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标题-1.jpg
  • QQ截图20180410151123.jpg
  • 成都广告图.jp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成都把养老工作做实做细 解决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发表时间:2019-10-08 09:47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关 荣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爱幼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呈给老年人温馨的环境、安详的生活,需要把养老服务保障工作做实在做细致,让千千万万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而成都的养老服务工作做得怎么样呢?又到一年重阳时,老年人的生活较之以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就这一话题,记者连日来进行了一番走访。

  @政策篇

  扩大养老服务补贴范围

  发放高龄津贴近4亿元

  “我市目前已形成了‘政府保障基本、社会增加供给、市场满足需求’的多层次养老服务格局。”来到成都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成都养老工作的总体情况。

  截至目前,成都市有养老服务机构520个,建成品牌康养项目21个。社会力量兴办和经营的养老机构床位占比达71.5%,较“十二五”末提高了8.2%。

  持续提高养老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成都市去年起将基本养老服务补贴对象范围从低保家庭扩大到低保边缘家庭中的中度、重度失能老年人,补贴标准每人每月最高增加100元,全年为4.56万名困难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补贴3285.2万元。截至目前,成都市兜底保障供养的60岁以上特困老人达28851人。2018年全年为全市约42.4万名8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近4亿元。

  构建便民利民的城乡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生活圈”。成都在城乡社区构建“一院一中心多站点”的“15分钟养老服务生活圈”,稳步推进基本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截至目前,成都市已建成社区养老院200个、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621个,因地制宜在居民小区(院落)设置养老服务站点近万个,为全市城乡社区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多层次、个性化养老服务提供了便利。

  积极实施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今年年初,成都市争取到国家首批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试点,首批确定5家合作企业,签约了2个试点项目,在建床位1240张,其中护理型床位占比60%以上。

  成德眉资签协议

  支持同城化异地养老

  为推动养老服务领域区域协同发展,日前,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市签订了养老服务同城化发展协议。协议约定,要促进成德眉资区域在养老服务领域的政策衔接、资质互认、标准互通、监管协同提供实践经验。

  成都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协议最大亮点是支持同城化异地养老,约定四市社会化养老机构收住该四个市中非本地户籍老年人,享受户籍老年人所在地对养老机构的床位运营补贴政策,所需补贴经费由户籍老年人所在地列支。“比如一位成都户籍老人想去德阳的养老院,那么这位老人的床位补贴还是按成都的标准执行。这和过去是不同的。”

  @工作亮点

  适老化改造

  解决好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年纪大、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在家,很容易磕磕碰碰、摔倒滑倒,如何解决这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呢?今年以来,成都市大力推进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即根据老年人身体状况和居住房屋情况,实施居家无障碍和安全性改造,配备助行器、助听器、穿衣板、护理床等适老康复辅助器具,减少老年人居家养老存在的风险。

  家住锦江区怡心园的陈爷爷就真切享受到了这些“小改变”的“大方便”。陈爷爷家住一栋一楼,还没走进爷爷家里,记者就发现单元口的墙壁上有个长扶手,可以为整栋楼的老年人上下楼梯“搭把手”。进到屋子里,更是看到不少于细节处的贴心设计。

  “鞋柜、墙边都安装了护角,防止老年人磕着、碰着。”锦江区牛市口街道华成路社区党委书记程金向记者介绍,爷爷家卫生间安装了可折叠扶手架、方便老人洗浴的淋浴架、浴缸扶手、防滑地垫,还有一个紧急呼叫器。

  “老伴儿86了,体弱多病,行动不便,安装了这些‘小东西’后,真的方便,完全是我们所需要的。”李婆婆说出了老两口的心声,对这个改造,他们很满意。

  记者了解到,成都市还有不少散居特困、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中的失能、失智、伤残、独居、高龄老年人家庭享受到了这一福利。今年,将完成1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的目标。

  社区嵌入式养老

  养老服务点“窝窝”很窝心

  大力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示范项目建设,让老人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养老服务,这是成都市养老工作的重点之一。

  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今年将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重点支持以日托养老服务、家庭建床、合伙居家养老等为特色的社区嵌入式养老示范项目59个,推动养老服务向小区院落嵌入、向居民家庭延伸。

  “林婆婆,你来啦!”“万婆婆,这边坐!”……从高新区芳草街道六三零大院一个特殊的房子里,传来一片欢声笑语。这便是一家嵌入小区的养老服务点——“窝窝”。“整个街道有4个‘窝窝’,这是01号。”“窝窝”物业主任俞锦华向记者介绍说,“窝窝”是面向高龄独居、高龄空巢、行动困难老人的一个助老服务点,成立半年来,它已成为老人的另一个“家”。“我们在每个点配备了2名共享人员,分别是‘窝窝保姆’和‘窝窝管家’。保姆都是持证上岗,每天都会去采购新鲜食材,根据就餐人数和老年人口味准备中饭、晚饭;管家也是专业社工,负责为老年人解决日常需求,陪老人说话谈心,哪家需要小维修、有什么其他需求,就帮老人联系解决。”俞锦华说。

  “窝窝”为老人提供“五有服务”,包括三餐有人料理、情感有人关怀、健康有人关心、安全有人保障、生活有人照料,让老人能享受到“窝窝”助餐、“窝窝”家政、“窝窝”应急、“窝窝”公益、“窝窝”护理、“窝窝”适老化产品等养老功能,而且每周七天,全年无休,老人可随时到“窝窝”来,或参加活动或休闲聊天。

  除了线下服务,“窝窝”还有个线上平台,搭建起了和老人儿女联系的桥梁。

  “希望这里就是老人的家,因此我们给这里命名为‘窝窝’。”俞锦华团队的梦想如今成了现实,未来,他们还将为更多老人提供更多定制化、个性化的服务。

  【新闻链接】

  养老政策 干货一览

  市民政局对成都市有关养老服务扶持政策措施进行了梳理汇总,编制了《成都市养老服务扶持政策措施清单》。

  在税收优惠上——

  成都市为养老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免征增值税;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免征企业所得税、自用房产土地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在财政支持方面——

  针对社会化养老机构,每新建一张床位给予一次性床位补贴1.1万元;收住本市户籍老年人,每床每月给予150元的服务型床位补贴;

  在人才激励方面——

  养老机构吸纳人才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参加社会保险的,按每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机构一次性奖励;入职本市同一养老机构连续从事护理岗位每满三年的,择优给予3000元的一次性奖励。

  针对养老机构——

  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每个补助30万元、农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每个补助25万元;社区养老院30张床给予一次性床位补贴80万元,每增加一张床位给予一次性床位补贴1.1万元;

  在补贴标准上——

  进行居家和社区养老的,按照《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低保家庭中评定为能力完好和轻度失能的老年人,低保边缘家庭中评定为中度和重度失能的老年人,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50元;低保家庭中评定为中度失能的老年人,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300元;低保家庭中评定为重度失能的老年人,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500元。

  以上符合条件的补贴对象入住机构的,在居家和社区养老补贴标准的基础上每月增加200元。另外,户籍在成都市行政区域内年满80周岁及以上的老人,80岁到89周岁老年人每个月不低于50元的高龄津贴,90岁至99岁高龄津贴不低于200元,100周岁及以上每个月500元。(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