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广告图.jpg
  • QQ截图20151216150111.pn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文明网区县联盟

成都高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实践

发表时间:2015-06-01 07:16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周娜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春风化雨育蓓蕾。创新,是成都高新区矢志不渝的内在追求。在成都高新区,以创新的思路,统筹多方力量,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建成基础工程、未来工程、民心工程,已成为全区上下一以贯之的共识和实践。

  近年来,成都高新区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完善载体、创新机制,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构建起党工委管委会重视、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体系,有机融入到“高新文明”的一盘棋之中。

  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和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如今的成都高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已经是繁花满枝。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本报走进成都高新区,走近“高新娃”,在同一片城市文明的蓝天下,聆听他们与高新同成长的故事……

  学校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第一阵地

  从“学有所教”到“学有良教”

  思想道德建设融入综合素养提升

  清晨的成都高新和平学校,绿树成荫,书声琅琅。

  和平学校是成都高新区开办的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几年间,从零起步,到成功探索出“九年一贯、学段主管、年级责任、目标整合”管理模式,再到全国首场“九年一贯制学校”创新教育研讨会在此揭幕……和平学校完成了从“拓疆者”到“引领者”的跃升与转身。

  从某种角度可以说,成都高新和平学校是中国社会转型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基层缩影——这所学校的生源中,有高达97.2%的孩子都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农转居子女和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

  相较于全市星罗棋布的学校,这个数据显得有些“特殊”。正是基于这样的“特殊”,成都高新和平学校提出了教育“均衡发展”的办学理念,将“均衡发展”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相融合,确立了“立足百姓学校,追求大家风范”的办学宗旨。

  用成都高新和平学校校长于建的话来说,基于特定的生源结构状况,学校在改变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上下足功夫,致力于打造“百姓学校”,让每个学生不仅享受到“学有所教”的“均衡化”教育,更能享受到“学有良教”的“优质化”教育,最终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汇流。

  “学校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第一阵地。从‘学有所教’到‘学有良教’,一字之变,放在学校的育人理念里,其中一个重点,就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于建校长从事了30多年教育工作,在他眼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思想道德建设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至关重要。和平学校建立了学校青少年宫,并以此构建了一整套青少年思想教育、学习娱乐、心理建设推进机制。目前,这一载体在和平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在于建校长看来,和平学校有一个现状不可回避:学校大部分家庭均属于城市中低收入人群,这些家庭往往没有更多资金与精力让孩子们接受艺术提升教育。基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与综合素养优质化提升的要求,和平学校青少年宫创新性地开设了成体系的特色课程。“在特殊的生源结构下,学校教育就更需要将这些内容纳入到整个教育大体系之中,让孩子们真正享受到优质的思想道德教育与综合素质特色教育。”

  据悉,成都高新和平学校遴选出多个“门槛”相对较低的口风琴、陶艺等教程,让每个家庭都能“零负担”地让学生至少掌握一门乐器、一项才艺,通过异彩纷呈的青少年宫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们主动参与的动手动脑协同能力。藤萝诗社、哆来咪声乐社团、兰亭书社、定向越野、国际跳棋、快乐陶陶、健美操、篮球……目前,和平学校共成立了49个学生社团、20余个兴趣小组,使每名学生都能“应需入门”。

  青少年宫成核心载体

  促思想道德建设“百花齐放”

  “富强——双手向上握拳,民主——双手交叉抱胸,文明——少先队员队礼 ,和谐——左右手相握,自由——做小鸟飞的动作,平等——手心朝上,公正——手心朝下,法制——大拇指朝上,爱国——用手做爱心状,敬业——做上课举手动作,诚信——双手向内,友善——做握手上下摇晃动作!”

  在成都高新区益州小学,一套由学校师生共同编排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作体验,让孩子们更入脑入心地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而这,只是益州小学“五会达人”评价体系的一个缩影。

  将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第一阵地”,将学校青少年宫作为“第一阵地”的核心载体——成都高新区内学校青少年宫不断完善、提升,孩子们对这里有着越来越强的归属感。

  5月26日,记者在新源学校青少年宫VEX机器人社团见到六年级的程俊杰、高文林等“科技娃”时,他们仍然喜形于色。几天前,他们包揽了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创新大赛的四个一等奖,既为自己,也为学校争了光。

  vex机器人社团是新源学校青少年宫最有人气的项目,孩子们以在青少年宫参与机器人社团活动为骄傲。“机器人项目需要持续投入资金和精力,新源学校成立才短短几年时间,却已成为全省机器人项目的翘楚。”省科协相关负责人分析,新源学校青少年宫学生项目的成功,与成都高新区鼓励学校青少年宫开设公益性、特色性课程密不可分,同时,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与综合素质特色教育“并轨”,对于发挥其“第一阵地”的作用意义尤重。

  在成都高新锦城小学青少年宫,学校将沉淀3000年古蜀文明的金沙神鸟以及青铜制造工艺,与学生德育教育的传统文化有机联动,让孩子们在“动手”之中“动脑”,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妙趣横生的方式生动演绎。而这样的创新实践,已成为“高新经验”,并收录进入《中国中小学美术》教材,在全国多所学校推广。

  一枝独秀不算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成都高新区各个学校青少年宫的特色化、差异化路径,融入到了高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盘棋”中,既实现了整体推进,又做到了缤纷多彩。学校青少年宫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成为高新区各学校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平台,也成为高新区一项合民意、贴民心的民生工程。

  “要进一步拓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外延,除了要具备普遍性、公益性要素之外,还要拓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综合素质特色教育融合的深度、广度,让它符合各个学校的实际,真正体现特色。事实上,这项创新工作,也在‘倒逼’我们加快顶层设计的制度、内涵创新。”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眼下,为了吸引更多师资力量参与到以青少年宫为核心载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之中来,成都高新区对现有激励机制、评价机制进行了系统提升,致力于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建成更为深远的基础工程、未来工程、民心工程,成为学校思想建设的又一重要依托。而在青少宫建设投入上,高新区设“百万级”专项资金,确保其载体建设及运维的常态化和可持续。

  社区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最后一公里

  “我平时开出租车,她妈妈在超市工作,白天都在外面忙生计,娃娃在学校参加学校青少年宫活动。青少年中心‘430课堂’的老师还能在下午时段帮忙辅导娃娃的作业,真正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5月29日,在成都高新区中和街道双龙社区“心能源青少年发展中心”,见到学生李化雨的父亲时,他正交完车班,前往青少年发展中心接孩子。在“430公益免费托管课堂”,李化雨在校园外、家门前,享受到了成都高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社区“最后一公里”的关怀。而李化雨的父亲,也是“家长进步学校”一员,每个月他都会享受到政府专项“兜底”提供的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专家为家长辅导课程。

  经济转型,社会转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阵地,由以往单向依靠学校,逐步向社区转移,社会功能向社区集中,社会教育的命题也更多地下沉到社区。如何搭建一个专业化、系统化平台,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地延伸高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阵地?政府引导、搭台,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构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社区家园”,支持建设“家门口”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指导中心,这些探索已经从构想变成了现实,见到了实效。

  成长平台向社区延伸

  引入专业机构共建青少年“社区家园”

  4月中旬,成都高新区召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专题会,直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工作,以项目路演方式,启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社区“最后一公里”的创新之举——希望社区中心、心能源青少年发展中心分别就“青少年社区教育的实践和探索”“青少年心理资本的构建与发展探索”进行项目路演,并最终确定启动试点街道。

  打造活动载体,成都高新区每个社区将要设立家长学校、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室等活动载体,落实活动场地,规范标识标牌,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将是一项常态化工作,按照项目化、专业化和常态化原则,各社区将根据群众需求,确定载体活动项目,通过购买公共服务,委托有能力承接相关工作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具体运作活动项目,常态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据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承接项目的社会组织将制定活动计划,不断创新活动方式,采取“社工+志愿者”的方式,扩大活动参与面,满足群众需求,提高活动影响力。与此同时,各街道将指导社区选好项目,建立活动项目购买监督评价机制,强化社会组织项目运行管理,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办成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5月27日,在中和街道双龙社区“心能源青少年发展中心”,记者见到中心负责人桑艺宵时,她正与中心全职辅导员们商量“高小苗开心吧”青少年心理辅导站构建的事。

  “如果直接做成心理辅导站,孩子们不会有太大兴趣,找准‘痛点’,让心理咨询分析成为一种体验式游戏,会增加孩子们的参与度,也能更大程度释放他们最内核的东西。”从心能源青少年发展中心“扎营”中和街道起,桑艺宵就与区、街道两级一道,推进社区青少年发展平台建设,专注之深,从细节就能窥见端倪。

  在中和街道心能源青少年发展中心,心理辅导站并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高小苗开心吧”。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的方式在这里也是多元化的,中心设置了“高小苗晴雨曲线”,孩子们根据原创的“高小苗”卡通人物不同的卡通表情还原自己的心情,一周、一个月的曲线图,直观地反映出了孩子们的心情曲线。

  不仅如此,在区、街道的支持下,桑艺宵团队还研发建立起“蘑菇云”青少年“心理资本银行”。这个“不寻常”的“银行”,专攻青少年心理培育挖掘,以青少年现代心理资本要素的培育、蓄积和激发为主要方式,通过“心理资本银行”“资源池”等具体实施项目模块,以“心能币”为载体,因材施教地对孩子们心理成长进行个性化建模、提升。

  “我已经有五枚‘心能币’啦!凑齐数量,我就能参加更多的活动了。”正就读三年级的小鑫锐(化名),有创伤性应激障碍症,通过参与中心“高小苗开心吧”“430公益免费托管课堂”以及“蘑菇云”活动,他渐渐地开放自己的心理空间,主动融入到学校、社区活动,成了“志愿者小达人”。

  “政府搭建平台,引入专业化社会公益机构,将未成年人工作的‘末梢神经’延伸到社区、街道一级,这样的方式,能从体制机制上将未成年人工作融入到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盘棋’,并形成长效可持续能见度。”成都高新区中和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纪工委书记赵凯文分析道。

  平台“常态化”互动“靶向化”

  因地制宜构建青少年成长训练营

  “在高新区‘大部制’的政府服务体系之下,仅靠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与群众的期望相比,难免容易出现‘短板’和‘缺位’。因此,吸纳社会组织资源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效能、提升区域文明程度,是经济发展反哺社会发展的破题选择。”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分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涵盖每个家庭的民心工程,也是成都高新区文明程度指数的聚向指针。政府搭平台,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力量提升服务能力,并以群众满意度为评价标准,不断完善社会组织的角色定位及公共服务内涵,通过这样的多向互动共促,能从机制上破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阵地“最后一公里”问题,真正实现“一切为了青少年,为了一切青少年,为了青少年一切”。

  据了解,眼下,在这样的模式创新上,成都高新区已引入“心能源青少年发展中心”“希望社区中心”两个聚焦于青少年人群的专业社会组织,在中和街道、桂溪街道分别试点。通过政府搭建平台,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模式,平台“常态化”、互动“靶向化”地构建青少年成长训练营,为每个家庭、每个未成年人构建“家门口”的成长参与平台,引领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在这些试点中“孵化”出的新模式、新举措,将逐步在全区各街道推广。

  在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希望社区中心构建起包括家长学校、未成年人活动中心、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三大体系,通过开设“成长对话”课堂推进家长学校工作,同时,以“430课堂”“快乐电影”“泡泡足球俱乐部”“英语、俄语、德语空中课堂”等青少年实践平台,力促未成年人活动中心活动常态化。

  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深入街道、社区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更“接地气”,希望社区中心陆续启动了“七巧板”品格成长营、“花样年华”青春期健康教育课程、“未来不是梦”生涯体验课程、“汇聚世界眼光——高新科技之旅”青少年城市体验等特色互动项目,推进未成年人活动中心活动本地化、特色化发展。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民心工程。学校教育是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主阵地,社区、家庭是孩子身边的“第一课堂”。成都高新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从建模到实践,构建起直指未成年人关心关爱的“无缝体系”,让每个“高新娃”,健康成长于文明高新蓝天下。(记者 缪琴 摄影 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