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标题-1.jpg
  • QQ截图20180410151123.jpg
  • 成都广告图.jp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成都: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 提升超大城市治理能力水平

发表时间:2019-11-22 09:58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田怀新

枣子巷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当中,并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部署,为我们在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成都将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推进社区发展治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注重发挥社会组织、社会企业等作用,为广大市民提供更精准、更优质的服务,提升社会参与发展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居民在紫竹北街社区紫竹广场上跳舞健身

  社区和谐

  智慧社区+体制机制创新

  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性

  清晨7点刚过,家住成都成华区青龙街道致强社区的罗秀花拿起塑料袋、铁钳出了家门。自从社区环境升级改造以来,罗秀花就有了一个新的身份——“豫府自治服务队”队长。

  致强社区是一个集拆迁安置住宅区和商品住宅小区为一体的新型城市社区。辖区位于成都北大门,作为典型的农村拆迁安置社区,呈现“三多”“三难”的特点,“三多”即遗留问题多、安置居民多、矛盾诉求多;“三难”即作为典型的城北转型升级辖区,城市管理难、社会综治难、社区服务难。

  如何建设更加和谐优美祥和的新型社区?致强社区在发展中,以创新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为契机,坚持党建引领,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一核三治,共建共享”,深化“小街坊”发展治理,实现“小街坊大舞台、小空间大集成、小绿地大情怀”的拆迁安置社区转型升级发展。

  社区的下水道堵了,一大堆垃圾堆在地面无人清理,以前遇到这些问题根本找不到解决的途径,我们该怎么办?社区居民想要与社区共建共治,但往往因为找不到解决途径,就此放弃……而在青龙的致强社区,今年初上线的“滨海家园APP”,则可以“一触”破题。

  按照自治和综治并重的原则,青龙不断深化“滨海家园2.0”院落协商组织服务系统。小区的居民业主均可以在手机上下载“滨海家园APP”,而这个全新的线上APP还同时具有情况上报、一键求助、积分兑换等各种功能。

  如若社区居民遇到安全、身体等紧急情况,想要联系社区工作人员解决,就可以点击“滨海家园”APP上的“一键求助”,电话将直接拨打至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黄华兵很快就熟悉了操作。“我现在就是负责巡查和上报,要是发现小区有什么环境问题、纠纷情况、消防设施安全、流动人口等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可以在这个APP上进行填写上报。”

  在成华区相关负责人看来,传统社区治理难以承担现代城市治理重任,智慧化建设成为必由之路。为此,由文韵昭青@智慧体验馆、智汇云驰@街坊家空间,共同构成的“青龙街坊·家空间”,就悄悄诞生在致强社区全新的“青龙记忆5811广场”。

成华区保和街道和美社区的居民在社区休闲广场上练太极拳

  北京市委党校谈小燕教授在现场参观完后说,5811青龙记忆和智慧社区体验馆是社区规划实践的一个现实样板。她见证了从方案到落地,从节约经济成本到增加社会资本,从空间更新到重塑社区关系,从社区公益到解决社区就业,通过智慧社区打造等方式,链接长虹集团、中国移动成都分公司等大型国企的资源,从为民提供服务到社区基金可持续。

  以人民需求为愿景,持续创新,不断丰富其多元共治的内涵。如今的致强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治理比例由60%上升到90%,社区矛盾纠纷下降75%,社区可防性案件下降85%!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在郫都区安靖街道,靖心茶馆受到了居民群众的热烈欢迎。靖心茶馆成立4个多月以来,各类文艺演出精彩纷呈,数千名安靖群众参与其中,极大丰富了居民茶余饭后的生活,赢得了连连点赞。

  借助靖心茶馆平台,安靖街道的村(社区)、街道机关干部主动“上门服务”,以宽松、平等、包容、开放和自由的对话形式走下去与群众碰面茶叙,收集民情、解答民惑、宣传政策,消除了群众对干部的陌生感、距离感,也提升了群众的归宿感和认同感,防止干部作风“机关化”。同时,安靖街道还创新落实延时服务,在靖心茶馆为不方便在上班时间到便民中心办事的群众现场办事,确保群众找得到干部,办得了急事。

  靖心茶馆之所以深受群众喜爱,得益于其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米”的“1411机制”。“1”即1个建设机制,主要包括茶馆选址和视觉系统两方面;“4”即包含定时聊系民生、主题聊解民困、随时聊聚民心、一品百味生活4个规定动作的“三聊一品”运行机制;“1”即1套对干部、台账、场地的管理机制;“1”即1个激励机制,每年底将结合日常监督检查和群众反映情况,综合考量评选出先进党支部和先进个人。

社区环境优美

致强社区

  环境优美

  以环境提升赋能

  建设高品质宜居生活社区

  古色古香的牌坊门楣,精致的铁艺雕塑再现生动的掏枣子民俗;小游园绿意葱茏,开敞的巷子新配置20多处景观小品……经过一年多的规划、设计、建设,成都市首条按照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示范街区打造的金牛区西安路街道枣子巷中医药文化特色街区迅速蹿红。

  昔日的背街小巷变身主题街区,成为有颜值、有情调的宜居场景,金牛区深化社区发展治理,针对老旧院落在基础设施,平台载体方面的薄弱环节,主动询问题、找对策、出实招,一条一条抓落实、抓整改,推进枣子巷特色街区打造精美呈现。

  枣子巷特色街区打造及周边院落改造,直击民生痛点。前期工程拆除危房16间,违法建筑110处,完成雨污管网改造,水电气改造,拆除围墙220米,增加绿化3000余平方米,立面改造20栋建筑。为还原热心居民“留存印记”的愿景,街道党工委专题召开街区文化植入方案调研会,明确由街道社区搭建平台,召开居民座谈会广泛问计。如今,“枣庄”茶铺(药茶)、徐氏牛奶场(鲜奶)、看坝坝电影的场景等细节一一再现了枣子巷的“记忆”。

  与枣子巷特色街区一街之隔的京邻苑小区,不久前刚完成了“美丽阳台”改造工程,从原来破旧的小区摇身一变成为鲜花摇曳的美丽小区,居民一个个都转身成了花草种植爱好者。京邻苑小区所属的金琴南路社区书记白刚毅介绍,京邻苑小区是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小区,建筑陈旧,几无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属于典型的“老破小”。因为“下水”堵塞、停车难等问题,院落里2幢56户居民没少吵嘴,对于经常接到的“反映”,社区也很头疼。

  为解决老旧院落多、居住环境差等院落(小区)环境治理难题,金牛区结合全市“最美阳台”评选活动,立足实际研究提出实施“美丽阳台”市民行动,社区抓住政府特色街区打造机会,立项使用社区专项保障资金和社区公共收益对院落环境进行彻底改造,使老旧院落的面貌焕然一新。

  如今走进京邻苑,映入眼帘的是丰富多彩的展示历史人物、休闲生活、京剧元素的文化墙,院内整洁有序,绿植造型多样,形成结构美观、层次分明的院落绿色环境。特别是家家户户修葺一新的阳台上都摆放着盆栽,使整个院子充满了生机,不注意还以为走进了哪个新建小区。“政府为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我都想房子满租后搬回来住了。”房东刘阿姨乐呵呵地说。“说现实一点,环境美了就是卖房子每平方米也要多几百块钱嘛。”旁边的杨阿姨也附和说。

  同样是环境提升,双流区的破题点选在了给老旧院落安装电梯上。昨日,记者在双流区藏卫路北一段的甘孜州公安局驻双流干休所小区内看到,该小区6个单元门口矗立了崭新的电梯。据现场施工负责人介绍,目前电梯初步具备运行条件,正准备等待相关部门的验收,预计11底能正式投入使用。业主方爱敏说,有了电梯,不用再担心老年人上下楼了。

  在双流区,依照相关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增设电梯项目,每部电梯的补助资金是20万元。10月18日,该区既有住宅自主增设电梯第一笔政府财政补助资金发放,原本安装所需40万元的费用,居民仅需掏20万元即可。如今,该区既有住宅增设电梯补助资金发放到位,调动了更多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电梯运行后,电梯的安全和相应保养尤为重要,双流区对电梯的运营维修也做了充分考虑。在协和街道清河庭院小区,双流区试点推行“保险+服务”模式,将电梯安全责任保险纳入管理范畴,确保电梯日常维护落实到位。

  “下一步,针对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将会同镇(街道)和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梳理、研究,再进一步细化实施方案细则,争取把这项惠民工程落实到位,为小区业主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双流区住建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目前双流区受理增设电梯申请已达51台,其中,投入使用并发放政府财政补助资金1台、组织施工43台、正在检验审批7台。

双柏社区的志愿者

  国际化社区

  亲切舒适便利

  让外籍人士有家的温暖

  走进武侯桐梓林社区,啤酒桶造型的路边花台、硕大的英文广告牌、掩映在阳光下的欧式建筑……树荫下,欧洲风情街流淌着独特韵味。英国的凯文就在这样的社区居住了5年多。近日,他的居留证快要过期时,他准备申请延长期限,第一时间就骑着自行车去了桐梓林邻里中心办理。同时还打听到了社区什么时候会举办中国传统民乐表演。

  “周六上午,意大利披萨DIY;周六下午,实用旅行日语课;周日下午,咖啡知识入门……”在邻里中心的“行程单”上清楚地罗列着每周的活动清单。除了为境外人员提供政务服务,解决签证、住宿登记、停(居)留证件办理、驾照申领等政务服务外,面积约600平方米的社区邻里中心还是一个中外文化交流服务聚集地。如今,桐梓林社区邻里中心,除了是社区居民的会客厅,还是中外居民的美术馆、书屋、音乐俱乐部、美食俱乐部。

  “所有的内容设置,我们都广泛征求了中外居民的意见,例如,这个书屋以‘家庭式阅读’为构想,与成都方所书店联合,共同打造了国际社区邻里书院。”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刚打造好的“邻里书院”设置有精英阅读区、生活美学区、亲子陪伴区、少年互动区和闺蜜屋,社区居民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在邻里书屋找到自己的阅读空间,同时还常态地开展读书分享会、作家签名售书会、主题交流会,通过不同的途径,满足中外居民高品质的文化生活需求;在美术馆区域,每个季度都有不同主题的作品展示。

  用国际语言让成都和世界沟通,这是创建桐梓林国际社区的主线,而成都的美食、音乐则是社区的灵魂。在桐梓林社区,各小区院落举办音乐会,邻里中心举办不插电的音乐会,党群服务中心成立居民合唱队,境外人员服务中心开辟中外语言艺术沙龙等,通过音乐把大家组织在一起,让中外居民真正把桐梓林作为交流聚集地。同时,社区还链接了48家餐饮企业成立了“桐梓林国际美食联盟”,推出了“邻里大厨房”项目,组织社区居民做三明治、披萨、松鼠鱼,在社区各中心和美食联盟商家开展餐饮服务,通过舌尖上的美味把中外居民有机融合在一起。

  当前,成都外籍商旅人土已达69万,常住外国人口1.74万,往来外籍人员数量已位居中西部城市之首。如今,成都的示范性国际化社区越来越多。走进郫都区郫筒街道双柏社区,“国际元素”随处可见,重要路段有双语标志路牌,公园里矗立着多语种无人超市,社区里还开设了国际服务窗口。

  打造具有郫都特色的“国际社区”,双柏社区立足“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和国际化都市新区”定位,全力打造开放共融、服务完善、治理有序、活力创新的产业服务型国际化社区。从“詹叔英语沙龙”到“青木先生日语课堂”,从感动整个夏天的“世界看双柏国际夏令营”到温暖整个冬天的“国际友邻文化节”,从投放多语种无人智能超市到新消费场景BLOCK街区惊艳亮相……双柏社区在加快构建国际化社区的进程中动作频频,亮点纷呈。

  “在我的认知里,这样的公共设施,只在有活动时才会开放使用,像创智e站这样全开放的活动空间,是迄今为止我见到的最具创新力的便民场所。”去年5月来到郫都区工作的青木克裕,是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引进企业拓米(成都)应用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住进双柏社区后,社区公共空间创智e站成了他融入中国社区生活的主要平台。

  “打造国际化社区不仅是让外籍人士在双柏生活得安逸,更是立足于构建惠及全体居民的国际化社区发展体系,营造智慧、品质、友善、融合的中外人士交流环境。”双柏社区主任熊珊告诉记者,通过积极招引各领域优秀人才,同时充分利用周边高校云集、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双柏社区不断拓宽国际化社区建设的社会参与度,推出了“双柏美好生活实验室”“魅力·双柏style”等一系列项目,让居民在社区活动中感受到越来越浓厚的国际化氛围。(图/文 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