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广告图.jpg
  • QQ截图20151124152949.pn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文明网区县联盟

谈古论今话道德——诚信篇

发表时间:2015-01-16 16:00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李立光

  各位朋友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道德讲堂,我们一起谈古论今话道德,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说到中国传统文化,很多朋友喜欢《易经》,如果哪里有讲《易经》的就会蜂拥而至。《易经》里面最重要的观点,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那就是“知位”,“知机”。知位,就是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然后守住自己的位置,做自己位置上的事情;知机,就是要知道时机,知时节因缘,看明白当前的形势。为什么我今天要讲这一段?因为昨天有一件很大的事情发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2014年纪念孔子诞辰2565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亲自参加了这个大会,并且做了重要讲话。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去年,习主席亲自到山东曲阜参观孔子的家庙;今年五四前夕,习主席又亲自到北京大学,看望孔子学会的会长汤一介老先生,汤一介先生主持国家《儒藏》的编辑工作,是这个浩瀚工程的领军人物;然后就是昨天,习主席亲自参加为纪念孔子诞辰举办的大会,并做了重要讲话。这个就是时机,这个就是形势,传统文化、传统思想将是我们下一步的重中之重。我们有幸提前来到这里,学习了解传统文化,就是知几,形势给了我们很好的机会,真是善莫大焉,希望我们大家都善于把握这个机会。下面我们回归今天的主题——诚信。

  我们从小都被教育,要做有诚信的人,也都希望和有诚信的人打交道。什么叫“诚”?我们从古到今来讲。中国大儒周敦颐写有著名的《读易通书》——这是他学习《易经》以后写的,现简称《通书》,文章第一句就是“诚者,圣人之本”,圣人的根本就是诚,是精神灵魂上纯粹、无污染的状态。后来他又接着讲“诚,无为”。什么叫诚?很简单,就是无为,大道无为,顺应大道,顺应自然,不干涉自然,天地四时行焉。如果按照天地自然的规律做事,就是“诚”,反之,如果干涉了周围生存的环境,就不诚,就要自食其果。我们顺应自然还要顺应社会,不要随便去搅动社会,要顺应社会潮流。现在的社会潮流是什么?刚才已经告诉大家,我们顺应就行了,我们只是大江大河里面一滴水,只要顺流而下就行,不要想去掀波浪,当我们观察自然界河流的时候,观察里面的水怎么流入大海,观察那些水是如何把河床里面有棱角的石头磨圆,这并不是教我们圆滑,而是教我们圆润。

  其实诚,是我们本来就有的。前面讲,诚者,圣人之本。然而我们怎么可以做到像圣人一样呢?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道理,刚生下来的婴儿就是圣人。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婴儿就会得出这个结论,他是没有是非分别心的,他只知道饥来吃饭困来眠,饿了吃奶,困了睡觉,很简单,反而是我们这些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把他们惯坏了,污染了,没有成为圣人。有句俗话“有奶就是娘”,大家对进口奶粉情有独钟,所以卖这些奶粉的商家抓住这个心理,免费提供给产院,孩子生下来先吃免费的进口奶粉,你以为占便宜了,结果回家后,你的孩子什么都不吃,只吃他们的奶粉,那就不再免费,高价买给你。婴儿本来是没有分别的,我们喂他什么他就吃什么,母乳也行,米汤也行,肥儿粉也行。所以,刚生下来的婴儿状况就是“诚”。还有一个例子,一个小朋友的外公患了肺气肿,在家里躺在床上,不方便行动,痰又多,所以床边有个痰盂。有一天外婆出去了,这个小朋友就主动把外公的痰盂拿去倒了。回家后,这件事被妈妈知道了。妈妈就表扬孩子——很多家长都是这样表扬孩子的——我这个儿子真乖,不嫌痰盂脏,主动倒痰盂。本来小孩子不觉得痰盂脏,在他没有污染的心灵中就没有干净和脏的分别,他只觉得外公不能起床,我去帮助外公,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结果被他妈妈一说,有了分别心。这个东西脏,如果要我做,那么你得表扬我,否则我就不做。大家可以对照想一下,如果我们这么做了,我们的“诚”已经被污染,我们要想法恢复“诚”的本来面貌。怎么办呢?就是要有“信”。刚才主持人讲了,《论语》告诉我们,吾日三省吾身。省什么?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我和朋友交往,有没有失信?孔夫子又讲:“信则人任焉”,有信用就会得到任用,“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不讲信用就是小人,我是不会与他交往的。儒家一直推行“仁义礼智信”五常,前面四个我们今天先不说,最后一个“信”,我觉得在座的都能够做到。我们和他人约会,你是不是按时去?如果不能按时,你有没有提前告知,修订约定?不提前告知,就是失信,如果多失信几次,别人就不信任你了。在仁义礼智信五常里面,信,应该是最容易做到的。

  既然叫“谈古论今”,我们讲几个小故事来说明古人对信的重视。第一个故事叫《曾子杀猪》。有一天,曾子的太太要到市场去赶集,他们的孩子也想去,但又不能带他去,怎么办?曾子的太太就对小孩子说,如果你不去,那么我们回来的时候,就给你杀猪,就有猪肉吃。古时候,物质不丰富,一年也难得有肉吃,我小的时候,吃肉叫“打牙祭”,可见之难,更不要说古代社会了。家里要杀猪比去市场的诱惑更大。所以孩子答应了,没有跟妈妈去市场,而是选择留在家里。曾子的太太从市场回家,一看,曾子去杀猪了。她就很不了然地对曾子说,你杀猪干嘛?曾子回答,你答应孩子不去市场就给他杀猪。太太说,我是骗他的,你还当真了?曾子说,人,要言而有信,说了的话,就一定要兑现,对小孩子也是这样。对照一下,我们现在有多少父母对小孩子不是采取这样“哄”的办法,以为不算问题,结果从小就给孩子植入不守信的坏习惯,他被我们污染了,长大了,就容易变成一个失信之人,难免在社会上不能立足。这个故事很简单,道理也清楚。我们一定不要随便给小孩子许诺,要许诺就要一诺千金。有的父母随心所欲,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周一说,星期天我带你去玩。结果星期天公司要加班,怎么办?又许诺,下周一定去……多有几次,小孩子就不相信你了,他也可以如此对待你。所以,宁肯给他一个惊喜,也不要轻易许诺,提前许诺。

  大家肯定知道历史上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古代社会通讯交通不发达,大家就约定,边关有事的时候,在烽火台上点燃火把,因为台子高,很远都能看见,大家就聚集在一起抗敌。周幽王为了博得宠妃褒姒一笑,就在烽火台上点烽火,戏弄诸侯。各方诸侯看见烽火燃起了,以为出事了,马上从各地赶过来,人多,到了烽火台下,一番忙乱,褒姒真的就笑了。第一次,大家还没有觉得是周幽王捉弄大家。又来一次,大家就知道被耍弄了,后来当真有外敌入侵的时候,再燃烽火,已经没有诸侯前来解围,周幽王被迫自杀。另外还有一个我们从小就耳闻的“狼来了”,在这里就不重复了。

  下面我再讲一个守信的故事,叫《季札挂剑》。季札,春秋时代吴国人,比孔夫子还年长,孔夫子去观过他葬子。这个季札是当时吴王的第四个儿子,吴王觉得这个儿子将来会很有出息,想把王位传给他。但是,季札说,历来国家都是立长不立幼,立谪不立庶,坚决不答应,结果远离朝政。我们知道泰伯的父亲周太王把王位传给三子季历及其子姬昌(即周文王),而没有传给长子泰伯,泰伯让位后离开祖国,在太湖流域重建国家,号“句吴”,为以后吴国强大打下了基础。这里,吴王把王位传给了季札的哥哥。哥哥也知道季札的能力,希望季札回来帮助治理国家。所以,就有了季札出使外交的经历。某一年,季札奉命第一次出使,途中经过徐国。徐国的国君非常敬佩季札,认为他风度翩翩,一表人才,两人交谈很投缘。当时季札腰上有一把佩剑,代表他的礼仪,也象征身份。徐君看见了,心中很欢喜,当时流露出羡慕的表情。季札看出了徐君的心事。不过季札的外交任务还没有完成,不能把象征身份的佩剑送人,但心中已经打算好,等他回来的时候,就把佩剑送给徐君。不过天有不测风云,等季札从鲁国回来经过徐国,闻听徐君已经去世了。这把剑还送不送?季札手下的人就说,人已经不在,就不用送了。但是季札不同意,他说,我从心里已将这把剑赠送给徐君,那么这把剑就已经是徐君的,尽管他已经过世,我也不能背弃自己的承诺。既然他不在了,我就把剑挂在他的墓前。季札挂剑由此成了脍炙人口的故事。大家今天如果到江苏去,还能够看见挂剑台。“北孔南季”,季札成了和孔夫子并驾齐驱的圣人。所以,信,在中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的,无信不立,不管是做人,处社会还是立国,都如此。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办企业的根本,更是立国的根本。怎么做到诚?《大学》里面有一句很简单的话——诚其意,勿自欺。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可以做到诚。不要戴着面具生活,把我们善心无限地发挥出来。上节课讲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只要是善事我们就去做,日行一善,坚持不懈;勿以恶小而为之,不要以为就一点小恶,无所谓的,就去做了,比如曾子杀猪。如果任意让他太太的小恶,发展下去,就会成大恶。还有主持人讲的“吾日三省吾身”,每天检查一下自己对朋友信乎?如果坚持这样做,离“诚”的境界就越来越近。

  从下面两个例子中,大家可以看到失信的后果。春秋无义战,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征战频繁,我们就不去分辨正义还是非正义,我们今天只讲诚信。

  在秦国统一中原之前的战国时期,基本上形成了秦楚齐赵燕魏韩七雄争霸的局面。秦国后来打败了诸侯各国,建立了大一统的秦王朝。但是在统一过程中,秦昭王(又称秦昭襄王)不断失信于他国,虽然后来秦统一了各国,秦王朝只存在了十五年,到了秦二世,就灭亡了,所有皇室成员一个也没有留下命来。我们看一下,他是怎么在建国过程中失信的。

  七国之间互相争夺,战乱纷纷。当时秦国想联合楚国去进攻齐国,但楚国和齐国是有盟约的,怎么办?秦国就去游说楚王说,如果你和齐国断交,我就割让600里的土地给你。楚王贪利,于是和齐国断交。然而当他派人去索要600里土地的时候,秦昭王居然说,什么600里,只有6里。后来楚王把太子送到齐国为人质,和齐国重新修好。秦昭王一看,又去游说,说我们两家以前有联姻关系,我们恢复这个关系,结个儿女亲家,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虽然秦昭王已经屡次失信,但楚怀王想长治久安,决定再冒一次险,就去了秦地。这一次更惨,让秦昭王作为人质给扣留了,他说,想要结盟友,你得先把湖北和襄阳的土地割让给我,否则什么都别谈。楚怀王这次很有气节,坚决不割让土地,于是被囚禁起来,最后死在秦地。秦国如此背信弃义,激起楚国人民很大不满。当楚怀王的灵柩运回楚国的时候,举国悲痛,楚人发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后来,让秦国灭亡的,首先是揭竿而起的陈胜,他就是楚人,继之而起的项梁世代为楚国将领,在范增的策划下,也是打着恢复楚王的口号,立了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新楚王,也称“楚怀王”,马上得到楚人的拥护,军队迅速扩大,四方豪杰纷纷归顺项梁。后来项梁死后,他的侄儿项羽成了新领军人物,攻下咸阳后,自立为西楚霸王。

  项羽也不守信,需要熊心的时候,就立之为王,攻下咸阳自封为西楚霸王后,就抛弃了熊心,给了个“义帝”的称号,就是名义上的皇帝而已,当他达到自己的目的后,就不想称熊心为王。后来又放逐“楚怀王”回湖南,派人在途中将怀王杀死。所以,项羽也不守信,失去了做人立国的根本。这么一来,正中刘邦下怀,一直与他相争的刘邦马上为义帝发丧,打出“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召集各路人马讨伐项羽,最后把项羽逼到垓下,项羽只好“霸王别姬”,自刎而死。天下就让刘邦得到了,从此在中国就有了汉朝两百多年的历史。

  我们从秦昭王和项羽这两个霸王身上,也证明了失信国将不立,凶勇如虎狼的秦王朝灭亡了,尽管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国封建王朝,但寿命很短;力拨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也因为失信,把天下让给了混混出身的刘邦。到了儿子孙子辈又推行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从而建立了强大的汉王朝。

  刚才我们讲了国家无信不立,下面再听现代李嘉诚讲的一个经商故事。最近习近平主席会见香港工商代表团的时候,李嘉诚也在其中,请他们来共同商讨大事。李嘉诚奉行诚信,只要和他签订了合约,或者是协定,对方就完全放心,各自按照合约规定去执行就行了,不会去想,有没有反悔的可能。很多人都愿意和他的公司合作,相信他不会有欺诈行为。李嘉诚就是以诚信赢得了商界,他常讲一个很经典的故事,说的是清末时候一个叫刘继陶的重庆人从商、购买销售桐油的故事,据说现在的重庆人还会津津乐道地谈论这个。

  桐油,在解放前是很值钱的商品。刘继陶代表他父亲第一次出远门做生意。和伙计们到了南充,当年桐油丰收,各家院落都堆满了桐油籽,还没有到榨油的时候,趁这个时候,他带伙计们外出游玩,几天回来后,发现聚集的商人已经很多,各自都在忙着预定口岸,尽管油没有榨出来,但桐油籽都被他们预定光了,谁都不卖给他。这下把刘继陶急得,自己第一次出来做生意,遇到如此不利的情况,可怎么办呢?连忙四下打探,结果办法来了。什么办法?大家知道以前没有塑料桶,装油都是用“油篓子”,外面是竹子编制,里面是桐油纸裱糊的。他马上采取措施,把南充城里所有的油篓子全部买下来。人家抢的他不去抢,人家不要的,他先下手。结果等到桐油榨出来后,大家发现,没有油篓子可卖。他带去的伙计高兴极了,这下我们可就赚大钱了,只此一家,奇货可居,大家都要求我们了。有的商人已经放出话来,要出高三倍或者四倍的价钱购买油篓子。但是刘继陶把所有桐油购买商家找来,告诉他们,油篓子你们出高价我一个都不卖,我全部按照买进的价格卖给你们,一分钱不加价。这一下把大家乐得,这个年轻人不错,值得交往,作为回报,看你需要我们让给你多少桐油?刘继陶不慌不忙地说,请你们都分给我你们各自三成的桐油,怎么样?本来一筹莫展的商家们,还在发愁,怎么和这个年轻人交谈,买他的油篓子。结果这么顺利,反正今年桐油丰收,各自让他三成也不影响大局。这么棘手的问题,一下就解决了,各自还留下联系方式,以求能够长期合作。

  这就是李嘉诚告诉人们的道理,做人得有诚信,要走善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利益要看长远,要让竞争对手都能与你合作。

  最后,我们再说,怎么才能达到“信”?就是主持人讲的,吾日三省吾身,每天都要检查我们有没有按照圣人的教导去做?对人是不是诚心诚意?有没有守信?每天从一件一件小事做起,就可以达到诚的境界。诚的境界就是圣人的境界,就是回到我们本来面目的境界。六祖大师讲过一首偈子:菩提本无树,灵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们大家本来都是干干净净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没有被污染,没有是非,没有贪欲。但是我们在社会上几十年的摸爬滚打,有很多很多的尘埃已经沾惹在我们身上,污染了我们的心灵,我们诚的境界被遮住,就像太阳被乌云遮住一样,我们把乌云拨开,太阳的光辉才能露出来。我们把心灵上的尘埃清除掉,那就是神秀大师讲的:身如菩提树,心如灵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这像我们照人的镜子,本来没有尘埃的时候,我们到面前一站,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但是镜子上灰尘铺满了,我们站在前面,照出来的人就变样了,脏兮兮的,说不定还成了哈哈镜,照不出本来面目。我们要让镜子恢复原样,就要时时勤拂拭,随时擦得一尘不染,就照出我们本来面目了。吾日三省吾身,对朋友信乎?替人家做事忠乎?自己的位置站对了没有?如果能这样,我们的诚就慢慢显露出来了。

  我们的诚显露出来,有什么好处?我们学会了做人,做事,生活中自然就很舒心。实际上,人人都有诚显露的时候,不要以为多么的高不可攀。我讲一个自己经历的小事:前不久,我到市场上去打辣椒酱。我有一个原则,一般我买菜只问价,不还价。因为我想,这些小商小贩不容易,我起码比他们好那么一点,差的这么一点钱不会让我贫穷。那天去做辣椒酱的时候,问价,每斤6元,另加盐、八角大料的钱。我决定做十斤。当时台子上有三堆辣椒,肯定有差异。我看见那个小伙子在最差那一堆装辣椒,我没有吭声,等他装好了,拿到一边去摘把子的时候,我就轻言细语对他说,麻烦你帮我把里面烂的辣椒全部选出来丢掉。我看见这个小伙子脸红了一下,证明他知道我发现他给了我不少坏辣椒。其实也不多,选出来不会超过两斤,多少钱?十块钱左右。他的嬢嬢在他用水淘洗的时候,就对他说,给这个阿姨多洗两遍,然后问我住在什么地方?我告诉她后,她就说,等一会让他给你送到你们小区门口。

  这说明什么?人的本心都是有诚的,都有良心发现的时候。他们良心发现后,会用其他方式来弥补。所以,只要我们都以诚心对待别人,他人对我们也会以诚相待。因为我们是平凡人,没有那么多惊天动地的事情,我们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多站在别人的立场想问题,学会感恩,就会创造一个和谐社会,和谐环境。和谐应该是每个人的愿望。如果我们一生都和谐,那就不妄来了人世一趟,我们也就会无悔无愧。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