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广告图.jpg
  • QQ截图20151124152949.pn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文明网区县联盟

成都都江堰清明放水节

发表时间:2015-03-23 13:37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周娜

 

  清明放水节是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所在地都江堰市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历史上,每年农历的清明节在都江堰都要举行隆重的放水大典,以预祝当年农业丰收,这是川西平原源远流长的传统习俗。届时,地方官员要亲自主持放水仪式,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  
  放水节初始于"祀水"。那是因为都江堰修筑以前,沿江两岸水患无常,人们饱受水患之苦,为了祈求"水神"的保护,常常沿江"祀水"。都江堰修筑成功后,成都平原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谨,后人为了纪念伟大的李冰父子,人们将以前"祀水"改为了"祀李冰"。当地群众也自发地组织到二王庙祭祀李冰父子,举办二王庙庙会,又称清明会。  
  每到冬天枯水季节,人们在渠首用特有的"杩槎截流法"筑成临时围堰,维修内江时,拦水入外江,维修外江时,拦水入内江。清明节内江灌溉区需水春灌,便在渠首举行隆重仪式,撤除拦河杩槎,放水入灌渠。这个仪式就叫"开水"。唐朝清明节在岷江岸边举行的"春秋设牛戏",就是最早的"放水节"。公元978年,北宋政府正式将清明节这一天定为放水节。  
  清明放水节再现了成都平原农耕文化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民俗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先贤、崇德报恩的优秀品质,具有弘扬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如今,都江堰终年均可放水。但清明节放水的旧制仍是川西人民值得纪念的节日。作为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文化传统和富有巴蜀特色的旅游观光项目,放水节砍杩槎活动仍每年如期举行。  
“砍杩槎—放水— ”随着主祭官的一声令下,一群青壮男丁在一个个杩槎结口前举起大斧,奋力砍断去年岁修时筑起的杩槎上的竹索。顷刻之间,滚滚岷江水如万马奔腾,从源头倾泻而下……千里清流灌向广袤的成都平原。祭水、拜水、放水环节严格按照传承千年的古制进行。气势恢宏的古代礼号声先起,随后现场大鼓一齐敲击,祭祀官带领祭祀队伍出场,副祭祀官将祭文的卷轴送至祭祀官手中,祭祀官展开卷轴,念诵祭文。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