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广告图.jpg
  • 1.jp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泡桐树小学西区新学期开展“家庭无手机日”活动

发表时间:2016-10-13 15:14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杨金祝

  孩子们在卧室玩玩具、看儿童书,大人们却在客厅低头玩手机、刷朋友圈……这现象如今是不是有点司空见惯?随着互联网电子产品的发展,原来属于亲子间的时间,似乎一点点在被蚕食。不过在泡桐树小学西区分校,每个月都有一天,家长都得放下手中的电子产品,专心陪孩子一起学习、玩耍,这就是新学期开展的“家庭无手机日”。

  现场

  和手机说拜拜

  “手机控”家长主动卸载游戏

  “我跟爸爸妈妈妹妹在‘家庭无手机日’活动时,去看了乐山大佛和郭沫若故居。”昨日,在泡桐树小学西区分校4年级3班的班会上,党沁宇兴奋地跟同学们分享自己在十月份“家庭无手机日”活动中,全家一起外出的经历。

  党沁宇妈妈以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手机控”,和妈妈在一起时,她不是刷微信朋友圈就是玩手机游戏,甚至给他讲题时也会紧握手机不放。学校开展“家庭无手机日”活动后,党沁宇妈妈主动把手机里的游戏全都卸载掉,也不再随时关注微信朋友圈了。

  泡桐树小学西区分校副校长程钰铭介绍,“家庭无手机日”活动是泡桐树小学西区分校从本学期开始在学校普及推广,确定每月的第一个周六为“家庭无手机日”。旨在呼吁学生家长放下手中的手机等电子产品,多跟孩子沟通交流。“孩子的内心都很敏感,家长过多地关注手机等电子产品,反而会成为家长与孩子交流的阻碍。”

  缘起

  学生暑期调查

  46.5%的家长回家沉迷手机

  其实,“家庭无手机日”活动源自于4位平均年龄只有10岁的学生在暑期制作的调查问卷。6年级9班的张家睿暑假期间,不但不快乐,反而感到更孤独。父母白天要上班,不能在家陪他,晚上父母回家吃完饭后,又一人拿着一部手机或平板电脑,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玩得不亦乐乎。有时张家睿想让父母陪他一起玩耍,父母则头也不抬,让他回房间玩玩具或者玩电子产品上的游戏。

  张家睿跟同学们聊天时,发现其他同学家里也有类似情况,家长和孩子各玩各的,缺乏交流。“我跟父母的交流被手机等电子产品影响了,其他同学家里也是,大人们全被手机给‘绑架’了。”张家睿决定以手机等电子产品对学生与家长关系的影响做一份暑期调查问卷。他和3位校少年先锋大队的同学讨论了两天,从40个问题中精选了8个问题。他将做好的调查问卷发送到校园网上,短短5天,就收到了1590份调查反馈,其中46.5%的家长回家后爱看手机;43.5%的小朋友在父母玩手机的时候选择不理他们自己玩自己的;56.73%的小朋友认为和家长一起做某件事情能感觉自己被关注。

  感受

  逐渐放下手机

  孩子家长都觉得很值得

  在开学前的家委会上,程钰铭将这份调查数据同家委会代表进行了分享,“手机正在不断地影响着孩子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孩子需要家长更多的关注。”程钰铭说,“于是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号向每一位家长发出倡议,希望家长们除了工作外,尽量不要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放下手机,多陪陪孩子!”学校还专门制作了调查反馈表,由孩子监督家长在家中是否能做到放下手机、陪孩子沟通交流,“从回收的反馈情况来看,大部分家长都能主动放下手机,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孩子。”

  “家庭无手机日”活动目前已开展两期,家长们从刚开始的被动接受,转变成适应无手机生活。张家睿妈妈李俐说:“刚开始时,手里没有手机总感觉不自在。不过,想起能多一些时间跟孩子沟通交流,这些改变也是值得的。”4年级3班的田滋萱在周记里写道:“爸爸妈妈放下手机,陪我一起做作业,一起出去玩耍,我感到很开心。”

  除了微信公众号的倡议书外,泡桐树小学西区分校在首个“家庭无手机日”时,专门举办了一场亲子家庭训练营,让家长和孩子都放下电子产品,通过游戏通关的方式进行互动。除此之外,学校将会收集家长及孩子在每个“家庭无手机日”活动时的DV、照片、小报等,做成集锦,在校园内分享。(成都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