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广告图.jpg
  • QQ截图20151216150111.pn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文明网区县联盟

成都高新区已设立21个文化地标

发表时间:2015-12-24 15:49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杨金祝

  

都会路

  

勤力环路

  今年,成都高新区新建新世纪环球中心、天府软件园、铁像寺水街、都会路、俭德路、勤力环路、德赛街、启林街、马家堰窑址、合作路墓地10个标示导示类文化地标,至此,成都高新区文化地标总数已达到21个,范围涵盖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和西部园区。

  自2013年起,成都市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就委托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目督办下达的立“文化之都”建设目标工作,对辖区内的街道、古代和近现代建筑、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普查登记点等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遗存、遗迹和旧址展开实地调查。深入挖掘、系统整理域内城区、街道、各城镇、社区和乡镇的历史文化内涵,提炼出背后的历史文化记忆,在充分掌握区内36处历史文化地标点的历史信息基础上,有序地对文化地标资源进行分类,并分别建立文化地标。

  据悉,文化地标按属性覆盖范围分为城市文化地标、区域文化地标两个层面,按展示体系分为标识导示类、建筑利用类、记忆提升类三个类别。成都高新区今年所建文化地标属标示导示类,分别包括建筑类文化地标新世纪环球中心、天府软件园和铁像寺;遗址类文化地标马家堰窑址、合作路墓地;街道类文化地标都会路、俭德路、勤力环路、德赛街和启林街。每一个文化地标的标牌上都有针对该地标进行的较为浅显有特色的中英文双语介绍,以及相应的图像。

  笔者在现场看到,建筑类文化地标通过对区域内历史性建筑进行标注说明,图文并重介绍其历史文化或其代表的区域历史发展进程。如天府软件园的文化地标,标牌上简要介绍了园区规划及功能;新世纪环球中心的标牌文字则介绍了建筑“世界最大单体建筑”的特点,并着重介绍了建筑“流动的旋律”理念,衍生出“飞行之海鸥、漂浮之鲸、起伏之海浪”的建筑形态等建筑物背后的故事;铁像寺水街的标牌文字则主要记载了铁像寺的来历。

  

天府软件园

  

德赛街

  遗迹类文化地标是通过对历史资料、考古发现的整理,标注出地理位置,标识该位置曾经存在过的遗址遗迹、或发生的重大事件等,让一些带有重要历史记忆的建筑或遗址得以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如被考古发掘部门推测为西晋中期专门烧制墓砖的马家堰窑址,以及位于电子科大实验中学西北处,对唐宋时期丧葬制度特别是当地的水文历史研究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合作路墓地。

  街道类文化地标则是通过标注历史悠久的街道,或已不存在但依然保留名称的街道,体现和说明街道来历、曾在此处发生的历史事件等。如倡导“侈恶之大,俭为共德”的俭德路,以曹操像为图像,寓意人们都能够有高尚的品德,同时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相呼应;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来形容脚踏实地进行创业,蕴含着新兴产业不断发展与繁荣的美好未来,将高新区的文化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的启林街;反映出国人兴邦强国的追求与梦想的德赛街;以及怀念“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的都会路,借喻成都正在为迈向更加宽广的国际化舞台奋斗,也表现出希望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祝愿。

  “文化地标源自城市历史,是具有多种文化含义和象征的文化景观,对服务城市形象、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有重要作用。”成都高新区社会事业局相关负责人说,文化地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成都高新区通过对区域内已有的城市历史文化街道名、历史建筑、文物遗迹、优秀近现代建筑、传统民居等背景的深入挖掘,提炼出城市文化地标,可以展示城市发展历程,定格历史瞬间,固化再现场景,唤起市民对城市历史文化的记忆,有利于增加群众的文化自豪感,提升城市精神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据悉,成都高新区已将文化地标建设列入常态工作,每年落实专项经费加以修建维护。2016年,成都高新区将再建一批文化地标,通过以“智慧城市”建设为依托,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新形势,逐步实现文化地标数字化功能。 (来源:高新区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