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标题-1.jpg
  • QQ截图20180410151123.jpg
  • 成都广告图.jp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要有对原著“读书百遍”的精神

发表时间:2019-08-23 16:52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关 荣

  前些日子,网上流传着一句话“鲁迅先生曾说过”,虽然有网友调侃的意味,但如果不是调侃的语气,而是将这句话写进学术论文里,或者从一个颇有些名气的人口里说出来,效果和影响恐怕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写作时,我们常引用名言,以提升论证的说服力。这就要求我们,对名言或原文要精准把握。如果记忆很模糊,就容易出错,引用的效果就会打折。保证名言的准确性,是我们写作的必要修养。比如说一首诗,一字之差,便是天壤之别。所以笔者喜欢读原著,因为中间的信息散失就会少一些。

  现代人多不喜读原著。原著一般相对晦涩,或者其内容距离我们生活的时代久远,表述的意思不容易理解。而且对于很多人来说,实用才是王道,根本没有必要通读原著去了解和提升。通过别人口述,或者再加工过的文章,读来会更有趣味,有助于消化。所以,不读原著也不奇怪。

  还有一种阅读误区,就是要多读书。涉猎广泛,侃侃而谈,会被视为博学,所以人们往往“好读书不求甚解”。听书流行,浓缩版的名著走俏,就是读书求量的典型表现。老话常说“开卷有益”,理论上说,多读书应该被鼓励和赞美。但只求量不论质,囫囵吞枣,走马观花,一遍而过,阅读的意义不是很大。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古人说多读书,这个“多”字不仅指数量,还指次数。一本书,尤其是原著,没有数次以上的阅读,很难深刻理解,更无法灵活运用。古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是在形容一个人对名著的推崇程度,先把书读薄,再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才能真正读透一本书。

  在乱花迷眼的时代,在速度为王的时代,我们应该保持“读书百遍”的精神。原著经过千百年的流传,仍然被人们推崇,说明它们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且有些名著就是一部百科全书,能让人获得各方面的体验,读深读透它,可以提升生命的质感。

  当然,笔者所指的原著,确切来说是名著。它们经过时间打磨,接受过万千考验,对于人类来说是积极的健康的精神给养。总体而言,多读原著,没有坏处。(都江堰市评论员 杜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