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标题-1.jpg
  • QQ截图20180410151123.jpg
  • 成都广告图.jp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虾壳工艺品走红的背后是走心

发表时间:2019-06-25 18:57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田怀新

  异形、哥斯拉、虾兵蟹将……当这些炫酷的形象与小龙虾壳联系在一起,瞬间变得火辣而富有创意。近日,湖南娄底的“吃货”袁强华,因为将小龙虾壳制作成“工艺品”走红网络。6月15日,袁强华告诉记者,他是一名水果雕刻师,也在一家幼儿园兼职做体育老师,用小龙虾壳做工艺品,是一次宵夜后的“突发奇想”。他说,一个龙虾壳工艺品的“出炉”,制作可能只需要半小时,但构思可能要耗费十多个小时,很“烧脑”。(6月16日《北京青年报》)

  小龙虾壳工艺品的走红并非偶然。正如媒体报道,当这些制作视频发布后,受到网友追捧,袁强华也被赞“有创意”,是“有想法的‘吃货’”。对很多人来说,吃完小龙虾剩下的壳就是垃圾,但在袁强华看来这是一种“浪费”——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袁强华将小龙虾壳制作成工艺品可谓是“变废为宝”,而其走红的背后更是“走心”的体现。

  作为一名水果雕刻师,其实也是传统手艺人。传统手工艺术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包括瓷器、漆器、竹器、织绣、剪纸以及雕刻等,都蕴涵着一针一线、一笔一画,承载着中华民族智慧的生活与情感。现实中,我们夸赞一件作品构思巧妙,常会用独具匠心、别出心裁等词汇形容。而独具匠心、别出心裁,不仅表现在匠人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使其更加完美上,更体现在匠人不因循守旧,不断融入时代元素,不断追求创新,与时俱进上。

  龙虾壳工艺品“出炉”的过程,就是匠心守望与传承的过程。“组装一个怪兽,只需要半小时左右,难的是构思,你要做什么形象,怎么让它挺立起来,怎么让它的翅膀不塌掉,这些都需要考虑。”创意之上,凝结着创新的智慧;创意背后,彰显了创新的用心。袁强华“烧脑设计”,倾注极大心思,正是这种工匠精神成就了龙虾壳工艺品的走红。当他将这些制作小龙虾工艺品的视频挂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模仿。

  从某种意义上说,小龙虾壳工艺品意外走红,给了我们诸多启示:许多传统手工艺面临无人问津甚至失传的危机,保护传统手工艺,需要更多年轻人站在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重塑工匠精神,深挖传统手工艺资源,用心用情来传承;经济社会转型,传统手工艺市场进入需求增长减缓状态,需要传统手工艺向高价值产品升级;新型社交媒体对人们的影响日益加深,赋予了传统手工艺新的生机与能量,需要让传统手工艺融入现代生活。(简阳评论员:付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