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广告图.jpg
  • QQ截图20151216150111.pn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夯实基层志愿服务工作基础 促进志愿服务转型升级

发表时间:2016-06-17 10:52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周娜

  近年来,我区把志愿服务工作作为新形势下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按照“下移工作重心,夯实基层基础”的工作做法,突出增强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效性和长效性,以建设村(社区)志愿服务站为抓手,借力、借势,对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和积极尝试。全区共有12个镇(街道)、134个村(社区) ,已建成镇(街道)志愿服务中心9个,标准化社区志愿服务站52个,2017底将完成12个镇(街道)志愿服务中心、134个村(社区)志愿服务站全覆盖。目前,我区共有青年、巾帼、环保、普法、敬老、助残等各类志愿服务队伍1100余支,注册志愿者6.7万余人,超过全区常住人口总数量的10%,每年围绕扶贫助困、义务宣传、文明劝导等各类主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达1000场次以上。下面,我从四个方面作简要汇报:

  一、规范管理,解决“谁来做”的问题

  为便于志愿服务工作管理更规范、服务更专业,我区加大支持和推动力度,着力提升志愿服务的组织管理水平。一是建立有序的组织体系。为强化志愿服务工作协调和指导,设立了志愿服务工作指导科,成立了志愿服务工作联席会,并针对自身业务职能特点,联席会各成员单位和各级文明单位分别成立了志愿服务队。2015年,为使志愿服务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发展轨道,成立了区志愿者协会,进一步完善了志愿服务组织机构,健全了“文明委统一领导、文明办牵头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志愿组织配合、社会共同参与”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二是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为确保志愿服务持续规范运行,我区将志愿服务工作列入民生工程项目,并与年度目标考核、文明单位创建和单位评先选优等工作挂钩,较好地发挥了行政监督和组织推动作用。统一制定出台了包含招募注册、培训管理、激励回馈等机制办法,规范了志愿服务工作管理体系,并指导各镇(街道)、村(社区)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应实施细则。三是建立有力的保障机制。建立了志愿服务专项资金投入机制,今年区财政划拨经费480万元,镇(街道)提供配套支持资金,社区投入村公或城公资金,形成了从上至下的资金保障链。为激励志愿者开展工作,推行积分奖励制度,按照“以服务换积分,以积分换服务”的方式,凡登记注册志愿者参与服务均可获得一定积分,用以兑换商品或相关服务,并给予志愿者一定的误餐和交通补助。比如:协和街道按照5-7元/小时的标准,对志愿者开展指定服务项目给予就餐和出行成本补贴。同时,按照星级评定标准,对志愿者进行星级认定,并为骨干志愿者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二、立足实际,解决“做什么”的问题

  立足于社区群众的需求实际和工作实效,围绕项目做文章,确保项目选择重实际、讲实用、求实效,务必把每个项目做成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一是坚持需求导向。按照“党政关注、群众所需、志愿者所能”,围绕群众安全性需求、便利性需求、健康性需求、互助性需求、娱乐性需求、文化教育需求等精心项目设计,重点实施居家维修、上门问诊、四点半课堂、亲子家访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项目。二是坚持择优导向。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并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先后评选出了东升街道“春暖童心”、黄甲街道敬老爱老、协和街道家庭医生等社会影响好、现实意义强、具备可操作性的区级十佳志愿服务项目。三是坚持实效导向。在志愿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两诺三评”,即志愿者“承诺安全服务、承诺规范服务”,开展“主管单位评表现、服务对象评效果、社区群众评氛围”,研究完善志愿服务体系、考评体系,严格项目监管,加强跟踪问效,确保项目实效。

  三、深化载体,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全面推广“社工+志愿者”建设模式,拓宽志愿服务参与途径,真正让志愿服务有渠道、有平台、有保障。一是以“社工+志愿者”为主要模式。引进众成、朝霞、留爱等专业社工组织负责志愿服务工作业务指导和引领示范,让社工的专业服务与志愿者的爱心服务相结合,形成了“社工引领志愿者、志愿者协助社工,社工策划项目、志愿者推广项目”的合力。二是以社区服务为主要基础。建立社区志愿服务站,做好注册管理、申请受理、活动承办、成果展示等具体工作,使得群众和志愿者之间,有了交流联系的实体窗口,开展具体项目的组织架构。三是以分类服务为主要形式。推出志愿服务“4+1+X”,“4”指围绕社区建设、环境保护、社会公益、大型活动等4个方面,做好“规定动作”;“1”指围绕自身特色、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做优“创新动作”;“X”指重点依托网络、微信等新媒体,对个体的合理需求及时提供个性化服务,做精“自选动作”。目前,各社区累计开展“规定性志愿服务项目”800余项、“创新性志愿服务项目”220余项、“自选性志愿服务项目”1200余项,呈现出了“关爱暑期留守儿童”、“微心愿征集认领”、“爱心衣物捐赠”等一批志愿服务品牌。

  四、整合资源,解决“如何推”的问题

  发动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奋力营造社区同努力、社会齐参与的良好氛围。一是党员带头做。组织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认领1至2个具体的服务项目或服务岗位,带头参与认领“微心愿”、结对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二是信息及时通。运用“互联网+志愿者”推动志愿服务工作,提高工作便捷性和实效性。开发建立区、镇(街道)志愿服务网络互动系统, 完成志愿者注册登记、活动发布、网上查询、项目流转和资源共享等,并整合双流志愿者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资源,努力实现志愿者、社工、居民和政府、企业、高校、社会组织之间的快速沟通和交流。三是社会齐参与。将双流区敬老志愿服务中心、金桥义工民兵志愿服务队、东升芳草心志愿服务队等几十个民间志愿服务团队纳入区志愿者协会统一管理调度。并主动对接四川文化产业学院、西南财大、天味食品、优品道实业有限公司等高校和企业,长期开展“梦想漂流瓶”、“暖阳行动”、“亲子家访”等志愿服务项目,建立了区、校、企联动推进志愿服务工作的良好态势。

  志愿服务工作作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提升文明素养、加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抓手,我区区委区政府给予高度重视与支持,提出要按照“打造全市领先的志愿服务体系”的目标要求来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并把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作为全区首批确定的十八个专项改革项目之一。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我们感到,群众对志愿服务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只有畅通招募渠道、拓宽服务领域、做好供需对接,建立更方便参与、更符合意愿、更贴近生活的经常性活动机制,才能吸引更多群众广泛参与,不断巩固和扩大志愿服务队伍,实现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发展,保持志愿服务鲜活的生命力。各位领导,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积极学习借鉴各兄弟单位的好做法好经验,在市文明办的指导下,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不断推动志愿服务工作上新台阶。(双流区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