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广告图.jpg
  • QQ截图20151216150111.pn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经典”是文艺创作永恒风向标

发表时间:2015-12-29 06:41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龚里

  为纪念歌剧《白毛女》在延安首演70周年,总结新版歌剧《白毛女》和3D舞台纪录片的成功经验,由文化部组织召开的“纪念歌剧《白毛女》70周年座谈会”27日在北京举行。文化部部长雒树刚、中宣部副部长景俊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禹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歌剧表演艺术家郭兰英、解放军艺术学院原政委乔佩娟等老一辈艺术家和新版歌剧《白毛女》的主创人员等与会研讨。(12月28日 新华网)

  其实,诸如歌剧《白毛女》这样的例子,其传递的价值不仅是一部歌剧这样简单。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歌剧表达形式,让我们能够清晰看到文艺创作的“精气神”所在。一部传唱70年的歌剧,缘何能够如此经久不衰,这或许才是我们应该追问的内容。而举办座谈会的形式,其实也就是为了传承经验,同时也是对于文艺创作点明了前进的风向标。从这样的意义上分析,我们可以说,“经典”才是文艺创作的永恒风向标。只有沿着“经典”的道路,才能够步步为营,实现文艺繁荣之路,获得一种对于经典的馈赠和传承。

  文艺创作的历程就是从“经典”中不断汲取经验和能量的过程。正如雒树刚指出的那样,文化部组织复排《白毛女》,就是要挖掘优秀传统之根,走上重塑经典之路,既引领当下的创作方向,又造就艺术的传承之人,从而形成中国气派的创作自觉。不难发现,歌剧《白毛女》其实就是传承经典的最佳例子,而正是这样的例子,让我们能够懂得文艺创作的基本脉络所在,在这样的脉络上,我们能够懂得,只有不断吸取传统文化精髓或者说,不断表达传统文化基本脉络的内容,才能够实现最终的文艺创作的“传帮带”效应,对于我们来说,如此效应,就是最好的例子。

  当然,“经典”更是一面文艺创作的明镜。一部“经典”就是一面镜子,一面镜子就能够照射出我们在文艺创作历程上的点滴经验累积。以《白毛女》为例,它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有着三个启示。第一,只有坚持与人民相结合,才能创作出穿越时空、深入人心的优秀作品;第二,只有坚持走民族化的道路,才能创作出具有特色有魅力的优秀作品;第三,只有坚持精益求精,才能锻造传承久远、富有生命力的优秀作品。既然如此,我们就能够懂得,从这样的启示出发,才能够让文艺创作成为一项现实且可能的存在形式延续下去。

  文艺创作历程本身就是充满艰辛的脑力劳动,文艺创作者只有不断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深入到生活的第一线,才能够塑造出好的人物,创作好的作品。但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又必须能够看到,那些文艺方面的“经典”其实已经给我们铺平了道路。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在景区庐山长期播放的电影《庐山恋》,在这样的经典中,我们能够看到,《庐山恋》绝对不是因为一个景区而传承下去的,而是因为其中本身剧本的素质和内涵塑造成功的。而对于新时期的我们来说,如果希望从事文艺创作的话,就需要汲取文艺经典中的可以传承的因素,向着更为远大的目标迈进,实现文艺繁荣的最终图景。(李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