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标题-1.jpg
  • 金色字体.png
  • 金色字体.png
中国文明网 |红星新闻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文明实践村村行I解锁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的最新“打开方式”

发表时间:2024-09-10 17:20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周 亚

  “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文明实践村村行——走城乡‘双向奔赴’融合之路,看城乡青少年文明牵手结对共行。”9月8日,由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邛崃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武侯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都全搜索承办,天台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玉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天台山镇高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玉林街道南虹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邛崃市注力社工服务中心协办的2024文明实践“村村行”——文明牵手·城乡同行之红色引领“净山行”活动拉开了帷幕。来自成都市武侯区的12组城市社区青少年来到了邛崃市高兴村,和12名高兴村的乡村青少年成功牵手结对,通过共同制作“红色文化”DIY环保袋、以“书”换“蔬”交流感情,让城市社区青少年认识和走近乡村生活,增进社区和乡村之间的友谊,促进城乡共进、融合发展。

  从小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的孩子,对于乡村只有很模糊的概念。“乡村到底是什么样的?是不是也和城市一样车水马龙?”这是武侯华西小学五年级学生陈亭衫的疑问,她也将这个问题写进了书信中,并期待着和书信来往的高兴村青少年见面。带着这样的期待,和陈亭衫有着一样愿望的12组城市亲子家庭,在9月8日,正式出发,目的地——邛崃市高兴村。

  “这里太美了!”刚下车的陈亭衫不由发出这样的感叹。“以前只知道邛崃市高兴村是红色的文化基地,是红军长征时经过的地方。但没有想到,这里更有青山绿水,红星闪耀,红旗飘扬,果蔬飘香,简直就是人间仙境。”孩子们大口大口的呼吸着乡村中带着纷香的空气,兴奋的跑过从来没有见过的铁索钢桥,感受着山林中才有的花香鸟语,跟随着导游阿姨的步伐走进了红军长征邛崃纪念馆,认真聆听革命先烈的红色故事。来自武侯的青少年第一次如此近距离,面对面地感悟到红色乡村厚重的文化内涵。

  ——红色引领净山行。“小小”志愿者们在积分兑换点(长征小道起点处)领取环保垃圾袋,在徒步进山时,一边认真捡拾沿途垃圾,一边结合红色文化开展环保主题教育,向来往游客宣传环保知识。亲子家庭来到了红军长征小道,这里山树密布,道路滑湿崎岖。“原来红军曾经走过的道路这样艰难险峻。”小志愿者李祉奇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不过,刚刚才从红军故事中吸取了力量的他并没有畏惧困难。只见他认真而专注的将道路两旁的矿泉水水瓶、包装袋等垃圾捡拾到垃圾袋中,向往来游客宣传环保知识,进行文明劝导。“阿姨,矿泉水瓶千万不要乱扔,要爱护环境。”晶莹的汗水从他的脸颊留下,不过在他的脸上,却充满着成为一名小小环保志愿者的自豪。

  ——文明牵手,城乡同行。“你好,我叫陈毅洋,今年8岁,来自成都七中育才附属小学银杏校区。”“你好,我叫严梓郡,在邛崃红军小学读书,我能成为你的好朋友吗?”两只稚嫩的小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虽然彼此之间一个在成都武侯,一个在邛崃天台,可是,时空的距离并不算什么,更重要的是两颗火热的心。缩小城乡精神文明差距,以乡村为重要切入点,聚集更多资源、要素和力量,推动城市优质资源向乡村流动、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让“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持续跃升,正是文明实践3.0的有益尝试。

  结对成功的2个孩子一起制作“红色文化”环保袋,一起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印刷术。仅仅半天时间,武侯与邛崃的孩子就互换了交流方式。“我通过电话手表加了薛郑秋(邛崃青少年)的好友,我们一起约好了,以后也会通过电话和书信进行联系。”来自武侯华西小学的李祉奇说:“我们还互换了礼品,我为她带来了书籍,她为我准备了这里的特色蔬菜:南瓜,我可喜欢这份礼物了。”通过书籍与蔬菜的互换传递,双方成功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进一步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们来到高兴村体验后发现,现在村子真的都很好,基础配套很完善,而且又保留了那种远离市井喧嚣、鸡犬相闻田园生活的状态,这里不仅有不输城市的便捷又保留了原生态的‘土味’,更重要的是,我的儿子在这里认识到一个乡村的小伙伴朋友,并且这份友谊还会长久的保持下去,我也会更加关注高兴村,尽可能的为高兴村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李祉奇的妈妈魏薇这样说道。

  此次活动,以城乡青少年结对来往、牵手同行的方式,探索了城乡精神文明交流最新模式。彼此之间互通有无、双向奔赴,紧紧围绕红色文化和绿色发展这一主线,巧妙地将城乡融合、文明乡风、文明实践等元素有机结合,拉近了城市与乡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为城乡精神文明融合搭建了切实有效平台,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有力地促进了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图文/邛崃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