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标题-1.jpg
  • QQ截图20180410151123.jpg
  • 成都广告图.jp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三下乡”要做足“下”字文章

发表时间:2019-01-15 09:22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关 荣

  1月12日,2019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湖北分会场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花园广场举行。此次活动由农业农村部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共同举办。农业农村部、湖北省直21个单位、孝感市直23个单位共为孝昌县扶持项目、物资、资金总价值3.9亿多元。(1月13日新华社)

  送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三下乡”活动的持久深入开展,其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受到农村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爱。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极少数地方和单位在组织开展“三下乡”活动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形式、轻过程的现象。尽管有的地方组织活动频繁,但不少都是搞形式、走过场,相关人员并没有真正“沉下去”。既然如此,那么如何才能够让“三下乡”变为“常在乡”、让更多的老百姓得实惠呢?应该说,关键要做足“下”字文章。

  要有“下”的姿态,做到常驻乡村。组织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的目的和重要性,前面已经作了介绍。既然如此,那么各地各单位在“三下乡”的过程中,就不能为了“应景”、做表面文章。也就是说,开展“三下乡”活动,首先要端正“下”的态度,摆出“下”的姿态,对农村农民群众心怀虔诚、有所敬畏,真正做到身下乡、心下乡。其次就是要做好常驻乡村的思想准备,变“常下乡”为“常在乡”,真正深入农村的田间地头,脚沾泥土、脚印农家,与农村群众打成一片;再就是要

  常下常新,不断创新“三下乡”的方式和载体,通过“三下乡”活动激活农村内在潜力,为乡村振兴发展带来生机与活力。

  要有“下”的成效,让农民得实惠。众所周知,“三下乡”活动不是到农村短期旅游、走马观花,而是要通过这一形式来推动党的利民惠民政策精准落地、取得老百姓满意的效果。具体地说,就是要真正“沉下去”,下到基层一线、农村社区,把科技、文化、卫生服务送到农村的晒谷场、老百姓的家门口;就是要取得“下”的成效,让更多的农村群众通过这一活动开阔视野,学到科技致富知识、提振脱贫致富信心,增强卫生健康意识,真正把服务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让更多的农村群众得到摸得着、看得见的实惠。

  “三下乡”,既要注重形式,更要取得实效。只有常下常新、做足“下”字文章,才能够使这项活动深入持久、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