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截图20161214164307.jpg
  • 成都广告图.jpg
  • 1.jp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一座丰碑 一生军旅情

发表时间:2017-07-27 11:51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罗航昊

  有一条公路叫做川藏公路,一九五零年为实现全面解放新中国,解放军们进军西藏,“一面修路,一面解放”,用意志铸造起了沟通的生命线。

  有一句话叫做“翻越雀儿山,犹过鬼门关”,在那条由川入藏的生命线上,海拔6168米的雀儿山成了“瓶颈”。

  有一座石碑刻着一句“英雄永活人心”,它矗立在一个叫做张福林的烈士墓前,静静地诉说着当年那段筑路情。

  一九五一年的冬季,张福林所在的部队接受了抢修康藏公路雀儿山的任务,身任小班长的他在带领全班担任修筑康藏公路的爆破工作时,因遭遇塌方下的大石,以身殉职,被追记一等功,生前所带的班也被命名为“张福林班”。

  张福林烈士一生短暂,只有二十六年,从他入伍起,那段从军岁月深深印刻在他的生命里。

  十多岁能挑起家庭重担

  张福林烈士是1926年出生的,那时候正是个战争不断、饥饿连连的时代,在他十多岁的时候,又正值日军大肆侵略,抗战时期战火连连、民不聊生。一家人只有在饥饿中等待,也许正是这个缘故,他早早成熟了,为了不让亲人们活活饿死,他推着独轮车,带上家人,四处要饭,那时的苦痛和屈辱,都一并默默忍受了。他做人力工,搬运东西,甚至被国民党强行抓去,做苦力、又打仗。可为了家里人能够活命,忍辱负重,干了多少年,终于从国名党的手中逃了出来。

  入伍后转战各解放战役

  张福林成功入伍后,一直坚守着为解放战争而努力,先后转战华北、西北、西南各地,又参加太原、秦岭、成都等各大战役。作为数万名为解放事业而奋斗的战士中的一个,他和所有的战士们一样,坚信着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坚信着解放全中国的胜利,浴血奋战,视死如归。他是一名好学的战士,积极钻研军事技术,成为一个在五百公尺内百发百中的优秀机枪射手。在太原战役中,他曾负伤坚守阵地,以自己一挺轻机枪连续打退敌人十八次冲锋,立下一等功。

  解放后剿匪立功终入党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当毛主席在天安门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多少百姓为此鼓掌喝彩,又有多少战士为此留下兴奋与激动的泪水,这正是他们在流血的战场上日日夜夜盼望着的,才终于实现。可是解放的任务还没有结束,大西南地区也需要剿匪。张福林在一九五零年于四川名山一带执行剿匪任务时,通过深入群众,担水、喂猪、打柴,艰苦工作,终于得到当地群众之助,成功瓦解了土匪杨万贵全部。张福林的一大志向就是加入中国共产党,终于一九五零年秋天,他如愿以偿地加入了梦寐以求的党的队伍。

  抢修康藏公路刻苦钻研

  新中国虽然成立了,可新中国还没有完全意义上的解放,西藏就是一个例子。为了顺利推进“一边修路,一边解放”,尽管毫无爆破技术的经验,起初只能打小炮眼,一炮又仅能炸两、三立方,但是全班人没有放弃,张福林带领着全班积极地钻研爆破技术,反复研究土地爆破实况,不断向其他同志学习,吸取工兵八团放大炮的经验,亲自实践,从第一炮七十公斤炸药炸掉坚石五百四十立方到四十公斤炸药炸去坚石四百七十立方,超过了国家标准的二十六倍,创造了全国最高纪录。

  带病工作遇塌方被砸伤

  其实由于高原空气稀薄,张福林来到雀儿山后,经常头昏眼花,有时候还呕吐。经过医生的检查,发现他高度贫血。医生认为雀儿山上的气候对他的健康有害,要他下山去。他却坚决不肯:“在任务这样紧张的情形下,我是不能下山的。”

  在一九五一年十二月十日中午,当部队集合吃饭时,张福林想起三排的药窖还没有检查完全,为了不打扰大家吃饭,他带着病,孤身一人前往山上。然而不幸发生了,山上突然垂下一块两立方的巨石,刚好砸到了他的腰部与腿部,当场陷入了昏迷。谁也没有想过会是因为山上的巨石带走了这个年轻的生命。

  牺牲前遗留感人肺腑话

  张福林从昏迷中醒过来时费力的环视周围的同志,首先叫指导员掏出他衣袋里内剩下的钱作为最后一次党费,接连向连长作检讨:“我对不起党与上级------首长教育我们注意施工安全,我在自己竞赛计划内也有保证人员安全一项,现在由于我不当心被砸伤了,造成不应有的损失,请把我这教训教育大家,今后不要再发生此事件------。”当卫生员给他打针时,他说:“我------已经不行了,为祖国------节省一针药吧!”当同志们要抬他到卫生所时,他对大家说:“我已经不能再参加祖国建设了,施工任务很紧,你们赶快去吧,不要为我耽误了时间------。”

  雀儿山上不朽丰碑永存

  坐落在雀儿山的“张福林烈士陵园”的大理石碑上刻有这么一段话:“张福林同志对自己生命未作出任何考虑,而所关怀的是党与祖国,是祖国伟大的建设事业,是施工部队的集体利益。牺牲后,他身上留有一本日记和五包菜种,日记里所记的是自己领导方法和检讨及工程经验的体会;菜种是进军康藏时由内地带来准备在边疆播种、生根、开花、结果的。这就是张福林同志唯一遗物。他满怀着对祖国边疆的热爱,及建设边疆的高度热忱,实践党的巩固边防、繁荣边疆的号召而战斗在康藏高原,战斗在海拔五千三百公尺的雀儿山上,历尽艰险而不屈,在建设边疆的事业中贡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他无愧于党,无愧于祖国,无愧于藏族人民,光荣的共产党员张福林同志,在保卫祖国与建设祖国的事业中,所表现出的忘我劳动,自我牺牲精神,是全体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及全体指战员学习的榜样。他不愧为祖国人民的好儿子,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张福林烈士是河南扶沟人,某部战士也创作了一曲歌唱张福林同志的河南坠子,其中写到了这位伟大战士在弥留之际表现的共产主义人生观:

  为理想他心里充满乐观,

  那怕你雀儿山山高路险,

  有一天要把你变为乐园。

  山中间通汽车路面宽大,

  路边上砌起那石头栏杆,

  山腰里栽满了松杉柏树,

  山底下建筑起大厦楼房,

  电灯光结成那明星万盏,

  从拉萨到北京大路相连。

  从解放战役,到西南剿匪,再到康藏筑路,这段军旅岁月注定艰辛,却又注定不平凡。张福林烈士离开时只有二十六岁,这一生的军旅情都默默诉说在雀儿山上不朽的丰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