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标题-1.jpg
  • QQ截图20180410151123.jpg
  • 成都广告图.jp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新发展理念下的文化传承:文化融入城市发展规划的叠加效应

发表时间:2019-07-22 11:23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田怀新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字里行间,唐朝诗人杜甫不仅写下了对成都生活的热爱和怀念,也道出了他对川西林盘的喜爱。

  今年端午小长假期间,成都林盘绿道旅游新业态接待游客超过14万人次。绿道成句,田园成诗,林盘铸梦,有绿道连接的田园生活成就了成都市民独特的生活风貌。

  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为文化的传承发展指明了方向。

  城市建设遵循规律、传承文化,才能与时代同行,经得起历史检验。当前,成都文化传承中最大的创新创造,就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将天府文化充分融入城市发展规划之中。

  从4500年前的宝墩古城,到正在打造的天府锦城;从2300年前因势利导创造的都江堰,到依托山脉河流开创的世界上最长的绿道系统,成都这座拥有浓厚历史底蕴的城市,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和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让成都的城市品牌轮廓更为清晰。

 

  成都城市建设遵循规律、传承文化,图为锦城绿道上的大熊猫雕塑

  创新创造

  历来是天府文化传承的题中之义

  青色琉璃龙纹滴水、龙纹瓦当、龙脊兽、麒麟脊兽、天马脊兽、海马脊兽……今年7月,在成都市中心顺城大街的一处工地上,发掘出明朝郡王庆符王的王府遗址。距离此处新发现的遗址不到500米,就是2013年考古发现的东华门遗址。

  成都是中国十大古都之一,3000年城址不变,2500年城名未改,天府广场一带,从秦汉时期开始就是成都的市中心。

  不少出土文物还可证明唐宋成都号称“扬一益二”,是当时全国数一数二的城市。把唐宋成都放到世界中世纪城市史上来看,一个善于集中海内外财富,跻身于世界上规模最大、规划最好的工商业城市,创造了很多中国第一和世界第一的历史文化纪录。

  而今,依托成都千年立城的历史文化源点,成都在两江环抱区域规划打造的天府锦城,其历史内涵之丰富,时间跨度之悠久,成为当代成都文化资源最密集,景点最精华,生活最原真的场景。

  在悠悠锦江之畔,古色古香的听涛坊位于合江亭景区,也是成都唯一能够观赏左思《蜀都赋》中“带二江之双流”这一名句所描绘的二江双流胜景的地方。在保留历史原貌的同时,听涛坊将打造成为锦江水生态治理和旅游街区建设展示馆,通过电子沙盘、全景拼接屏、沉浸式空间等形式,展现历代锦江水生态治理历史和当代新成就。

  规划建设中的天府锦城,将构建高品质生活场景和旅游消费场景与文化保护传承充分结合,既是天府文化的传承展示区,同时也是“中优”的转型示范区、践行“城市双修”的重要区域、文商旅融合发展创新区。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认为,未来世界文化名城一定是城市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和综合治理能力融为一体的综合性概念。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并不仅仅是文化建设规划,而应该是以文化建设为出发点的城市发展规划。

 

  镋钯街边的动物涂鸦作品   

  转型之路

  锦江的第三次转型与“绿之道”

  对于家住合江亭的杨先生来说,每天早上起床后,沿着锦江边的绿道散步,是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清晨的锦江边十分热闹,散步的老年人、跑步的年轻人,打羽毛球、打篮球、踢毽子、跳绳、打太极、跳舞、唱歌、诵读的人们……让这座刚刚苏醒的城市,充满健康向上的活力。

  河流是城市的血脉。世界文化名城伦敦的主要建筑物大多分布在泰晤士河的两旁,每一幢建筑都称得上是艺术的杰作;塞纳河又被称之为“巴黎之河”,孕育了风靡世界的文明和时尚,今天矗立在塞纳河边的埃菲尔铁塔,已成为世界文化名城巴黎最为瞩目的地标建筑、工业革命的象征。流经城市的河流,与人紧密相依,聚人成城、成一方经济兴盛之源,同时也孕育、滋养着一座城市的文化。

  成都,也是一座因水而兴的城市。对水的治理和利用,充分体现出蜀人的文化传承与创新。2300年前,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创造性地开凿了都江堰,泽被成都平原2000余年,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成都的洪涝灾害问题,还让成都从此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到了唐代,名将高骈驻守成都,改二江并流为二江绕城,锦江成为成都的“护城河”。

  上个世纪的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使得锦江变成一条“景观河”,并获得1998年度联合国人居奖。而当前,锦江正在发生第三次转型,成为一条坚定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态河”。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陆游诗中所描绘的诗意美景,正在锦江河道两岸再现。

  在锦江两岸,一条总长10.2公里的绿色“寻香道”已经开工,这片绿道将串联起成都三大著名历史文化景点青羊宫、杜甫草堂、散花楼。

  二十里中香不断的“寻香道”只是天府绿道系统的一小部分,一条世界上最长的绿道体系正在成都徐徐铺开。

  2017年,锦城绿道首期工程正式启动,标志着天府绿道建设的启动。这是近年来成都市最大规模的绿道规划方案。

  成都梳理11534平方公里生态基底和2800平方公里城乡建设用地情况,规划构建城市三级慢行系统。以人民为中心、以绿道为主线、以生态为本底、以田园为基调、以文化为特色,全域规划形成“一轴两山三环七带”的区域级绿道1920公里、城区级绿道5000公里以上、社区级绿道10000公里以上。

  绿道上的景观设置,新旧结合,在文化性和功能性上都有很好体现。比如“芳草渡”是从千年前的《蜀川胜概图》上“复原”而来,花溪长堤则是在一条现有水渠的基础上,做水质净化和暗线处理,配以周边的果树,形成新的景点。

  绿道夜跑、赏花、骑自行车……天府绿道已成为市民和游客的“打卡地”。绿道不仅有长度,还有宽度、厚度。

  绿道不仅是一个生态长廊,更是激活经济的产业链。既有小型博物馆、艺术馆等各类文化设施,也有足球场、篮球场等各类体育设施,还有露营地、精品酒店、特色餐饮等各类旅游设施,实现可观、可游、可住、可购。

  除城区级绿道外,社区级绿道与城区级绿道相衔接,串联社区内幼儿园、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健身场馆、社区养老等设施。通过绿道建设,成都还将提高区域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服务层次,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

  绿道不光是一个城市慢行系统,它还是环城生态带、公共服务带、绿色消费带,有利于提升市民生活品质,优化人口布局,引领“中优”区域空间结构优化调整,为高层次产业发展提供生产场景。它构筑起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发展方式和人民生活方式,创造出了一个在公园城市里诗意栖居、生机勃勃的生活场景。

  以人民为中心

  人性化的城市形象更为丰满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在视察锦城绿道时指出,要坚定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努力创造宜居宜业宜商的消费中心和生活中心。

  这一理念,决定了成都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过程中,始终散发出人性化的魅力,这更加丰富了成都城市形象的层次。

  “打通历史文化和现代时尚的对接通路。”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兼城市品牌研究室主任范红认为,要做好城市品牌工作,首先要深度研究城市的文化资源,特别要从人对城市的深度体验来挖掘城市的吸引力。

  65岁的黄孃孃,定居成都已近20年,退休后,她最大的爱好,就是和在人民公园跳舞认识的一群姐妹一起,坐公交车在成都游玩。最近,黄孃孃听说镋钯街登上了英国权威旅游指南杂志《Time Out》评选的“全球最酷50城市街区”,就去故地重游了镋钯街。

  镋钯街原来曾经是大慈寺僧人存放兵器的地方,后来形成小街,就名为镋钯街。

  如今,锦江边的镋钯街摇身一变,变成一条充满文艺气息与年轻活力的街道,让重游此地的黄孃孃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镋钯街还成为吸引外地游客和国际青年的“网红打卡地”,英国权威旅游指南杂志《Time Out》综合15000名全球旅行者的意见,评选出“全球最酷50城市街区”,其中包括纽约曼哈顿、伦敦佩卡姆、北京三里屯等,成都镋钯街也名列其中。

  在镋钯街周围的古老小巷里,隐藏着成都魅力的秘密。在崇德里“谈茶”茶舍,游客可喝着盖碗三花茶,摆起四川龙门阵,品味地道的“川味儿”。在崇德里“吃过”食舍,德式橱柜和西式餐具,又让崇德里显得“国际范”,吸引着众多国外游客前来品尝。

  除了黄孃孃这样的“游客”,镋钯街吸引得更多的,是年轻的消费者。在这条小街上,日料店、咖啡店、花店、精品茶座鳞次栉比;步入24小时书店,有人微倚在书架边,或是坐在圆桌旁,手捧一杯咖啡,埋头安静读书;前身是一家老成都茶铺的88青年空间,常常开展文艺沙龙、音乐会,还举办琴道、急救常识的授课、艺术展览,这些文艺范儿的活动,都让成都的年轻人乐此不疲,流连忘返。

  “一街一世界、一区一人文。”成都着力彰显蜀风雅韵、优雅时尚的城市文化,推进历史人文与自然生态融合,创造市民生活新方式、构建城市休闲新场景。像镋钯街这样宜居宜业宜商、更易居易业易商的生活场景、文化场景、消费场景正在古老的锦江两岸遍地开花。

  “成都人热爱文化,会享受文化,也懂自己创造文化。这是成都人的优势。”故宫前任院长单霁翔曾如是说。(图文来源: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