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截图20161214164307.jpg
  • 成都广告图.jpg
  • 1.jp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书信“无感”才是最大的失败

发表时间:2017-03-14 10:38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杨金祝

  “我是书信情结非常重的人。”河北省沧州市政协副主席何香久委员对记者说,写信的时候,那种文字流淌的感觉是发微信时按键盘所得不到的。书信文字对我们民族文化品格的养成,曾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书信的力量是可以跨越时空的,其中蕴含的文化元素和情感内涵,不是其他媒介可以完全取代的。(3月14日《光明日报》)

  为什么要书信?我想,书写的过程给我们留下情感的痕迹。比如牵挂家人的衷肠,比如联络友人的友谊,比如想念恋人的情思。所以,对于那些书写出来明明白白放在掌心的信件,更多的时候表现为一种仪式感——回忆在脑海里毕竟是空虚而难握的,而一封实体的信件则让怀念有了更多的确定感和代入感。

  简而言之,书信要“有感”而书。无论是杜甫感慨的“家书值万金”,还是颜之推的家训,还是革命先辈林觉民的《与妻书》;无论是方孝孺致彦士的手札,还是史可法答朋友诗文事,还是毛泽东主席与友人私信,都传递出一股感触人心的细腻情感。因为,我们始终不渝的相信书信能够散发一种以柔克刚的力量,也相信真挚能够赢得真挚,温情足够匹敌严寒。因此,书信既是温馨的情感寄托,又是厚重的情感迸发,它把我们的情感追求、价值捍卫、理想信念蕴含其中,用第一人称的直诉方式,演绎 “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感恩仁孝”的良知情怀、“精忠报国”的爱国情结、“崇德向善”的道德修养。

  “互联网+”虽然减少书写的机会,但是书信反而获得别样的成长。互联网大潮涌来,文字书写方式受到影响,人们写文章、发感言、做交流越来越多的依赖键盘的敲打、触屏的简易划来完成,用笔来写字的场景和书写的次数变得越来越少。网络的线上功能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寄托情感交流的产品如微信的亲友群、微博的留言、各类的email等,方便我们即时的与亲朋好友、关系人士进行联系。网络的出现,其实是让书信以各种形式得到新发展,如有纯文本的、有图文的,有只言片语的、有长篇大论的。总之,书信的很多情感性的需求在网络上得到更加多元、互动的实现。

  一份书信富含人文的温暖、崇高和关怀,互联网正使它变淡变薄。固然,我们需要适应互联网的发展大势,我们需要用图文并茂的书信艺术表达多彩的生活,我们也需要用简洁扼要的文字形式抒发情感的体念,这不仅很重要而且很必要,这就是时代的节奏和沟通的感觉。然而,生活是丰富的,我们需要总结和回顾,不能只有线上的情感表达,而忽视线下的情感回笼。关于对未来的新鲜憧憬,对过去永不褪色的回忆,以及对现在当时当刻的反省,我们需要静下心来、整好纸、拿起笔,可以为自己、为亲友、为恋人写下一份充满真情实意的书信。

  书信“无感”才是最大的失败,它是靠真正的情感力量在生长。生活中,人们有片段的情感抒发,亦有思考性的情感交流。传统的书信不会因网络而消亡,反之因网络而凸显出重要性。(赵德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