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标题-1.jpg
  • QQ截图20180410151123.jpg
  • 成都广告图.jp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公园城市怎么建?成都答卷:从“产-城-人”到“人-城-产”

发表时间:2018-12-07 09:44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田怀新

  古人们常常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资深“驴友”李白用“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描绘成都的惊艳之美,杜甫在此结草为堂,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道出了当时成都的绚烂锦绣,陆游当年走马锦西城,发出了“成都海棠十万株,繁华盛丽天下无”之感叹……至今,“窗含西岭千秋雪”仍是成都人才能独享的雪山与城市并存的美景。

  历史的长河总是前后相继,翻涌而来。千百年后,成都不再满足于诗句中那个繁花竞开、绿水相绕的“天府”,而是以先行先试的勇气发出了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宏愿。

  从“公园城市”概念的提出到具体路径的形成,成都一步步解题: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时,成都提出美丽愿景——到2035年,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全长达1.69万公里、世界最长的天府绿道,总面积达1275平方公里、世界最大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同步启动建设。如今,7.4公里的“锦江绿道”跨越了杜甫草堂、浣花溪、文化公园、宽窄巷子等人气景点,公园城市美丽格局正渐次铺开……从“城市中建公园”到“公园中建城市”,成都正试图寻找一个绿色低碳的城市发展新路径。

2018年7月7日,龙泉城市森林公园,天府新区合江景区

  从概念到路径

  “什么样的城市能让生活更美好?”

  碧绿的湖面不时有白鹭掠过,湖边不时闪过骑行者,透过掩映的树丛,不远处的城市建筑群清晰可见……在兴隆湖一侧,天府公园城市研究院里正是一派忙碌的景象。这个带着“全国首个”标签的公园城市规划研究院从今年5月11日挂牌,就承担起“加快构建公园城市理论体系”这个对于成都市而言迫在眉睫的任务。

  时间回溯到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明确指示,“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这既是对高质量推动天府新区建设的殷切希望,也是对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的重大要求。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府新区视察时的讲话精神,成都市“两会”审议通过《成都市总体规划(2016-2035)(送审稿)》,“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新概念正式被提出。短短三个月后,作为技术支撑的天府公园城市研究院挂牌成立,这是全国首个专门研究公园城市的研究机构,以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主体,联合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科研单位共同组建。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教授等多位学者被聘为公园城市规划建设顾问专家,这被不少人称之为“智囊天团”。

  挂牌当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这样为公园城市“释义”:公园城市不仅仅是简单的“公园+城市”,它需要解决“什么样的城市能让生活更美好”这一长远问题。

  7月13日,《中共成都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决定》发布,正式提出“公园城市”的内涵,即:公园城市是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相融的复合系统,是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市,是新时代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的新模式。

  相距不到一周,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公园城市建设局正式挂牌,标志着成都公园城市理论基础研究和规划建设实践已全面铺开,一场率先探索公园城市发展范式的行动在成都迅即展开。

 

 

鹿溪智谷绿道已向公众开放(图片来源:成都发布)

  从最长绿道到最大城市森林公园

  “这不就是公园城市的意义吗?”

  沿着成都的城市中轴线一路向南,当温润湿绿扑面而来,一条长达1.8公里的生态廊道已现雏形,一路乔灌草的排列组合、植株的间距布局,都让邹阳产生了一种森林“扑面而来”的视觉冲击。顺着这条路直行,不久就能抵达兴隆湖畔,邹阳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好几年,兴隆湖边的美景已经成为他和同事的午休“工作福利”,到了周末,他偶尔还会带着家人去不远处的鹿溪智谷绿道,在这条号称成都“最智慧”的绿道里,不仅有人机智能互动游戏,还有创新的体育方式……“这不就是公园城市的意义吗?”邹阳说。

  鹿溪智谷绿道,是成都规划建设的3个公园城市示范片区之一。如果说公园城市要求以公园的极致形态来规划建设城市,而绿道则成了让公园肌理融入城市的血管。

  在成都市规划馆超过1300平方米的巨大城市全景沙盘上,绿道指示灯亮起,“一轴、两山、三环、七带”的布局清晰可见。这是成都的区域级绿道,撑起天府绿道这一全球规划最长绿道体系的框架。全域规划总长16930公里的天府绿道,以“一轴、两山、三环、七带”为主要内容,分为区域绿道、城区绿道、社区绿道三级,也为成都打造公园城市串起“骨架”与“脉络”。建成后,天府绿道将覆盖成都全域,串联起成都境内的生态区、公园、小游园、微绿地,将整个成都变为一座巨大的“公园”。

  在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的定位中,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项目与天府绿道举足轻重。作为成都市“一心两翼三轴多中心”的“一心”和全球最大城市森林公园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正是成都市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重大生态工程之一。规划面积1275平方公里,在生态可承受范围内,将有效承担和融合生态保育、休闲旅游、体育健身、文化展示、高端服务、对外交往等功能,高标准、高起点打造世界级品质的城市绿心和市民休闲游憩乐园。目前,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生态恢复、基础设施等建设工作稳步推进,登山步道、游园、部分主题公园已初具雏形。

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成都介绍公园城市建设路径(图片来源: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从“城市中建公园”到“公园中建城市”

  围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去营造

  理想城市的模式是什么?从国外的“田园城市”“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学派,再到国内的“山水城市”“山水园林城市”探索,答案并不惟一。

  11月24日,全国城市规划领域水准最高、参与度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年度学术盛会——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杭州开幕。会上,系列学术对话之一的“公园城市,城市建设的新模式”变成了成都的主场。

  在这场学术对话中,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杨潇以成都为例,介绍了城市发展思路在公园城市语境下的三个转变:从原来的“产-城-人”,转换到“人-城-产”;成都不是在“城市中建公园”,而是在“公园中建城市”;从原来的“空间建造”到“场景营造”的转变,要思考城市空间究竟是为谁而建,围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去营造场景。 而这也正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对成都的城市规划给予肯定的原因之一。

  在回答了“建设公园城市需要回答的三大问题”后,作为“公园城市”的首提地,成都又将以怎样的路径去建好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探索一直在路上。在11月9日~12日举办的成都创意设计周上,中外专家汇聚于公园城市美学峰会,共同探讨了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紧接着,11月14日,成都召开了公园城市规划工作专题研究会,会上明确了成都加快推进公园城市建设要重点做好的8件事:成立公园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加快编制公园城市建设战略规划;推出一批理论研究成果;出台规划建设导则;举办一场公园城市建设论坛;启动一批示范工程;建设一座规划展示馆;建立一套建设指标体系。

  未来,成都建设公园城市将主要回答“如何打造公园城市大美城乡形态、如何提升生态价值全面营造新场景、如何形成‘公园城市’品牌”的三大问题。基于此,成都正在实践包括“着力彰显绿满蓉城、花重天府的城市绿韵”在内的五大建设路径,以及具体构筑的12项策略,为成都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奠定规划基础。

  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公园城市建设局首任局长林强:

  探索公园城市建设的“成都样本”

  智力支持 搭建理论研究平台

  记者:作为公园城市的首提地,针对公园城市的内涵要求,公园城市建设局开展了哪些系列工作?

  林强:早在公园城市建设局挂牌成立之前,就已搭建了公园城市的专家智库,成立了天府公园城市研究院,迅速搭建公园城市理论研究平台,汇聚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围绕公园城市理论内涵、城市形态、生态价值、消费场景、品牌价值等各个维度进行深入研究,全面系统形成公园城市理论体系,为公园城市建设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同时,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和先进标准,天府公园城市研究院重点开展了《成都市公园规划设计导则》和《成都市公园社区规划建设导则》的编制工作,并形成成都公园城市指标体系,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公园城市建设标准。

  9月7日,市规划局组织召开专家及部门评审会,邀请了清华大学毛其智教授、四川大学沈一教授、西南交大戴宾教授等专家,对《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规划》及首批公园城市专题研究课题进行了评审,目前各项目组正结合专家及部门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将于近期形成正式研究成果。(来源: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