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标题-1.png
  • 未标题-1.jp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新时代文明实践 助力乡村振兴——双流区彭镇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发表时间:2021-07-30 10:00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付俊豪

  新时代文明实践,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成都市双流区彭镇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特别是彭镇临江村深化全域旅游发展实践,立足“都市周末花园·生活在临江”目标定位,瞄准“山、水、果、鱼”四大地标元素,持续提升旅游业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水平,奋力创建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全域旅游示范区。 

  依托资源优势 加快转型升级   

  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造就了彭镇临江独特的乡村旅游发展优势。临江乡村旅游起步早、发展快,早在2003年就将分散的林果蔬菜业进行统一规划,成功打造成“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早春的临江,正是一幅诗情画意景象,网红“桃花村”的雅号也由此而来,乡村民俗生态文化旅游精品示范点,临江乡村旅游迅速走红。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沉淀,临江乡村旅游品牌不断深入人心,经济效益随之呈现出迅猛增长势头。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大众消费需求的变化,传统的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很难有所突破。   

  如何破题?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临江村走出了一条农文商旅深度融合的发展之路,为乡村旅游注入了新活力,乡村振兴实现了新发展。   

  一村一幅山水画,一户一处田园景。依靠好山好水好资源,临江村厘清原来乡村游“散、小、乱”的状态,以全域旅游为总基调,围绕“都市周末花园·生活在临江”定位,全力推动乡村旅游向内容化、品质化、品牌化方向转变。  

  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盘活了乡村闲置资源,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将绿水青山的潜在优势变成了金山银山。依托乡村振兴新标杆建设,不断加强党组织建设,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不断深化现代乡村治理,2019年荣获“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成都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单位”,2020年荣获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探索出党建引领现代治理助推乡村振兴新路径。2019年,临江村在聚焦产业提升行动,答好“发展卷”狠下功夫。“一个主导产业”带动大力发展桃园产业,主动融入成新蒲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立足500余亩水蜜桃种植,成立临江桃园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整合果树、花卉种植户,吸引社会资本抱团发展,形成“统一规划、科学经营”的发展模式。村党总支副书记马松介绍,目前合作联合社覆盖3个村民小组700余人,以“乡村生态旅游”“采摘节”带动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成功举办九届“美丽临江桃花文化节”,累计接待游客达23万余人次。2019年,村集体收入1万元,人均收入2.26万元。 

  如今,临江村成为成都市知名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令游客尽兴而来、满意而归,也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共享旅游产业发展成果。  

  深化产业融合 增强发展动力   

  从一个传统的乡村旅游景点,到如今农文商旅融合发展的特色之村,“融合”是临江蝶变的引擎,亦是临江乡村旅游发展的不竭动力。   

  临江村立足实际,围绕农文商旅融合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整合资金、资源、产品,加快推进乡村旅游集聚化、规模化发展,力求有差异、成规模、有特色,在乡村振兴中促进乡村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临江村委会副主任杨先洪介绍,围绕和谐相融生态田园,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农事体验等业态,推动“以农促旅、以旅兴农”;以传统农耕文化为主题,以寻觅古蜀先民原真生产生活为主线,依托“乡村生态旅游”“采摘节”等,推进传统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打造“食住行游购娱”全要素配套的乡村旅游新模式,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增速保持在20%以上……通过做好“融合”文章,临江有更多的“美丽资源”正在转化为“美丽经济”。   

  以自然生态美景为基础、以本土文化品牌为特色、以体验产品为卖点、以产业融合发展为目标,临江正以“农文商旅”融合拓展产业,推动“旅游+农业”“旅游+户外运动”“旅游+康养”等“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农旅一体、文旅一体、商旅一体的精品项目,为全域旅游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融入全域理念 助推乡村振兴   

  临江村的红石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张其年说:“三角峰、泥鳅、鲈鱼是主打品种,去年合作社农户有150户,销售600多万斤,产值500多万,生意还算可以。”   

  如何告别乡村旅游点和“农家乐”的老三样:吃饭、垂钓加采摘?马松介绍,临江春有连片“桃花海”,夏有黄桃脆桃香,秋有满塘肥鱼跳,冬有蔬菜满园绿。“若有服务农民心,便是旅游好时景”。近年来,彭镇紧扣农村四季的水果集中上市的时点,精心编排乡村旅游线路,其中仅“黄桃采摘节”就吸引了20000多市民走出“城门”,走进“农门”,“有时一天就有二三百人进园采摘……”   

  马松说,一方面让农民坐在家门口就把农产品卖出了好价钱,另一方面也让市民尝到了地头上最新鲜、最时新的水果。如何留住乡韵?临江全面实施全域化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全景式打造、全季节体验、全社会参与、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串点连线、连线成片,着力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标杆。   

  “点”上,特色小村社、富美乡村各美其美。定位打造特色小村社,培育韵味十足的乡村旅游品牌,实现农村田园、农业景园、农民家园共建共享。   

  “线”上,打造特色精品旅游线路。结合各镇街发展实际,陆续推出特色精品乡村休闲旅游线路,以“自驾、自定、自助、自愿”的新模式,深度体验“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的健康旅游乐趣,享受健康的运动、健康的美食、健康的生活、健康的消费。   

  “面”上,着力项目带动打造特色品牌。针对全村林盘散居、新村集居、产业发展特点,及时优化调整项目设置,实施“空港桃源·金马乡韵”田园综合体项目,利用土地整理项目节余160余亩集体建设用地,吸引投资约10亿元的“水墨田园”等项目接洽在谈。在500余亩桃园基地的基础上,重点培育打造出“胭脂脆桃”品牌;在“亚泰湾”水果基地的基础上,重点培育打造出“热带水果”品牌;在金马河畔红石渔场的基础上,重点培育打造出“水产养殖”品牌。   

  彭镇党委书记张梅表示,彭镇将充分利用优质农副产品众多、人文历史厚重的优势,围绕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民俗,编制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串联乡村旅游点和旅游景区,突出地方特色,挖掘文化内涵,依托特色资源和民俗文化,精心策划一批游客参与性强、具有体验趣味的旅游项目,使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增长农业知识,品尝农家风味,品读农耕文化,获得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良好体验;着力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创产业和文旅经济,充分利用好观音阁老茶馆、槐轩文化起源等地标资源,协同相关部门编制完善保护传承古镇老街,让老街焕发新活力。   

  “点上发力”到“面上开花”,彭镇乡村旅游发展开始迈上新台阶,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而临江村正一马当先,也在旅游产业的助推下,实现一次又一次“蝶变”。(来源 双流区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