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截图20161214164307.jpg
  • 成都广告图.jpg
  • 1.jp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成都探索“小组微生”模式 新农村建设的2.0版本

发表时间:2016-05-16 10:44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杨金祝

  “小组微生”建设通过体制机制上的创新突破,已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推进办法

  到2025年,成都将建成“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500个以上

  2016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会议部署了多项今年将推出或抓好落实的重点领域改革。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就“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近年来,成都不断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2012年,成都市委、市政府在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中提出运用统筹城乡改革的思路和办法,按照“宜聚则聚、宜散则散”和“四态合一”理念,探索创新“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以下简称“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模式。

  通过近5年的探索,全市共建设形态优美、配套完善、产村相融的“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123个,总投资58.1亿元,超过2万户、约8万人入住了新居。崇州市白头镇五星村、郫县三道堰镇青杠树村、大邑县苏家镇香林村等一批“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已形成示范效应。

  “小组微生” 新农村建设的2.0版本

  建设“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成都是如何做的呢?据介绍,成都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基本完成各类农村产权确权颁证的基础上,鼓励和引导农户运用产改成果,以市场化方式解决“小组微生”建设中“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同时,通过新型村级治理机制改革,发挥村(居)民议事会作用,民主化推进“小组微生”建设,形成了“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市场运作”的建设模式。

  成都还创新推行城乡规划满覆盖和乡村规划师制度,为“小组微生”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奠定基础。成都还完善了“村公资金”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通过全面开展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市县两级财政每年向每村拨付至少40万元,实现村级公共服务“有钱办事”,并推进农村公共设施标准化建设,完善“小组微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同时,成都还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广农业共营制、托管经营制、土地股份合作制等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做强新农村综合体产业支撑。

  成都市统筹委表示,正是有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乡村治理机制的完善、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等制度创新,让“小组微生”成为了“水到渠成”的制度安排。“小组微生”建设通过体制机制上的创新突破,也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推进办法。目前,“小组微生”已成为成都统筹城乡改革的新载体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标志,被称为“新农村建设的2.0版本”。

  今年新建100个“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

  成都市统筹委介绍,“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已成为成都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重要形式。通过新农村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极大改善,如崇州市白头镇省级贫困村五星村,通过实施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甩掉了贫困村帽子,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000元。

  实践证明,成都“小组微生”建设不仅提高了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还有效拉动了农村投资和消费,形成了居住现代、就业便利、环境清洁、邻里融洽的良好生产生活氛围,使广大农村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成都市统筹委表示,下一步,成都将按照“成片成带推进”的理念,进一步优化提升新农村综合体选点布局,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充分整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林盘整治、新村建设等专项资金向“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倾斜,打捆使用,成片成带推进。

  成都将坚持“建改保”相结合,促进“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提质扩面。同时,结合实际按“小组微生”形态和功能,实施旧村散居院落的改造提升和传统村庄院落民居的保护修复,并对场镇外已建成、有条件改造的农民集中区按“小组微生”要求进行提档升级。

  根据相关规划,今年将新启动100个“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到2025年将建成“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500个以上。(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