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标题-1.png
  • 未标题-1.jp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传承历史脉络,保护文化遗产

发表时间:2021-10-20 16:42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付俊豪

  44届世界遗产大会7月16日在福州开幕。如何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化,再次进入世界视野。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调查时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 

  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折射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它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五千年历史文化,是我们的宝贵遗产,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遗产适度利用,才能使文物保护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保护文化遗产,要铭记传承的初心。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保护文化遗产旨在传承历史文化。保护革命文物就是传承红色精神,保护古建筑就是传承工匠精神,文化遗产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我们要始终铭记初心,紧扣传承主线,让博物馆里的文物,大地上的遗产都活起来,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广阔的中华大地。 

  保护文化遗产,要创新保护的措施。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国是世界文物大国、又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文物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不仅要持续健全完善规章制度,更要创新精神,“重开发,轻保护”“重申报、轻管理”的现象应予以纠正。创新文物的保护措施,是不拘于现有措施,用延展思维、科学理念制定长远规划,集体推广先进经验,创新数字模式,对文物进行保护。 

  保护文化遗产,要注重成果的利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力利用、加强管理”是我们文物保护的工作方针,在文化保护好的基础上,如何推进文物合力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的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是关键,历史文化的传承始终要靠人民共同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州市永庆坊,沿街察看旧城改造、历史文化建筑修缮保护情况时说,“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要急功近利,要突出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历史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金堂县评论员:胡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