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广告图.jpg
  • QQ截图20151216150111.pn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留住文化血脉才能让城市走得更远

发表时间:2016-02-19 08:44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周凤鹃

  广州目前还称得上西关大屋的建筑几乎绝迹!上个月,媒体对西关大屋现状的调查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日前,逢源大街8号的代理人张先生看到报道后联系上记者,感慨这间西关大屋从辉煌到最终破败的点点滴滴。听听这段心酸往事,或许就会理解,为什么“西关大屋”离我们越来越远。(2月18日《羊城晚报》)

  一件东西拥有的时不觉得其价值之美,一旦即将失去则百般珍惜。对于广州的西关大屋来说,也是这个理。鼎盛时有800多间,但由于连年大肆拆迁,目前尚有保留价值的只剩10间左右。一间西关大屋从百年前的鼎盛繁华,到如今的凋零破败,或许这背后折射的是历史变迁,但如何保护这段历史的记忆,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这是个大警示。

  作为百年老屋,既然列入了文化保护范围,首要任务就是要保护和利用好。据悉,西关大屋早在1993年被纳入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但当房子在1995年因年久失修开始漏水时,甚至当房子已成为局部危房时,为啥相关部门没有切实行动?难道文物保护只是画一个圈就了事?或者是任凭经济大潮冲刷?到了2007年,当西关大屋的新业主无视广州市文保单位的牌子开始对屋内进行大规模改建时,即便有人向有关部门投诉,但施工依旧,最后框架变了,西座内部面目全非。显然在西关大屋被掏空的过程中,相关部门没有尽到起码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西关大屋的权益所有人,或者说是作为普通老百姓的文物保护意识也必不可少。虽然西关大屋的故事有些悲沉,甚至令人心酸,但当自己面临着较好的文物保护时机,既有相关的人员拿修缮的钱回来,也成立了一个基金,但西关大屋的代理人却忙于工作,房屋修缮一直也没最终落实。并且还羡慕旁边几栋西关民居,他们不是文物,想怎么改就怎么改。由此可见,自身就缺乏文保意识,如何来保障西关大屋不被掏空?说到底还是利益使然,在利益的权衡下,谁愿意投入资金去做长远的文物保护?浮躁与急功近利,才是文物保护的最大心结。

  事实上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在一个劲的搞发展的年代,无论是对于文保单位,还是地方政府,或者是普通百姓,应该说在思想意识深处都或多或少存在这种功利之心,文物保护始终存在一种误区。尤其是在新一轮城镇化的推进下,当曾经古老的村落不断的消逝之际,一些曾经从古老村落里走出来的人,在难以找到儿时记忆与浓浓乡愁时,文物保护与历史文化的坚守和传承就成为了一种时代呼声。

  庆幸的是地方政府拿出了诚意和行动。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如果要修缮,政府可以资助设计费,还可以拿到修缮补助。在专家的修缮设计下,通过政府的文物维修经费补助,西关大屋也将得到及时的抢修和保护。留住城市的记忆,留住文化的血脉,城市的发展才能走得更远。一间西关大屋,留给了我们不尽的反思。

  都江堰评论员 张闲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