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标题-1.png
  • 未标题-1.jpg
中国文明网 |红星新闻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铸公园城市文明之魂 立城市时代精神

发表时间:2022-10-14 17:13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龚 里

  成都连续13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一名称号,“幸福城市”已成为成都的一张重要城市名片。今年9月,成都再次入围“202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候选城市名单。

  文明,铺就幸福城市的底色。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与文明相伴,与幸福同行。党的十八大以来,成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培养时代新人,扎实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培树和学习宣传先进典型,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将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更高水平,为成都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 为幸福成都“加码”

  在温江区南熏大道上有一座“24小时留灯书屋”,成为大家免费看书的地方。除了阅读活动,这里还有读书沙龙、书画展、功夫茶道等,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与人文关怀。

  在成都,热情周到的志愿服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形式多样的文化沙龙……作为文明实践的最新载体,书店、图书馆、博物馆、车站、服务窗口等公共空间,将文明实践与文化活动、社会服务等融合升级,培育市民内生文化气质和文明素养。

  成都已连续五届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微更新”“微治理”“微服务”全面、精准、高效响应各类诉求,让市民在细节中感知文明的力量。亲切暖心的志愿服务,“文明大家谈”从上到下火热开展,让“每个人都是文明城市的主角”的理念浸润人心。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图书馆、惠民利民的“小书屋”,折射出城市的品格和气质。

  站在新起点上,成都向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迈进,成都追求文明的脚步从未停歇。

  这十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水平不断提升,逐步迈向常态化。在“创城”过程中,一幅幅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塑造城市人文魅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的生动图景正在蓉城大地徐徐铺展。

  从地铁5号线抚琴站出来,古意十足的门墙上写着“抚琴”二字,两墙之间的小巷,连着纵向的居民小区。沿着小巷走进去,道路干净整洁,两边排布着餐馆、百货、鲜花等几十家商业铺面,群众生活十分便捷。这里是西南街社区,原是一片老旧院落,现如今已变成城市购物、观光、休闲的新景点。

  大街小巷街道整洁干净,绿树掩映、繁花似锦;曾经的脏乱差荒地变成了草木错落有致的小公园;朝霞与雪山同框,推窗看雪山,已经融入成都人的生活日常;锦江水清见鱼,江上白鹭翩翩起舞;老旧小区焕然一新,背街小巷景致如画……城市面貌不断改善的同时,广袤乡村也昂首阔步向着美丽未来前进。

  平坦的柏油路连接家家户户,两旁竹林掩映,车辆在路旁整齐停放,丰富多彩的文化墙吸引路人驻足……走进龙泉驿区桃源村,优美的人居环境令人心旷神怡。步入桃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这里除了能为村民提供生活服务,还开设了读书室、健身室、茶艺室、古筝房等特色载体,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2012年,桃源村获评“全国文明村”。在桃源村党总支书记张军看来,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并不是为了一块牌子,而是要将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村民,让村民生活得更舒心、更安宁、更幸福。

  文明花开香满园,同心掬得满庭芳。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如今,一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百花齐放。文明之光点亮群众生活,引领了全社会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时代新风尚。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平凡之善

  9月3日凌晨2点20分,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中国好人”廖良开被一阵急促的电话声吵醒,睡意正浓的他在得知小区有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需要封控小区后,立刻一边穿衣服一边联系支部委员,立即成立应急小组,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廖良开是成都市双流区东升街道东立国际花城小区党支部书记,多年来,他一直带领当地居民开展各种志愿活动,用行动为社会作贡献。

  表彰道德模范、举行“平凡之善”授奖仪式、持续发布“成都好人”“成都榜样”……这十年,一位位先进典型、一个个道德模范、一次次精神洗礼,让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氛围愈发浓厚,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善行义举蔚然成风。截至9月底,成都已评选出全国道德模范4名、四川省道德模范35名、中国好人213名、成都好人1000余名。

  党的十八大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首要任务写进大会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找准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在细、小、实上下足功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如春风化雨,化作人民的自觉遵循。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始终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在抗战胜利日阅兵中热血澎湃、在烈士纪念日缅怀革命先烈、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洗礼……广泛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将爱国之情深深植根于每一位成都人的心中。

  这十年,成都灵活运用各种载体和平台,寻求与人们心灵的契合点,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触手可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制度建设和治理实践中,在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和学生守则中,在升国旗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中。

  这十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教材,美德的种子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在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广泛开展,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的节日,成为建设精神文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闪亮品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向火热的社会生活敞开着怀抱,实实在在地成为了文明进步的抓手和推手。

  如今,在蓉城大地上,人们从点滴做起,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身体力行和凡人善举,筑牢文明高地,传递人间温暖。

  汇聚志愿服务力量 浸润文明实践新风尚

  疫情防控“集结号”一响起,成都志愿者第一时间奔赴“疫”线,他们变身“白墩墩”,站在防疫一线,用专业守护安全,他们挨个上门入户,解决群众困难,把居民当作家人来守护,他们化身“背篼君”,跑腿、送物资、站岗、帮助管控区居民配送物资……这些志愿者就是一个个普通平凡的成都人,他们正用行动守护成都。

  据统计,今年8月25日至9月15日期间,通过“文明兴蓉”平台每日发布抗疫需求,共招募志愿者44.9万人次,开展抗疫志愿服务活动5.3万余场,累计服务时长近230万小时。

  国庆期间,一场世界瞩目的体育赛事——第56届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在成都举行。精彩激烈的赛场外,志愿服务成为一道靓丽风景。带着光荣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感,370名志愿者忙碌在各自岗位上。志愿者陈霜说:“我希望用我的微笑和服务,让每一位来到成都的运动员感受到成都的温暖,让他们能在赛场上发挥最好水平。”

  志愿服务,是一座城市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这十年,成都各地各部门着力把志愿服务与实际工作有机融合,带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志愿者队伍持续壮大,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

  成都以高质量的志愿服务项目为抓手,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需求作为文明实践的指挥棒,让人人成为文明实践的参与者。

  人人争当志愿者,处处吹遍文明风。在全国首个“学习强国”主题街区,在院落里的“红色共享小屋”和“红色书角”, 在成都市规划馆、成都战役纪念馆等场所,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通俗易懂;在公园、在绿道、在林盘、在山间,成都人就地当志愿者,倡导无痕露营、践行绿色骑行;在医院、在政务服务中心、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在商务楼宇间,一眼就可以看到志愿服务岗,有疑问,就找志愿者答疑解惑;有时间,就去做志愿者……公园、博物馆、街头巷尾、社区院落都有志愿者的身影,“全域全龄全时”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是成都人潮流的生活方式。

  在“文明兴蓉”平台,每天约有3万人次参与文明实践或志愿服务活动,日均开展活动数量超过500场,成都市注册志愿者突破300万,占成都常住人口的14%。截至目前,成都共建成332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位,它们不仅是市民的“15分钟实践圈”,更是“美好生活的幸福圈”,将一场场具有“成都味儿”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送到市民家门口。

  市民文明素质高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每一次斑马线前的礼让、每一次餐桌上的光盘、每一次俯身捡起垃圾、每一张志愿者的笑脸、每一个一米线的距离……我们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是文明的缩影,文明的“磁场”悄然改变着市民的精气神。(图文 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