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标题-1.jpg
  • QQ截图20180410151123.jpg
  • 成都广告图.jp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成都客家家风馆 家训家规彰显客家儿女家国情

发表时间:2019-07-04 10:08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关 荣

游客参观客家家风馆。

家风馆里到处是家训。

  成都龙泉驿区洛带古镇,早已是一个网红地标;而小镇上的一个客家风格的土楼,是一处著名的景点。这个土楼,完全按照福建永定的土楼1:1还原,面积8600平方米。日前,记者走进这个土楼,感受客家家风家规;与客家后代子孙们聊家风对自己成长、做人的影响。 

家风家训犹如春风化雨,浸润于下一代的教育中。

  网红地标博客楼 展示五大主题客家家风

  客家土楼的正式名称,是“博客楼”,“四川客家家风馆”位于“博客楼”三楼,由龙泉驿区纪委监委等联建而成。馆内珍藏着大量艰难搜集而来的客家族谱、方志、诗文及背后故事,展现客家儿女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遵循祖训、铭记家风的高尚品性。

  “家风即门风”,是客家广为流传的俗训,这在家风馆的序厅设计中得到了体现。推开展览之门,展厅内环绕的六扇“家门”,展示了范仲淹、王阳明、曾国潘等6位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历史名人及其家训名言,在展览开篇,就将中国家风文化的历史与高度展示得淋漓尽致。

五大主题展厅展示家风家训。

  志高行远、耕读传家、尊祖敬宗、崇德尚义、兴家报国等五大主题,分别在五个厅展示。 

  第一厅“志高行远”。利用地面投影、立体剪纸连环画装置、艺术场景的方式,展现清初客家移民大迁徙的艰辛,以及勤勉创业、不辞劳苦的励志名句与故事。

  第二厅“耕读传家”。迁居四川的客家人,秉承耕读传家的传统,教子务本、崇文重教、尊师敬贤、兴学办学,奖助优学蔚然成风,已成为巴蜀社会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展厅内以儿歌视频、围腰体验、学堂场景等形式,展现出客家人勤俭持家、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

  第三厅“尊祖敬宗”。尊宗敬祖、仁爱和睦是客家人的传统美德和鲜明特点。展厅通过幻影成像、百家姓堂号查询装置、微缩模型等手法,展现四川客家追本溯源、仁爱和睦的传统美德。

馆内收藏的客家人族谱。

  第四厅“崇德尚义”。迁居四川的客家人,秉持中华文化的伦理道德观念,事事强调奉公守法,以德为先。展厅利用“八德”艺术吊顶装置、劝善歌等方式,表现客家人世代传承的重孝慈、讲诚信、勤稼穑、守清廉、戒贪奢、重礼节、尚道义的家风。

  第五厅“兴家报国”。客家人感念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主动融家庭与爱国情感为一体,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无数对国家民族作出贡献的客家儿女,其成长的逻辑起点,无不归结于家风的涵养与家教的养成。

  龙泉驿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胡开勇说,之所以要与宣传部等部门联建“四川客家家风馆”廉洁文化基地,就是充分依托洛带镇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形成具有龙泉特色的廉洁文化品牌。“接下来,我们还将充分发挥基地的教化引领作用,进一步挖掘和提炼客家文化中蕴含的廉洁理念、人文精神、道德观念等内涵,展现客家人艰苦奋斗、崇德尚义、开拓进取、精诚团结、自强不息的客家精神,以及遵循祖训、铭记家风、溯本思源的高尚品性,教育党员干部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倡导广大社会群众崇廉尚洁,让优良家风蔚然成风。”

  客家人在迁徙历史中形成的家风,孕育了一批廉洁做官、清白做人、干净做事的客家名人。

  刘家后人:每一步父亲都在引导我

  作为龙泉驿区统计局局长,刘学伟与人聊天、谈工作,都用四川话或普通话,但一回到老家刘家大院,他一定说客家话。

  300多年前,刘氏祖先从江西迁徙到洛带,刘学伟是刘氏入川第十一代后人。“富莫丢猪、穷莫丢书”“宁丢祖宗田、不忘祖宗言”“不看人亲不亲、要看理顺不顺”,这是打小就记住了的刘氏祖训。

  刘学伟说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父亲,“父亲没有什么文化,但他用了20多年时间,花钱、花时间,把刘家族谱整理了出来,还把家规家训专门写在了上面。”“我成长的每一步,父亲都在引导我。”

  刘学伟出生于1971年,1990年从档案学校毕业后,分到龙泉驿区档案局。“一个农民的后代,这么年轻一毕业就在区政府工作,父亲说要珍惜,要多干活,要多写,多想想做得对不对。”刘学伟照着父亲说的做了,“刚参加工作,理论知识与现实发生冲突,我就把自己的迷茫写了下来,过一段时间再回头去看、去反思,就比同龄人成熟快一些。”

  25岁那年,刘学伟下派清水乡,没任何职务,只是协助干好工作。“父亲告诉我,老实干活,不要东一下、西一下的。”刘学伟记住了父亲的话,没有像其他下派干部那样“自由自在”,而是周一到周六,都一直待在乡上,有空就跑到自己联系的最偏远的那个村,充分了解基层的具体情况;空闲时间写文章,记录点滴,也积累了些管用的基层经验,“基层工作不能‘一刀切’,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干具体工作,要灵活。”

  27岁那年,刘学伟在清水乡的两年踏踏实实工作,加上会写文章,被区上另一家单位看中,想调他过去;组织上也非常认可刘学伟,经过考察,任命他为清水乡党委副书记。刘学伟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乡镇副职之一。

  这个时候,父亲又告诉他:“你现在做事要掂量、要清正,不要让百姓指着你背脊梁骂你。”3年后,刘学伟升任另一个乡镇的镇长,后又被组织上提拔、交流任职三个乡镇的党委书记。这以后的时间里,刘学伟职务变化很频繁:区委办副主任、保密局局长、档案局局长、司法局局长,最后是现在的统计局局长。

  “父亲平时的话不多,但每一步,他都在用客家的家规引导我。”

  易家后人:“不孝顺会遭雷打”

  洛带镇纪检办干部刘晓翠说,易杰是全镇公认的孝子。“他爸爸因病卧床十多年,易杰想尽一切办法照顾爸爸,想让爸爸健康起来。他爸爸因为生病天天卧床,难免会有异味,一般人不敢靠近,但是易杰从不嫌弃,十年如一日地照顾着。易杰真的太不容易了,我们正常人都很难做到,何况他自身还有残疾。”

  经联系,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见到了易杰。

  80后易杰是洛带镇残联专干、残联副理事长,右耳天生残疾,左耳现在听力也越来越差。

  易杰说,易氏祖先,是清朝时期从湖广一带来到简阳的客家人。谈到易氏家规,易杰说得最多的是“孝顺”,“不孝顺会遭雷打。”小时候听见打雷,父亲就会告诉易杰:“你看,这就是老天在打不孝顺的娃儿。”

  谈到父亲,易杰记得最清楚的,是父亲对爷爷很好、很孝顺。“父亲是教师,工作调动到了洛带镇,他就把爷爷从山上接到洛带家里来享福。”易杰还记得,80多岁的爷爷越老越“小”,要和家里的孙子辈争肉吃、争煮花生吃,“我读高中的时候,放暑假了表弟表妹会到我家来‘补课’。每次吃肉那些,父亲都要先分出来3份,爷爷一份、表弟一份、表妹一份。每次都先给爷爷,或者让爷爷先选。”

  因为父亲的细致照顾,所以爷爷的身体一直很好,“去世都很突然,没遭受过病痛折磨。”

  2006年,父亲因为蛛网膜内腔出血,倒下了。那时易杰刚本科毕业,准备考研。知道父亲病重,他放弃考研,和妈妈一起在医院照顾父亲半年。

  父亲回到家里后,依然卧床不起;妈妈的视力也是二级残疾,易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他没吭一声,依然每天细致照顾父亲,“父亲病严重的时候,不能进食,我们就用针筒推饭;他有痰不能自己咳出来,我们就帮助他用针筒吸痰。”这样用针筒的日子,持续了一年多。

  在易杰和家人的细心照顾下,原本瘦成光骨头的父亲,体重恢复到了100多斤,也能够自己吞咽流食了。

  易杰有一个五岁的女儿和一个两岁的儿子,两个孩子,每天都亲眼目睹爸爸怎么照顾爷爷,易杰说,“这就是言传身教。”

  肖家后人:父亲常在煤油灯下看书

  肖平,成都市图书馆馆长。

  1966年出生在洛带镇岐山村的肖平,从小在客家社区成长。

  肖平的母亲是村里的妇女干部,母亲身上发生的一件事,令肖平难以忘怀。有一次肖平外婆养的鸡吃了村上的稻米,母亲看到之后,就把鸡抓走了关到一间仓库里,母亲跑来给外婆说,要想把鸡抓回去的话,就要外婆拿出几斤米去村里换。外婆听到母亲这样说,非常气愤,“你这个女儿怎么这样?做得太绝了。”母女俩大吵了一架。

  这件事给童年的肖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母亲的做法我们在当时不理解,但是让我明白了坚持原则的道理。母亲的亲身示范告诉我,即便是亲人,在刚性原则面前也要坚守。”

  肖平的父亲曾经在洛带镇榨油房当会计。父亲初中文化,会写对联,算盘也打得好。

  肖平在童年时代,半夜醒来,总能看到父亲在煤油灯下看书,这样的画面让肖平终生难忘。“以前父亲给村民写对联,村民们就围着看。从村民们对父亲的态度里,我看出了大家对文化人的尊敬。”肖平说,“从父母身上,我感受到客家人耕读传家的传统流传下来了。”

  客家人非常重视孩子读书、学文化。困难的年代,肖平母亲读到高中毕业,姨妈读到中专毕业。肖平延续了爱读书的传统,并且在学习上勤奋刻苦,1983年以龙泉驿区高考文科第一名身份,考上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系。姨妈的儿子、肖平的表哥,也在1981年考上北京大学生物系,后来成为美国一所大学的教授。

  近些年,肖平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研究客家文化,先后创作了《湖广填四川》《客家人》《洛带——西部客家第一镇》等书籍,洛带镇举办清明祭祖时,肖平还作为主祭官,主持祭祖仪式,表达对祖先的敬畏和缅怀。

  如今肖平还经常回到洛带镇,为当地村民开办客家文化讲座,“通过讲座,把祖辈们所经历的故事、留下来的家规家训告诉他们,我觉得很有意义。”(图文 华西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