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广告图.jpg
  • QQ截图20151124152949.pn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文明网区县联盟

成都市民道德讲堂新年第二场开讲 揭秘马文化

发表时间:2015-01-19 09:13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周娜

  成都文明网1月19日讯 汗血宝马到底是怎样的马品种?历史上,马和众多名人又有着怎样的故事?17日,“2015年成都市民道德讲堂”新年第二场讲座在成都市图书馆开讲。四川省马术协会副主席,成都市马术协会顾问帅培业教授围绕马的历史和文化,对这一广受中国人喜爱的动物形象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 

  帅培业讲的主题是“马的文化故事”,现场他总结自己几十年来对马文化的研究成果,并通过马与国内外名人故事、马与中华民族精神等方面的讲解,与听众一起领略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中“马”的丰富内涵。帅培业介绍,马与各个领域的名人都有非常深厚的渊源,比如说诗人杜甫,在自己一生中写过100多首与马相关的诗歌,在其诗歌《房兵曹胡马》中,杜甫特地提到了马中名驹——的卢,也就是汗血宝马。“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帅教授介绍,在这首诗歌当中,引用了三国时期刘在赴鸿门宴时受马救命之恩的故事,杜甫在这首诗歌中表露了自己对马的看法:“真正的好马是值得主人托付性命的,因为在这样的马面前,没有任何障碍”。 

  帅培业介绍,如果一匹马在鼻孔间和嘴唇间长一团白毛,这类马较为难以驯化,不宜人骑。真正的“的卢马”,其白毛是长在额头上的。帅教授表示,中国的道家、佛家与马的渊源也非常之深,为了印证这一观点,帅教授讲了马鸣菩萨的故事: 

  善于解说经书的一位高僧有一天来到小月氏国,受到举国上下的欢迎,在他对公众讲经时,有七匹饿了六天六夜的马也挤进来听他讲经。这位高僧见状,特意让随从拿来上好的马草,想让这七匹马填饱肚子,但是这七匹马竟然通了人性一般,只顾听这位高僧讲经,全然忘记吃草 这件事。在高僧讲经完毕后,七匹马仰天长啸,声音盖过欢呼的人声。由此,这位高僧被尊称为“马鸣菩萨”。 

  据了解,在中国文学、美学史上,马一直是这些文学艺术家最为喜欢的动物。例如徐悲鸿、傅抱石等。帅培业指出,马文化是中国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既然是民族精神的象征,马代表奋勇向前、百折不挠、永不止息,这种精神应该一直传承下去,“马文化就像后发酵普洱茶,越陈越香,越发越醇”。 

  道德讲堂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以来,道德讲坛在成都图书馆共举办了26场公益讲座,迎来听众5200余人次。该讲座讲身边人讲身边事的风格广受好评,日益成为全市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文明和谐人际关系,提升市民文明交通、文明旅游、勤俭节约意识的重要平台。而今年,道德讲堂还将在形式上进行创新,在1月,还将邀请四川大学教授、四川是个协会副会长周啸天讲解《诗经》,邀请古典音乐鉴赏家田野对西方经典音乐进行赏析。(特约记者 郭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