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标题-1.jpg
  • QQ截图20180410151123.jpg
  • 成都广告图.jp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成都:加快建设“友善公益之城”

发表时间:2018-12-10 11:10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关 荣

  去年以来,围绕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关于发展“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天府文化的要求,四川省成都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发展志愿服务事业,提升志愿服务发展水平,加快建设“友善公益之城”。目前成都市共有实名注册志愿者208万余人,各类志愿服务队伍2.3万余支,在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推选活动中,成都市有20余个先进典型入选。

  以“六坚持”为引领,绘制志愿服务路线图

  为深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完善成都市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成都市积极探索新时代志愿服务的创新模式,以“六坚持”为引领,绘制出一条特色路线图。

  成都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志愿服务融入思想道德建设、弘扬时代新风等精神文明建设各方面工作。坚持以项目运作为抓手,推进志愿服务走进城乡社区、家庭,更好地融入百姓日常生活。坚持以制度规范为准绳,先后出台志愿者注册登记管理、服务供需对接、服务记录、星级评定、激励回馈等多项制度,增强志愿服务的内生动力和健康活力。围绕志愿服务理论和实践,坚持以专业服务为支撑,每年确立调查课题,推动工作理念和方法创新,全面提升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以信息管理为指引,建设全市统一的志愿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活动全流程大数据记录,加强志愿服务的资源配置和科学管理。坚持以社区推进为基础,率先在全国实现社区志愿服务站全覆盖,建成标准化社区志愿服务站1358个,评选示范站220个,推进社区发展治理。

  以“九个一”为平台,搭建志愿服务生态圈

  成都市精心打造“九个一”平台,即“一网”“一微”“一线”,“一核”“一园”“一云”,“一会”“一报”“一刊”,不断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以供需对接、组织培育、文化传播为核心的三大集群,搭建起志愿服务生态圈。

  强化“互联网+”,完善信息系统支撑。“一网”是成都志愿者网,负责为全市志愿者及队伍提供登记注册、活动发布、服务记录、激励回馈、动态展示等服务,截至目前,通过网站发布的志愿服务项目超过21万个。“一微”是成都志愿者微平台(微博、微信、手机APP),成都志愿者APP在全国同类信息平台中率先实现地图查找项目等功能,并整合社会力量搭建志愿服务积分商城,推进供需对接精准化和激励回馈社会化。“一线”为成都雷锋热线,立足成都、辐射全国,吸引3000多个社区、100余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及1453支爱心团体加入,并逐步与全国30余个城市150家主流媒体建立联系,初步形成雷锋热线全国联动传播机制。

  创新发展理念,强化核心枢纽支持。“一核”为成都市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心,是全市的志愿服务窗口,培训基地、活动基地以及全市志愿服务的供需对接平台和宣传展示平台。“一园”为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是2012年成都市文明办孵化建成的枢纽型志愿服务组织,共孵化培育志愿服务组织264家,联动32所在蓉高校94个高校社团建立高校志愿服务联盟,是引领社会组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一云”为成都云公益发展促进会,是2013年由成都市文明办牵头组建的支持型志愿服务组织,用于整合吸纳公益机构、宣传推广“互联网+公益”,现已吸纳400余家公益机构入驻。

  注重统筹协调,实现志愿资源共享。“一会”是成都志愿服务联合会,目前正在加快筹建中,成立后将作为全市普及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培育志愿文化,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枢纽组织,也是志愿服务统筹规划、协调指导、监督检查、经验推广的共享平台。“一报”是《成都晚报》及依托成都晚报社建立的成都志愿者全媒体平台,搭建“精神文明建设+媒体+互联网”模式。“一刊”是《志愿服务·时刻在线》杂志,调动民间组织和志愿者力量参与编辑,以图文解读、纪实访谈等形式集中展现志愿组织、高校社团的活动亮点。

  以“三个三”为抓手,深化志愿服务培训

  为壮大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规模,成都市坚持把志愿服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强化思想价值引导的重要载体, 以“三个三”为抓手,深化志愿服务培训。

  实行“三级”培训,覆盖更广。成都市文明办邀请专家通过友善公益大讲堂(线上微课堂和线下讲堂),针对政策解读、精神传达、前沿理念、经验推广等内容进行授课,每年不少于50场。各部门、区(市)县通过主题沙龙、专题讨论、素质拓展训练,针对队伍建设、项目策划、活动管理等内容开展属地培训。志愿服务组织通过邀请社工或志愿者,针对助残、助老、爱幼等主题开展专项培训。

  开展“三类”培训,层次更清。普通志愿者上岗培训依托志愿服务组织方,针对岗位要求自行开展。骨干志愿者依托各级培训基地和专业机构开展项目培训。文化、法律、教育、卫生、消防等专业志愿者,依托行业部门邀请专家导师开展技能培训。

  开展“三有”培训,底气更足。做到有队伍,从在蓉高校、社会组织和媒体等单位组建百余人的师资力量。做到有教材,依托导师团队编写18万字的《志愿者管理与发展》教材,配套课件11章。做到有阵地,市级主要依托志愿服务活动中心,区(市)县和社区分别建有培训基地,经常性开展各类主题志愿服务培训。(成都市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