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截图20161214164307.jpg
  • 成都广告图.jpg
  • 1.jp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小戏骨诠释影视文化“精之所在”

发表时间:2017-10-20 16:14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龚里

  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十一长假,一部火爆全网的小戏骨版《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对87版《红楼梦》进行了“神还原”,也带我们重温了“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剧中,“小戏骨”们演技“开挂”,完全不输一众流量小花。1011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了该剧导演潘礼平,他分享了拍摄背后的故事。(《华西都市报》) 

  去年小戏骨版《白蛇传》的出现让观众眼前一亮,影片中“小戏骨”的演技可圈可点,获得舆论纷纷点赞。最近国庆期间播出的小戏骨版《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再度引发引舆论热议,评论声不绝于耳,小戏骨的演技再度得到肯定,豆瓣对该剧的评分也高达9.3分。然而,纵观国内影视行业市场,不禁有些汗颜。不论是粗制滥造和跟风仿作的网络剧,还是靠颜值演戏的某些大牌明星,都弥漫着浓浓的商业气息,尴尬的演技也能获得大流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演戏这门艺术的意义。尽管小孩子参演成人角色存在一定争议,但不可置疑,从小戏骨的身上,我们应当让更多演员拾起演戏的初心,让人们更加尊重影视作品的内容,让中国影视未来健康发展。 

  小戏骨演成人经典须有度。小戏骨影视作品里的表现可圈可点,但外界的评价也确实过高。“小孩演大人”的创新方式虽然值得肯定,它让表演艺术回归原生态,但“特殊群体”的标签让它们表演中的瑕疵得到掩盖,并不冷静的舆论评价若不得到有效控制,今后恐怕会让“用孩子翻拍成人经典”充满浓浓的商业气息,当市场中出现大量“成人化的儿童”,类似作品必然不再有如今的味道,我们不理性的赞赏无疑是捧杀这些小戏骨的元凶,我们需要给这些小戏骨掌声和鼓励,但我们同样需要把握力度。 

  影视行业需要“小戏骨”。87版的《红楼梦》堪称经典,当初老艺术家们把这部作品诠释的淋漓尽致。曾翻拍多次,但收视率与热度并不可观。这恰恰体现了如今影视演员存在的典型诟病——成年演员偶像包袱,使得演技显得有点僵硬。相比于演技,不少导演、演员更在乎颜值和拍摄效率。小戏骨演的好,并非他们深入理解到了《红楼梦》的精髓,而是他们尊重表演,重视演技,单纯只想着诠释角色,正是他们精湛的表面的演技才让大家眼前一亮,而影视行业需要更多这样单纯的“小戏骨”。 

  影视文化发展在于精,这恰恰是国内影视行业最薄弱的地方。影视的主舞台不属于小戏骨,它只是提醒我们,中国影视需要大力发扬工匠精神,认真讲好剧本故事,如此才能推动中国影视从数量朝着质量方向大步迈进。(新都区评论员 陈小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