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广告图.jpg
  • QQ截图20151216150111.pn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非遗传承人拉孟荣登“好人365”封面人物 成都全媒体集中报道

发表时间:2016-02-14 07:58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杨金祝

  “7岁起开始跟随父亲画画,15岁时已能独立绘制唐卡,37岁时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唐卡噶玛嘎孜画派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从2003年起,拉孟就用自己的绘画收入先后资助40个与他有共同梦想的孩子学习绘画。他赋予了生活贫穷的孩子一门生存技能,为他们搭建起一个温暖的家。”近日,成都好人拉孟荣登中国文明网“好人365”专栏封面,成为第524期封面人物,在全国网友面前又一次展示了成都好人风采,赢得了极高的关注度。 

 非遗传人拉孟 

  非遗传承人拉孟事迹

  拉孟的画室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晋吉南路146号。这间充满藏族风情的画室是他和孩子们的“家”。在这里,他和孩子们用画笔传递着爱与希望。拉孟自幼学画,20岁出头时,他已经在唐卡画界小有名气。2003年,为了拓展自己的眼界,得到更好的发展,拉孟来到成都,并租下一间屋子作为画室。逐渐地,他在业界越来越有名气,消息传到家乡,很多对唐卡感兴趣的藏族小孩都嚷着要来成都跟拉孟学画。一个、两个、三个……没想到,13年间,屋子里的画架从一张增加到了四十张,他收留的孩子越来越多,其中有孤儿,有父母离异后跑到成都流浪度日的,也有专门跑来求师学艺的孩子。

  除了免费教孩子们学唐卡,拉孟还给家庭条件差的孩子们提供食宿。冬天,拉孟还会给家庭困难的孩子买一些棉衣,过年回家时还要给路途遥远的孩子备上一些路费。2014年,拉孟在成都注册成立了“成都拉孟绘画艺术交流中心”,社区为他们提供了一间相对宽敞的工作室,孩子们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安心画画的新家。“拉孟不仅是老师,更像我的爸爸。”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少年说,自己是画室八个孤儿中的一个,“是拉孟爸爸让我重新知道‘父爱’是什么样子。”除了教画唐卡,每周一、四还会请藏文老师专门来教授文化课,以便研习经文典籍,对理解唐卡意境有帮助。

  今年2月10日,拉孟荣登中国文明网“好人365”封面,成为第524期封面人物。这是继诚实守信老板钟家元、“电力110”刘源、成都“兵王”王永法之后,成都好人又一次登上封面,向全国网友展示成都好人的风采,收获无数好评。“拉孟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传承人代表,努力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也救助了那么多的孩子。这样的精神让我很感动。”一位网友这样评价。类似的评价还有很多,成都好人的风采赢得众网友一致好评。

  不仅如此,中国文明网也对拉孟的精神有进行了好评。“在人们看来,享有盛名的唐卡画师拉孟的生活应该过得非常富足,然而他毅然选择了心灵上的富足,倾囊相助那些怀揣绘画梦想的贫困孩子。拉孟老师不仅毫无保留地传授绘画技艺,还给贫困孩子们创造了一个温暖的家,他助人为乐的无私情怀必将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开出人间最为绚丽的花朵。”

   成都各大传统媒体集中报道拉孟事迹 

成都日报报道

成都晚报大篇幅报道

成都商报报道

   成都各大新媒体跟进报道宣传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报道

成都文明网报道

成都榜样微博报道

文明成都微信公众号报道

成都榜样微信公众号报道

   市民热议好人事迹

   冯思语:艺术水长流需汩汩感恩心

   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拉孟是典范。从个人素养而言,从事唐卡绘画艺术多年,拉孟应该是“唐卡”界的名家。正是因为心系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拉孟在具备了基础的绘画能力以后,就着力于探索唐卡绘画的现代化创新。注重钻研传统,让“唐卡”这门古朴的绘画艺术,被现代化诠释的更加生动,更加具有时代感。

   长苏:用爱与奉献传承民族文化

    有了这份对艺术的奉献,他在成都注册成立了“成都拉孟绘画艺术交流中心”,为他孩子们学习绘画提供更为舒适的新家;他除了教学生绘画,还给孩子们安排了藏文学习课,为孩子们今后独立自主创作打下文化基础;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融入社区、懂得感恩和回报社会,他还成立了民族团结歌舞队、民族团结志愿者队伍,义务到工地、社区进行演出,义务为百姓服务,让孩子在回报社会的同时也分享付出的快乐。

    向敏:传承非遗路上需要更多“拉孟”

    “拉孟”告诉我们,传承非遗需要具备专业精神。正如对于唐卡艺术的执着那样,正是拉孟自己从父亲那里耳濡目染,从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派系和画风,这或许才是非遗传承的前提和基础,即对于非遗文化的历史和传统来说,都能够有着细致入微的专业精神,从这样的专业精神上能够看到其中的痕迹,也能够明白其中的脉络。对于专业精神来说,即是能够对于每个领域内的非遗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建树和造诣,如此才能够实现非遗文化的传承。拉孟做到了,而其他领域同样有着相似的需求。

    克梅:非遗传承需要拉孟式的“实实在在的做”

   尴尬的态势中,拉孟老师的积极作为,让我们看到了保护的曙光、前行的目标。对于那些不能带来物质利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对它的保护,需要有口头上的敬畏感,更要把这种敬畏感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通过“实实在在的做”,而不是“口头上的说”,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们的手里,得到真正的保护,得到创新性发展。这,才是最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 

   

     心系民族文化,情倾贫困学生。7年来,拉孟默默坚守、执着追求,用爱与奉献传承民族文化,先后资助了40多个贫困学生圆梦、成为唐卡新的传承者,让唐卡文化艺术被更多人知晓、得以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