢做好事,不能勇于担当,缺乏包容心等,形成了很不好的风气。而“仁义哥”的出现,证明我们的社会仍然是好人多,仁义之士多。撞人者的“仁义”和被撞者的“厚道”,是两股巨大的正能量,汇聚在成都,给人温暖和信心。

  该负责人认为,成都是一座历史悠久、包容友爱的城市,成都人民助人为乐、与人为善、有责任心和包容心,正是这种“成都精神”的土壤,养育了“仁义哥”这样有素养的人。也因此,很多外地人来到成都后,都很热爱这座城市,并乐意留下来,在这里工作和生活。而在事件发生后,成都的志愿者、市民和企业家纷纷伸出援手,以捐款和微博转发、拍摄微电影传播正能量。彰显了成都在这一年来的城市文明理念和实践,特别是志愿服务精神已经深入到每个层面,整体反映出成都市民的良好文明素养。

  捐款 为“仁义哥”鼓与呼

  “‘仁义哥’是我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养和传递爱、回报爱的典范。”市文明办对“仁义哥”的行为作出高度评价,并筹集了5000元资助款项,委托成都晚报转交给被撞老人李光全。市文明办负责人表示,成都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近年来吸引了大量外地人员留驻,仅农民工就有约200万人,他们为成都的建设作出了极大贡献。我们应该积极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融入成都,增强他们对成都的认同感、归宿感和责任感,“‘仁义哥’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正能量,我们更不能忘了他,要为他的仁义之举助力,为他,也为同样厚道的被撞老人送上温暖。”

  同时,市文明办也向广大市民和志愿者发出倡议,请大家一起给“仁义哥”支持和关爱,传递正能量,除了给“仁义哥”提供帮助和支持外,更要从我做起,做一个助人为乐、与人为善、有责任心和包容心的“成都好人”。

  《焦点访谈》还原事件本身 《面对面》关注“临时家庭”

  王冬妻子:丈夫的仁义 让我感觉嫁对了人

  “仁义哥”王冬和“厚道翁”李光全的故事,正在感动着无数人(成都晚报持续报道)。前日下午,中央电视台两大王牌访谈栏目《焦点访谈》《面对面》先后来到成都,在成都晚报记者全程协助下,对这起事件当事人和背后的故事进行深度采访。

  《面对面》栏目组 关注“临时家庭” 采访王冬妻子

  11月21日下午,《面对面》栏目组来到崇州市中医院,对医护人员进行采访,侧面还原了事发后的现场。

  为照顾曾经在崇州市中医院治疗的李光全老人,李云昌兄妹和王冬夫妇在离此几百米远的地方,租下了两个临街门面作为每天落脚、做饭的地方。随后,《面对面》栏目组来到这里进行采访。

  王冬的妻子李丽香在事发后不久,带着8个月大的儿子从贵州习水县老家赶到成都,为这个临时组建的家庭做饭烧菜。

  “丈夫把你从老家叫来,是做什么?”主持人董倩问。李丽香说,丈夫撞人惹了祸,之后每天都在想办法凑医疗费,李云昌兄妹也要为此操心。所以她带着还在吃奶的孩子到成都,希望能帮丈夫分担一些责任,而自己能做的就是给“临时家庭”做点家务。

  “现在老人持续昏迷,这样的生活可能还会持续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对今后有什么打算?”董倩问。李丽香沉默一阵后说,丈夫撞了人就该承担责任,自己不会抱怨什么,只希望老人尽快好起来。而丈夫表现出的责任和仁义,让她觉得“嫁对了人”。

  李云昌抱着王冬的儿子,坐在门口;李丽香蹲在地上洗菜择菜,丈夫王冬在一旁做饭烧菜……在央视镜头的记录下,这个临时组建的家庭,更像是一个真正的和睦之家。

  ○对话董倩

  仁义哥的所为并不容易

  记者:作为一档深度访谈节目,《面对面》对这起事件的关注点在哪?

  董倩:我们的关注点,是“人”。王冬、李光全和他的儿女这些人。

  记者:最初也有质疑的声音,认为肇事负责是应该的,不值得宣扬。

  董倩:看起来是很容易,但如果发生在我们身上,能做到跟他们一样吗?王冬那么贫寒,即使当时跑掉了,他也可以说这不是因为他自私,是为妻子、儿女和父母着想。这一刹那的犹豫和矛盾是很正常的,但就可能改变当时留下来承担责任的决定。可王冬没有,作为一个真实的人来讲,这真的像说的那么容易吗?

  《焦点访谈》栏目组 多处采访 全方位还原事件本身

  11月22日上午9时许,央视《焦点访谈》记者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对王冬进行了40分钟的采访。

  “当时为什么不跑?”采访中,央视记者对事发经过、王冬当时的想法进行了具体了解。此外,询问了王冬现在家里面的情况以及“爱心仁义金”用途等细节问题。

  之后,栏目组依次对李云昌、李素珍兄妹进行了专访。“不会追究王冬的责任,他是一个善良的小伙子。”李素珍表示,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如果要追究王冬的刑事责任,他家里可能会妻离子散,他们不愿看到这样的结局。

  11月22日下午1时30分,栏目组来到车祸发生地崇州金鸡路,采访了当时与王冬同行的朋友陈义,请他介绍了事发过程。之后,栏目组还采访了办案交警闫涛,闫涛证实事发点没有监控,也没有行人在场。

  随后,《焦点访谈》记者先后来到李大爷工作的鞋厂以及崇州市中医院,采访了李大爷所在鞋厂的吴厂长、当晚出诊医生王永音以及主治医生韦红刚。

  栏目组记者:

  这是“正能量”的传播

  央视记者说,现在许多车祸发生后,肇事者逃逸、伤者赖上撞人者的事件屡见不鲜。“仁义哥”事件的多个人物感染了他们,包括王冬撞了人的不跑,李大爷被撞后的不赖,家属李云昌被感动后的不追究。央视记者认为,“仁义哥”事件本是很平常的事情,但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这样的“正能量”显得特别可贵,“仁义哥”事件是一种“正能量”的传播。

  “仁义哥”微电影

  11月22日完成拍摄

  11月22日是“仁义哥”微电影开拍的第二天,拍客志愿者们进行了第三站的拍摄,也是最后一站拍摄。下午2点30分,王余良、魏武、吕国应、于泉海4名拍客志愿者走进省人民医院,在医护人员的带领下,重症监护室,近距离拍摄李光全老人(如图)。拍客于泉海说,希望通过这部微电影的拍摄深入挖掘出“普通人、真感情”,“小事件、大感动”,用5分钟的微电影传播微感动。

  11月22日下午5点,“仁义哥”微电影的整个拍摄全部结束,拍客们共拍摄了120分钟素材。“今晚我们拍客志愿者会聚在一起,把素材浏览一遍,再进行一次粗选,然后就开始剪辑工作,预计周五上午就能完成初剪工作,然后再选音乐进行配音,计划周六上午就能看到初步成片。”王余良告诉记者。

  爱心不断

  捐款一天增4万余元

  11月22日上午11时,成都市爱心人士公益协会工作人员带着鲜花和志愿者们的捐款,来到省人民医院看望王冬和李光全老人;成都圣象人苏蓉也带着员工捐款来了;成都晚报志愿者服务总队带来了近两日筹集的1.8万元捐款……“凌晨一两点过,都还在接受好心人打款来的手机信息。”王冬说。

  截至11月22日晚8时,王冬、李云昌共收到社会各界捐款13万余元,比前一天多了4万余元。

  中央级媒体深度关注 仁义哥微博持续升温

  新华社关注“仁义哥”:守住良心就是守护道德

  11月22日,新华社记者在对“仁义哥”事件进行多日跟踪采访后,发表了《守住良心就是守护道德》一文,对肇事小伙王冬撞人不逃逸事件中表现出的仁义、担当和被撞老人李光全一家展现出的宽容善良进行了深度报道。

  “仁义哥”成微博热门话题

  截至11月22日下午6时,“@成都晚报”共发出35条“仁义哥”系列微博,转发超过2500条。自11月14日,“仁义哥”王冬的故事,在成都晚报官方微博率先发出后,“仁义哥”迅速成为微博上的热门话题,并持续升温。

  继人民日报、人民网、央视等全国数十家媒体微博转发后,11月22日,共青团贵州省委等官方微博,也纷纷转发成都晚报“仁义哥”系列微博。而“仁义哥”微电影开拍一事,在成都晚报官方微博公布后,也很快成了热心网友关注的焦点,大家都在期待“仁义哥”微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