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020180410552981422185.jpg
  • 未标题-1.jp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70岁老院落成“潮流新地标” 成都社区如何实现华丽转身?

发表时间:2020-10-14 09:00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田怀新

  改造后的灯光球场

  改造后的党群服务中心

  下涧槽社区邻里月台

  成华区不仅是成都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主城区,还是全国有名的老工业区,在新一轮城市更新发展中,面临更大的挑战,其难度在下涧槽社区改造项目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在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实践中,这个大型国有企业老旧生活区,紧紧围绕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目标,坚持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导向,探索建立了“党建引领、政企联动、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工作机制,使老小区实现有机更新,让老房子换上新面貌、老邻居过上新生活。工业遗址更新难题,成华区是如何破解的?下涧槽社区如何从一个老旧生活区蝶变成“公园社区”?我们来听一听成华区委社治委、成华区社科联、东郊记忆艺术区管委会、成华区二仙桥街道等的解答。

  成华区委社治委:

  共建共治

  公共服务社会多样化的转变

  下涧槽社区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逻辑、多元参与”原则,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居民群众等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创新社区服务场所商业化运作模式,为居民提供多样化高品质服务,助推社区从“生产生活”向“宜业宜居”转变。

  创新服务阵地运营模式。通过资源优化配置,改造灯光球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发展治理支持中心“一场三中心”服务阵地,探索“一元租金、资源换服务”,以1元/年的租金将灯光球场、邻里月台分别交由院坝文化、爱有戏等枢纽型社会组织和社会企业进行管理运营,年均为周边居民低偿提供各类服务200余场次、价值超过300万元,节省运维管理成本60余万元。

  广泛链接社会服务资源。社区和运营方在壮大社区服务力量的同时输入专业社区工作理念方法,链接15家社会组织、2家社会企业、48家专业团队(工作室)、46位青年艺术家入驻社区服务阵地,服务方以低于市场价20%以上的价格,集成提供养老、助残、文体、培训、家政5类需求共计26项社区服务“套餐”,形成“岁月厨香”“霓裳”“兵击”等拳头品牌,并开发上门服务、一对一服务、线上点单服务等个性化方式,有效满足居民多元需求。

  提升社区持续造血功能。成立公益性质社区发展基金,运营方将服务收益的5%汇入社区基金,用作开展社会组织和社群孵化培育、社区公益项目等,目前已反哺社区基金2万余元,通过社区发展治理支持中心孵化培育社群38个、志愿服务队9支,形成“社区提效能、企业得发展、群众享便利”的三赢局面。

  成华区社科联:

  多方协同打造

  从老旧社区到公园社区

  仅仅三年时间,下涧槽社区实现了从一个企业老旧生活区到“公园社区”的蝶变,这是成华区提高社区发展治理水平和能力的一个缩影,也为成都探索“公园社区”建设和发展治理新路径提供了研究样本:

  多方合作,推进片区更新。成华区抓住公园城市建设、社区发展治理、企业退城入园、国企三供一业改造、城市有机更新、公建配套等机遇叠加,用好用足政策红利,实施资源大整合、工程大统筹、政企大协同,一体化推进下涧槽片区的基础设施、公建配套建设和功能化改造。同时,加强政企合作、政民互动,推动从政府单一主体向市场多元主体转变,破解规划落地难、改不动、市民参与度不高等难题。

  统筹规划,探索公园社区路径。成华区按照人本逻辑,因地制宜,统筹规划设计,坚持保留建设并举,对灯光球场、联合厂房等保护点位进行综合改造和再利用,有机融合文化创意、文化旅游产业,厚植文化根脉,促进城市文化“可阅读、可感知、可欣赏、可参与、可消费”,在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中凸显公园社区文化特质,促进工业遗产保护与社区发展治理协调发展。

  完善配套,做美社区形态。在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对社区、街区景观与城市公园实行一体化设计,推进拆墙透绿,推动社区花园、游园等城市微景观营造,提升社区内部公共空间品质。通过党群服务中心、邻里月台、文化活动中心等,改善社区内部和城市区域间空间的可变性与互融性,打造绿色舒适的公园式社区,形成层次丰富、形式多元的公园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吸引居民节假日休憩、聚会、观光、休闲和消费,塑造人城境业和谐统一城市形态,实现公园社区的共享共融。

  东郊记忆艺术区管委会:

  社区街区融合

  从企业生活区到产业化社区

  下涧槽社区位于市级产业功能区东郊记忆艺术区中心位置。社区坚持“文创+、园区+”的发展思路,结合产业化社区打造需要,全力推动功能区产业集聚、文化浸润、商业繁华、人才集聚、生态优美、服务便捷,较好实现社区、街区、产业功能区一体化打造,人城境业协调发展。

  提高公共基础设施配比。制约二仙桥片区发展的主通道蜀龙路五期已打通,“四横七纵”道路路网格局基本形成,实现了交通内通外达,目前地铁17号线中车站也已动工开建。以下涧槽社区为圆心的15分钟公服圈内品质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建设正加快推进,成都七中英才学校小初部正在进行主体施工,高中部正在进行三通一平施工,双林小学正在进行三通一平施工及临舍搭建。

  提升服务生产生活水平。利用机车厂退城入园腾出的不规则用地、插花地等,打造了机车公园、艺展中心、四季花园、邻里月台等34处休闲空间,新增健身器材20组、儿童活动场所5处、运动场所8处、绿地1.2万平方米。在二仙桥公园一期引入K160机车艺术餐吧,已成为公园文化体验打卡新地标。以在建的二仙桥公园二期为载体,导入“工业艺术文旅、主题婚庆、老铁路文创”等新IP、新业态,打造人与艺术互融沉浸式主题公园。

  产业项目呈现集聚势头。利用原机车厂柴油拆解机车间,引进国内顶级“流量”电子竞技公司,打造占地约34亩的成华量子界数字文化双创产业园项目,导入量子产业链条上下游各类优质企业、优质资源,引进全国性电竞职业联赛及全国性固定品牌数字娱乐类节展,形成数字娱乐产业集群。由禾创仓库改造的完美文创公园一期已投入使用,成功吸引华星璀璨、木加互娱等42家产业标杆、品牌公司入驻。

  成华区二仙桥街道:

  “双入”融合

  社区发展治理从输血到造血

  下涧槽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大型国有企业老旧生活区,从企业管理向社区治理转变过程中,社区党委和企业党委借改造移交契机,紧扣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这条主线,从群众最关心的空间环境更新入手,坚持结构性嵌入和功能性融入,探索出了“双入”治理新样本。

  聚焦组织嵌入和队伍融入,推动党建引领全域化。坚持将党建工作有效嵌入、有机植入,把党建引领贯彻社区发展治理全领域全过程。按照“地缘相邻、业缘相近、趣缘相投、便于管理”的原则对7个院落党支部、14个院落党小组和17个企业党支部进行优化设置,以“刚性”措施推动党的领导从垂直式向嵌入式转变。将60余家社会组织纳入社区党建联盟,选派2名专职党建指导员加强工作指导,确保社区各类组织始终在党的领导下有序开展工作。

  聚焦阵地嵌入和功能融入,推动空间营造场景化。将场景营造作为建设公园社区的主抓手,坚持贴近家门、贴近需求,按照“拆墙并院、空间再造、保留记忆”思路,因地制宜实施公共空间和居民生活空间活化更新,着力打造北二路工业时代主题街区、下涧槽路机车文化特色街区、下涧槽河宜居水岸示范段等多个改造项目,再造小区微绿地,畅通小区微循环,添置小区公共家具,塑造老厂旧景观。

  聚焦资源嵌入和多元融入,推动服务供给社会化。针对居民年龄结构、文化层次、消费水平等特点,采取置换、嵌入等方式打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发展治理支持中心,再造社区公共空间,植入“睦邻帮”生活服务平台,链接阿里巴巴电商孵化平台,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养老、助残、文体、培训、家政等服务项目,培育社区新业态,形成集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社区生活服务于一体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图/文 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