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截图20161214164307.jpg
  • 成都广告图.jpg
  • 1.jp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创新体制机制 为乡村文明提供内生动力

发表时间:2016-12-23 08:04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杨金祝

  信步成都乡间,干净整洁的村落里,苍翠的竹林掩映着小青瓦屋的川西民居,嵌在花海里的村落小路被打理平整,居民墙上手绘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外醒目。如果细心一点,你还能看到这样的景象:农民集中居住区内,运送建材的卡车司机主动踩一脚刹车,让行人先过;村里的致富能人月入十万,仍要回到乡村带头组建巡逻队甩开膀子搞家园建设……农村文明新风尚早已经浸入村民日常生活的点滴。

  如此体现文明新风的细节背后,是成都深耕数年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时间回到2014年,成都启动“风尚新美、环境秀美、生活富美”示范村创建,三年时间,成都已探索出一套让城乡文明程度和居民素质同步提升、吸引人人参与创建活动、保持创建活动生机与活力的体制机制。正如“一树新栽益四邻”,这套体制机制汇聚成一股内生动力,为扎根在成都的乡村文明之木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使其枝繁叶茂植被成林,最终惠及生活其间的所有人。

  建立“四级”体系

  城乡文明程度同步提升

  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唯有通盘考虑、综合施策,才能发挥文明创建的最大效果。在成都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按照“同规划、同安排、同考核”原则,一套涵盖市—区(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四级精神文明建设体系”已经建立。

  逐一分析“四级精神文明建设体系”不难发现,市一级层面解决的是统筹协调问题。每年,市文明办会出台相关文件,明确当年“三美”市级示范村创建的工作目标、工作实施,并提出充分发挥市、县两级部门职能作用,整合资源,统筹推进的工作要求。与此同时,各区(市)县会在此基础上梳理细化创建事项,明确各创建项目的标准、完成时间等。此后,各乡镇(街道)会结合地方特色统筹制定镇域创建规划,村(社区)也能根据相关内容,结合实际开展创建工作。在此期间,市文明办还会不定期地去往各村,监督、检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我们的乡村正展现出别样的魅力。”彭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罗国富对“四级精神文明建设体系”感受颇深,他告诉成都晚报记者,为有序有效推进“三美”示范村创建工作,彭州按照成都市关于“三美”示范村创建标准,规划制定了彭州整体建设方案,在此基础上又专门梳理并印发了示范村创建事项列表,对“三美”示范村创建各项目的内容、标准、完成时间等进行了表格化、数量化要求并下发到各乡镇(街道),各乡镇(街道)结合各村(社区)的实际情况,再开展创建工作。“基于这套精神文明建设体系,‘三美’示范村建设工作正有序开展,且成效已经显现,住在林盘里的农民享受到与城市相差无几的生活环境,精神风貌也在城乡一盘棋的考虑之下得到显著提升,‘风尚新美’自然水道渠成。”

  来自市文明办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成都已累计创建全国文明村镇14个、创建省级文明村镇34个,创建市级文明村镇644个……300余个“三美”市级示范村散落在乡间,浸润着村民的生活。

  组建工作网络

  乡村里的文明人人参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是最活跃的因素,最关键的内容,最基本的前提。”如今,成都正通过组建严密的工作网络,在田间地头里绘就人人参与创建活动,人人共享创建活动的曼妙图画。

  “做精神文明工作,最怕的就是‘上热下冷’,我们的解决办法是‘问需于民’。”温江区文明办主任余明洪给记者举例,以前乡镇办活动,搞几场演出就走,村民们就看个热闹,要想效果好一定得是发动群众参与。此后,温江每每搞表演或活动,事先都会询问村民想看什么,想听什么?了解到大家需要“强身健体的活动,以及和谐的乡村环境”之后,温江区不仅主动发动群众参与表演,更在日常生活中融入好公婆、好媳妇等评选,这样做的好处是不少村民主动申请加入各类活动,更加明白和谐的乡村环境需要人人参与共同创建。余明洪将这些变化看在眼里:“现在到温江的村上看一看,村民都是满满热情,还会主动给创建活动提建议,这就是素质提升的最直观、有力表现。”

  实际上,温江的做法仅仅是成都通过积极引导,让村民真正成为活动主体的一个缩影。为积极发动各方力量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成都各级文明办承担起了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等职责,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则会结合各自职能,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担负起共建任务……这套越织越密的工作网络,浸润到村民生活的每个细节之中,正在让村民由管理对象变为参与主体,由被动参加到主动参与,激发的是村民参与激情和活力,其最终效果则是让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了生命力。

  整合社会资源

  高质量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体系宏大、内容丰富,单靠一方投入,难以满足。成都将目光投向了整合社会资源,使参与创建的主体多元化、社会化,从而形成合力,保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11月7日,一场名为“我在深山有远亲”的公益互助活动在邛崃市红军长征纪念馆开展,当天14个邛崃北街小学爱心家庭与高何镇留守儿童结对互助,他们将为山区家庭提供各项帮助。实际上,这场活动最初是在2015年开始的,由邛崃一名“80后”母亲发起,此后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参与其中,目前已有近200余对城乡家庭成功结对,来自重庆、贵州、辽宁、上海和韩国、美国纽约等地的爱心人士参与到了互助活动中。

  “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主动发动并参与创建并不是偶然,背后有邛崃建立整合社会资源的体制机制,为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所做的努力。”邛崃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崔建宏认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一方自力难以持续推进。为此,邛崃双管齐下,一方面积极动员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与行政村结成帮扶对子,发挥自身优势加大以城带乡、城乡共建力度。另一方面,吸引社会团体参与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邻里守望志愿服务、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也在火热展开,带动更多社会资源下沉到乡村。

  高质量地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都正在整合和调动各方资源形成强大合力,也正是因为有了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乡村文明之花便能绽放得更加艳丽。

  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

  走进都江堰市崇义镇江安社区,原本坑洼的土路被水泥路替代,道路两边放置着“爱护环境”“文明有礼”等标示牌,农户墙上也手绘有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江安社区并不是成都打造的“三美”市级示范村,“看到隔壁金龙社区在打造‘三美’示范村,环境弄得非常好,我们也比起来。”社区居民周培国告诉成都晚报记者,江安社区内居住着103户农户,今年夏天大家还集体行动,将集中居住区内一块杂草丛生的集体用地打整出来,用于开展各项集体活动。

  彭州市敖平镇石音村也并非“三美”市级示范村,但这里的文明创建活动同样开展得热火朝天,每家每户都有一个“诚信家庭档案”,村民的文明行为习惯会被记录其中,凡获得当年“诚信家庭”称号的家庭,村上会在其门口挂上两串红灯笼以示奖励,“乡坝里聊天,大家都在说隔壁光明村也搞了评比,哪家媳妇孝顺公婆,哪家环境弄得巴适都看在眼里。”石音村村民们觉得,评比之于敦风化俗的好处自不必说,于是大家也积极参与进来。

  成都市有2000余个行政村,300多个“三美”示范村虽然不及七分之一,它的示范带动作用却日益凸显。“看到了创建后的效果,村民们的爱‘美’之心被激发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更加迫切了。”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坦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最重要、最难的是提升人的素质,村民长久养成的价值观念、生活习性,非一朝一夕可以转变。在历时三年的“三美”示范村创建过程中,村民追求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内在热情被点燃,乡村新风尚在悄然养成。“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成都平原的每一寸土地上落地生根,文明新风尚在成都乡村蔚然成风。”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成都将充分利用“三美”示范村创建成果影响和带动更多乡村,继续不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新农村建设都能记得住乡愁,留得住青山绿水;让身在其中的村民都能享受美的环境、养成良好美德、过上美好生活。(成都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