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020180410552981422185.jpg
  • 未标题-1.jp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生态惠民示范工程

发表时间:2021-02-26 16:40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田怀新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创造更多普惠生态产品是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营城聚人之根、美好生活之本。在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中,成都将实施生态惠民示范工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致力营造生态惠民场景,使人人都享有生态绿色、文明和谐的宜居环境。

  “我们的目标是——到‘十四五’末期,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土更净、景更美,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优良并稳定提升,山水呼应、城园相融的城市轮廓逐步显现,绿道蓝网、天朗气清的城市形态基本形成,让市民在大都市就能望见雪山、漫步绿道、亲近自然。”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生态惠民示范工程推进组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从具体实施阶段看,2021年,全市将以降碳为总抓手,坚持铁腕治霾、重拳治水、科学治土,使细颗粒物浓度不高于39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率达到78%;三大流域市控及以上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0%以上;中心城区、县级、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优良比例分别达到100%、100%、90%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4%和受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90%的目标任务不反弹;建成绿道突破5000公里,新增绿地1800公顷。

  实施“锦城蓝天”提升行动

  今年力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8%

  根据生态惠民示范工程实施方案,成都将深化低碳试点城市建设,完善“碳惠天府”碳普惠机制,编制实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深入治污减排,严控新增涉气污染项目,推动重点行业、工业炉窑污染治理,强化餐饮油烟治理。

  加强控车减油,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到2025年中心城区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0%,中心城区绿色交通分担率达70%。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和绿色施工, 到2025年装配率达到50%以上的建筑占新建建筑的40%。提高道路扬尘治理和监测水平。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协作,共同做好大运会等重大活动期间空气质量保障工作。

  到2025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以上,PM2.5年平均浓度小于38微克/立方米,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努力实现“蓝天常见、雪山常现”。今年目标为PM2.5年平均浓度不高于39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8%。

  实施“青山映城”提升行动

  推动天府绿道建设突破5000公里

  成都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构建“两山两江”生态安全屏障,建立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快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开展全域自然生态受损情况排查,持续开展重点区域自然生态保护与修复,恢复裸地、荒地的林草植被,推进大熊猫生态廊道建设。

  到2025年,龙门山修复大熊猫栖息地30万亩、龙泉山增绿增景25万亩,建设“东部森林”4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1%,努力实现“青山映城、草长莺飞”。今年,着力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和锦江公园、锦城公园建设,推动天府绿道建设突破5000公里,贯通环线100公里一级绿道,完成6条重点滨水慢行街打造,新增绿地1800公顷,完成立体绿化20万平方米。

  实施“天府蓝网”建设行动

  将建设100公里示范项目

  成都将坚持“三水统筹”,实施“六水攻坚”,以“天府蓝网”建设为目标,以河(湖)长制为抓手,以供排净治一体化改革为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系统实施水净化、水安全、水文化攻坚,构建“一核一环,三江九带,三级四类”天府蓝网整体格局。

  到2025年,打造1000公里“天府蓝网”,重点湖泊水质优良率达到100%,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8%,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达到93%,消除黑臭水体,锦江流域水质稳定在优良(Ⅲ类)水质以上,努力呈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今年,将建设“天府蓝网”100公里示范项目,完成中心城区市政排水管网重大病害治理500公里,三大流域市控及以上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0%以上。

  实施“天府净土”巩固行动

  生活垃圾、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

  全市将深入推进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开展土壤污染风险防范和治理修复。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治理农田“白色污染”。

  到2025年,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城镇和农村集中居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4%,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2%,努力确保“土净地美、安全可控”。今年,计划建成高标准农田28.8万亩,实现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98%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0%以上,生活垃圾、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

  实施“五绿润城”提升行动

  今年将打造1000条“回家的路”

  天府绿道串联起城市绿脉。为加快构建全域公园体系和天府绿道体系,推进城市景观风貌改造提升,成都到2025年,将建成天府绿道超过10000公里,新增立体绿化面积100万平方米,打造公园小区1000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花卉彩叶植物覆盖率达到30%,塑造“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大美公园城市形态,努力重现“绿满蓉城、花重锦官”。

  今年,将打造“回家的路”1000条,举办“公园城市绘·花重锦官城”活动1000场,创建公园城市示范街区35个、公园社区50个,打造1000个新科技新消费美好生活示范体验场景,举办第二届国际大学生花园建造节,提升公园城市影响力、美誉度。

  实施“宁静蓉城”降噪行动

  建设全市声环境自动监测网络

  围绕“宁静蓉城”目标,成都将以改善声环境质量为抓手,建设全市声环境自动监测网络,进一步完善噪声监管体系,定期发布声环境质量情况,健全社会生活、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工业噪声管理制度,提升噪声管理能力。

  同时,开展“安静小区”试点,加强中高考等特殊时段的绿色护考工作。开展声屏障或隔声窗点位应用示范试点和低噪声路面技术研究和示范工程建设。严格查处噪声扰民行为,有效缓解群众关心的突出噪声问题,营造宁静和谐、安静舒适的人居环境。

  部门声音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军:

  持续深入实施 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及“全域增绿”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提出,将实施生态惠民示范工程。市生态环境局作为牵头部门之一,将具体从哪些方面为市民带来更多生态福利?围绕这一话题,记者专访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军。他表示,将持续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及“全域增绿”,并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为进一步提升成都“清新气质”,他透露,市生态环境局将把持续提升大气环境质量,作为全系统推进生态惠民示范工程的“一号工程”,并于近期成立了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提升“一号工程”领导小组,围绕群众最关心的空气质量聚力攻坚。具体而言,首先要会同市级有关部门不断把治理重心从末端治理过渡到源头治理上,以结构调整为导向,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其次,要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推动空气质量长期向好。张军介绍,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和绿色施工、提高道路扬尘治理和监测水平、做实污染源网格化管理机制等,都是目前正在实施并将持续推动的有效措施。“同时,要以科技治气为支撑,推动大气污染防治走向深入。借力院士工作站技术支撑,强化气溶胶激光雷达、VOCs走航监测等科技手段,通过数智环境管理平台,做到环境问题‘五步’闭环高效管理。”

  在水污染治理方面,要统筹推进水污染、水生态、水资源“三水共治”,加快供排净治一体化改革。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要推广“无废城市”建设,加强白色污染治理。在“全域增绿”方面,要助力开展“五绿润城”行动,推进公园街区、公园社区、公园小区、社区花园建设。

  建设公园城市的主要路径之一就是践行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对此,张军表示,将不断完善“碳惠天府”碳普惠机制,大力倡导市民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引导企事业单位实施低碳化管理,积极参与碳中和公益行动。

  市民声音

  摄影爱好者 田相和:

  让“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成为成都吸引人、留住人的金字招牌

  一座城市的幸福感从何而来?摄影爱好者、也是“追峰人”的田相和很有发言权。大雪塘、贡嘎群峰……翻看他的朋友圈,好似打开了一部在城市遥望雪山的纪录片。“推窗看雪山是常态,更是一种美好的视觉享受。”田相和认为。

  从2008年在温江第一次拍到四姑娘山至今,田相和已经用镜头记录下无数个与雪山“打照面”的精彩瞬间。一张张雪景图,仿佛告诉着世人:这就是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胜景。

  “我一直关注着在城市拍摄雪山的主题。能明显地感受到,这几年,拍到雪山的次数越来越多了。”他告诉记者,根据他所在的“在成都遥望雪山”群记录显示,2017年,有50次观山记录;2018年,有56次;2019年,有65次;2020年,这一数字是70次。“令人惊喜的是,今年春节后,我连续4天都拍到了雪山,这是很难得的!”田相和没想到,今年与雪山的相遇来得这么早。

  雪山频频现身,意味着生态环境质量的逐年向好。这与成都大力度实施“铁腕治霾”与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是直接相关的。“在接连不断的治理下,望雪山已不再是我们摄影爱好者的专属福利了。在成都全域,市民都能抬头望山,这种幸福感与获得感是无可替代的。”田相和说。

  得知成都将在“十四五”时期实施生态惠民示范工程,他心中充满着期待,“成都本就是一座被雪山环抱的城市,我相信,今后,‘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将成为成都吸引人、留住人的金字招牌,让更多人感受到在阳台看山、在绿道看山、在公园看山的幸福美好。”(图/文 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