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广告图.jpg
  • QQ截图20151216150111.pn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成都春节元宵主题优秀节日小报出炉 童趣稚笔中国心

发表时间:2016-02-06 07:00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龚里

  日前,在由成都市文明办、成都市教育局联合主办,成都晚报社承办的“蓉城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之节日小报活动中,成都晚报发起春节、元宵节日小报征集令,倡议我市中小学生绘制独具特色的节日小报,记录全家团圆、和睦幸福,用节日小报讲述春节、元宵的传统民俗故事。截至2月1日,成都晚报收到来自21个区(市)县学校的500余幅作品。一幅幅精美的节日小报展现了孩子们对传统、对美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感悟。

  5日,经过专业评委近两小时的评选后,30幅春节、元宵优秀节日小报正式出炉,成都晚报精心筛选出部分优秀小报和小报创作者的创作历程,以飨读者。我们还将通知学校和个人前来领取证书奖状。

邛崃兴贤中学 苟洁茜

邛崃羊安小学 高小棠

  一等奖

  新年快乐 邛崃兴贤中学 苟洁茜

  为了突出猴年春节,苟洁茜的小报里有许多“猴”元素,整个版面由此更加灵动,一些边框和图画的修饰也使整幅小报更为饱满。“为了加深对新年的了解,我查找了许多和新年有关的资料,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内容。”苟洁茜说,创作中,她还与同学们共同探讨选择哪一种图画,并向妈妈了解春节的习俗,请教老师怎样修改更完美,“这张小报也是大家共同的作品。”

  中国年 邛崃羊安小学 高小棠

  今年9岁的高小棠平时就喜欢具有传统味道的中国文字、图案。此次创作前,她结合新年题材考虑了很久,想设计一张体现中国年味儿的春节小报,于是选择红色作为主打色,以中国结为吉祥物,以此祝愿伟大祖国新一年里红红火火。

  “用了两天创作这幅小报。创作过程中,插图经过多次修改,总想做得完美一点,表达我对祖国的热爱,但总觉得不满意。”高小棠说,创作过程中还得到父母的帮助,“找了好多资料,加深了我对中国年的理解。老师也在版面设计上给了我很多建议,为我的小报增添了不少色彩。”

都江堰团结小学 李可怡

都江堰光明团结小学 杨天柱

  二等奖

  拜年 都江堰团结小学 李可怡

  李可怡今年只有10岁,创作节日小报时,通过查找资料与请教家中长辈,了解了春节的来历和多种习俗。她还通过平时对于春节诗歌的积累,写下三首关于春节的古诗,为小报增添更多文化色彩;小报上,她写下对春节的希望与祝福,配以精美的插图,用时两天完成小报的创作。她认为,创作小报不仅要积累丰富的民俗民风知识,还要多请教师长,这样更能提升作品的质量。

  新年贺岁 都江堰光明团结小学 杨天柱

  杨天柱表示,自己这张节日小报的构思创意来源于每年过年时特别喜欢和家人一起逛街办年货,观察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的热闹景象。他尤其喜欢看各家门前的灯笼和对联,看小朋友放漂亮的烟花和鞭炮;还有过年下雪时,大家在雪中开心嬉戏。整幅小报是期末考完试后完成的,用了三个下午的时间认真创作。

赵镇二小 肖宇轩

赵镇一小 曾浩锐

邛崃西街小学 任昊扬

 

龙泉五小 冯景怡

  三等奖

  欢乐中国 赵镇二小 肖宇轩

  肖宇轩的节日小报,构思来自于浓浓的过年氛围,创意则体现了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欢乐祥和、团团圆圆、年年有余的寓意。肖宇轩说,最初的版面设计上,开始不知道主要体现年年有余还是欢乐祥和,后来在妈妈的指导下,从图形上体现年年有余的寓意,从色彩上体现中国年的欢乐祥和。

  金猴迎春 赵镇一小 曾浩锐

  曾浩锐表示,春节是中国最为隆重喜庆的传统节日,因此节日小报背景色卡纸为浅金黄色,突出喜庆、温暖、阳光;正因为春节是传统节日,要突出年味儿,所以配图选择了红灯笼、猴年剪纸、对联、中国结、中国红等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做装点;板块分为“主版‘春节的由来’”“新年祝福”“新年诗歌赏析”“话说元宵节”“春联史话”“猜灯谜”等,内容选用了新颖有趣又有历史底蕴的题材,内容饱满,形式多样。

  迎新春庆元宵 邛崃西街小学 任昊扬

  大红灯笼渲染“迎新春庆元宵”的主题,再配上两串金元宝吊饰,烘托出浓浓的年味,为大家献上自己的新年祝福……任昊扬说,创作小报前上网查阅了有关春节和元宵节的风俗,并回忆自己家乡过春节时的情景,最后通过请教老师和妈妈才定稿,“版面设计上花了很长时间,经过反复修改,设计出了我喜欢的版面,我很享受这种创作的过程。”

  猴年吉祥 龙泉五小 冯景怡

  “创作这张节日小报是因为今年是猴年,而且猴子爱吃桃,龙泉驿又是水蜜桃之乡,每年都要举办国际桃花节。桃又象征着圆满长寿、成果丰硕,这个寓意用在节日小报上吉祥喜庆。”冯景怡说,创作节日小报时,她还了解了许多关于猴的成语、歇后语。(成都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