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广告图.jpg
  • QQ截图20151216150111.pn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文明网区县联盟

成都青工文化驿站 进城务工青年的“心”家园

发表时间:2015-12-15 12:40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龚里

  来自四川宜宾的毛加彬,到成都打工已有数年。住在成都高新西区西园街道一所公寓里的他,闲暇时唯一的乐趣就是到公寓对面的青工文化驿站消磨时间,“睡醒了,就和同事来这里参加社区活动。”

  毛加彬和他的同事常去的青工文化驿站,是一处专门为企业外来务工青年免费提供文化服务的场所。它和传统的社区活动中心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服务对象是进城务工青年。

  目前,成都已有7家青工文化驿站,另有2家在建。这些青工文化驿站,对于保障务工人员基本文化权益,推动当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产生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设施齐全  活动多样 

    文化驿站丰富进城务工青年业余生活

  “2010年刚来这里打工的时候,下班后连门都不想出。公寓周围的路也没修好,更不要说有地方可以玩。有了青工文化驿站后,才算有了业余生活。”在高新西区的富士康代工厂打工已近5年的闵本相,见证了工厂周边生活环境的点滴变化。

  闵本相告诉记者,文化驿站建成前,很多和他一样的进城务工青年的业余生活就是在寝室发呆、休息,或者去离住地最近的地方上网。如今,整个场馆建筑面积约3000㎡的文化驿站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这里不仅无线网络全覆盖,电子竞技中心、艺术培训空间和书吧等一应俱全,每天还有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可参与,并可以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参加兴趣小组等社团活动。

  据了解,在闵本相居住的成都高新区重大产业项目社区,每年常住员工数量为4-6万人,每年人口流动达到20-30万人次。为给这群数量庞大的青年工人提供最大受益面的公共文化服务,2013年6月,高新区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文化驿站托管给专业的社会组织,由他们派驻专业工作团队,从事文化驿站的管理和活动项目的设计、实施。

  “我是外乡人,在这里根本没有朋友。平日里更加没有时间交朋友,因为陌生一度想要离开。”23岁的戚文波来自江西赣州,繁忙的工作加上孤单的生活曾让他感到压抑,直到参加青工文化驿站的活动后,才真正融入了工作之外的生活。

  “有了志趣相投的朋友,心理上才有了一些依靠。”戚文波说,他是有一天下班后在公寓楼下看见“书法协会”宣传,觉得有兴趣,才决心参与青工驿站的活动。

  “由于青工流动性大的特点,所以常规文化活动项目不足以长期吸引员工参与社区活动。我们通过走访调研了解青工的生活状况和兴趣爱好,为他们创立了各色社团兴趣小组,从而进一步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高新区安逸社区服务中心负责人刘飞告诉记者,截止目前,青工文化驿站带动各社区共培育书画、器乐、舞蹈、手工、武术、体育等不同类型的兴趣社团60余个,骨干社团成员达1100余人。

  送文化  “种”文化 

    文化驿站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目前,成都市建成并开放的青工文化驿站已达7家,另有2家在建,近25万进城务工青年享受到了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正是这样的青年空间,将社区从‘生人社会’变成了‘熟人社会’。”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副局长黄永祥说,要让更多的青年工人主动参与到社区文明和精神文化创建中来。

  “文化活动丰富了青年工人精神文化生活,同时青工文化驿站的活动开展也为当地社区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充分发挥了社团和志愿者队伍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引领带动作用,为繁荣社区文化建设进一步提供了人才支撑。”成都市文广新局公共文化服务处处长夏凛说,参与的目标是实现“送文化”和“种文化”双重功能。夏凛表示,针对青工文化驿站所在地区企业的进城务工青年流动性大,且对企业能否为自身成长和发展提供机会十分关注,以及面对未来生存压力大等特点,他们还利用青工文化驿站开展了公共文化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程。

  “除了参与公共活动外,我们还提供技能培训和专题讲座。”刘飞说,设置这些项目的目的在于让青年工人们在面对生存压力和工作挑战时,不断增强融入社会的能力。

  今年以来,成都的青工文化驿站为工人提供了包括免费上网、免费共享数字资源阅读、查询等服务的文化共享工程,组织开展了各类讲座、培训,帮助青年工人获得创业方面的资讯、技能和相关政策指导。同时,开办“创客空间”,为青工们提供思想碰撞、情感交流的场所,促进他们思维的活跃和灵感的迸发,极大增强了青工们创业意识和创业勇气。如今,青工文化驿站已成为成都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又一摇篮。

  “在这里交到了朋友,找到了兴趣,还学到了本事。”在采访中,许多青年工人告诉记者,他们把青工文化驿站当做了“心”家园。

(人民网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