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截图20180410151123.jpg
  • 成都广告图.jpg
  • 1.jp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摒弃偏见 金庸武侠是一种文化符号

发表时间:2018-11-06 10:11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田怀新

  前几天著名主持人李咏去世,才不过50岁的年纪就离开美好的世界,不免令人唏嘘生命无常。同时也我也和同事打趣说,你看看人家金庸老爷子,写那么多书,费那么多脑细胞,竟然还是如此高寿,真是让人 羡慕。岂料,当天晚上就传来金庸去世的消息,没有一点点心理准备,竞争一时不如如何是好。

  不少成年人对于金庸武侠带着偏见,但细算起来,其实他们的青少年生活却因为金庸武侠而变得有意思起来。相信80后、90后们对金庸的感情最为特殊,娱乐渠道少之又少少的年代,正是武侠小说风靡的时候,小书摊上几块钱就能淘到好几本武侠小说,它们组成了我们五彩斑斓的童年。但在当时,这些书是家长和老师们的“禁书”,而看小说也被视作不务正业,在与成年人博弈的过程中,我们也渐渐长大了。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逐渐为人父母,按说他们最懂得武侠小说的魅力,但却摇身一变,不由分说地将金庸武侠列为禁书。

  几十年来,金庸武侠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融进我们的血液。一方面,金庸学养活了一大批人,也影响了一大批人走向武侠写作,另一方面,金庸小说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比如人们说一个女人像黄蓉,那一定说她古灵精怪,说一个男人像令狐冲,那一定是放荡不羁。可以说,通过金庸武侠,我们表情达意的渠道被丰富了。人们之所以愿意用金庸武侠来表达生活点滴,一方面是因为受众多,另一方面是金庸武侠正是生活的写照。

  对金庸武侠有偏见,那是因为立场和角度问题,但切莫让我们的偏见把孩子阻挡在丰富多彩的武侠文学之外。塑造孩子的性格有经典文学,也要有通俗文化,当然也离不开武侠文学,只有接近这些文学作品,他们才会有所选择。社会帮他们选择,替他们拒绝,这不公平。当全社会都形成一种武侠语言符号时,那些被堵在武侠世界门外的人就会成为异类,他们听不懂,就显得格格不入。

  当然,我们不是责备家长和老师,而是要他们别把武侠当成洪水猛兽,身为孩子成长和成才的领路人,要给他们开一扇门、留一道光。(程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