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截图20180410151123.jpg
  • 成都广告图.jpg
  • 1.jp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纪录片要形神兼备

发表时间:2018-09-28 15:20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田怀新

  传统文化如何进入现代生活、触动年轻人?从近年来涌现的《我在故宫修文物》《本草中国》等优秀作品看,文化题材纪录片是一个绝佳的载体。(9月27日《人民日报》)

  记录片给人的感觉是“慢”,节奏缓慢,叙事方式老套,呈现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这种方式上了一些年纪的人喜欢,有相关需求的人喜欢,但追求新鲜刺激的年轻人可能不太能接受。

  纪录片是一种了解历史、社会、自然等文化的通道,是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这也就意味着纪录片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因此它要给全国人民看,尤其是年轻人,更有必要从记录片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但事实恰恰相反,年轻人对记录片不感冒,甚至将该类型的片子当成枯燥的说教。纪录片不该遭到这样的对待。

  近年来,不少鲜活的纪录片映入人们的眼帘,成为一股影视创作的清流。比如《我在故宫修文物》,让高大上的故宫贴近生活,以普通工作者的视角讲述故宫的故事,让人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再比如《如果国宝会说话》,更是以短小精悍的篇幅和与时俱进的表达形式,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为之点赞。最令人惊喜的是,纪录片《二十二》还进入院线,获得不菲的票房。

  这说明,纪录片并不是一潭死水,而是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可以为年轻人所喜爱。内容都一样,关键在于如何表达。就像写诗,有人写敲门,可以写成叮叮当当的嘈杂,也有人写出“僧推月下门”的千古名句。纪录片也一样,有人拍得枯燥无趣,有人却点石成金。在创作世界里,素材、作品类型等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有蹩脚的创作者和有创作力的作者之分。

  纪录片要形神兼备。“好酒也怕巷子深”,内容是纪录片的主体,但却不可忽视形式的重要作用。观念陈旧、形式落后、简单加工、缺乏受众思维,这是当下很多纪录片的通病,也是为什么纪录片无法抗衡一般影视作品的重要原因。纪录片要被广泛接受,就必须照顾观众感受。在做精内容的同时,要用更具时代感、生活感、意义感的视角映衬作品,让它成为老少咸宜的科普片,让它成为形神兼备的精品。(田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