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标题-1.jpg
  • QQ截图20180410151123.jpg
  • 成都广告图.jp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文明实践“活”才惠及百姓“多”

发表时间:2019-09-06 11:12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龚里

  2018年6月,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被确定为山东省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区。自此,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在潍城大地梯次铺开。如何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吸引力,让文明实践形式“活”起来,创新方式方法成关键。(8月26日《大众日报》)

  当前,城乡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应该说,为了加快工作进度、提高活动实效,各地不遗余力、使出了浑身解数。那么,到底该如何使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接地气、出成效,让老百姓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呢?毋庸置疑,山东潍坊等地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创新文明实践工作方式方法、激活文明实践形式,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文明实践的吸引力,更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足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形式“活”起来,才能提升文明实践的吸引力。文明实践,是一个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的一个过程。显然,完成这一过程,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方法去做,不仅活动枯燥无味、得不到基层群众的欢迎和喜爱,更无法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而通过创新活动形式,变过去的“坐地搬罾式”“灌输式”等传统活动方式,为现在的“送活动下乡”“吸引群众当主角”等形式就不同,其既让原本看似呆板枯燥的文明实践活动形式变得“活”起来,更极大地迎合了基层群众的“胃口”,激发了群众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继而大大地提升了文明实践的吸引力。

  形式“活”起来,才会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深入推进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其目地就是要将近年来城乡各地的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成果进行转化,变为惠及老百姓的各项举措。但是,理论成果由纸上变为具体行动并非易事,只有形式“活”起来、方式方法对路,才能够较好地将文明成果惠及于民、送到老百姓的心坎里。就以山东潍坊市为例,其在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中,不断创新实践方式,实行网格化模式;不断发掘特色亮点,打造“一村一特”文明实践基地;不断丰富实践内容,将传统文化融入志愿服务等活动之中……既促进了文明实践活动的蓬勃开展,也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文明实践“活”,才惠及百姓“多”。推动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只有勇于打破传统,激发文明实践的内在活力,才能够推动新时代文明中心建设上台阶,让更多的文明成果惠及于民、造福于民。(天府新区评论员 文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