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琼剧
    海南琼剧.jpg

    琼剧是以海南话为戏曲语言的地方民间戏曲艺术,是当地的本土文化象征之一,其唱腔可分为两大类:前期为“曲牌体”,并有帮唱。琼剧的伴奏乐器有竹胡、二弦、二胡、椰胡等三十多种,角色行当有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它的传统剧目分文戏、武戏、文明戏三部分。2008年6月琼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渝北·小河锣鼓
    01(拍摄者:罗正阳).jpg

    渝北“小河锣鼓”源起于三百多年前,在整个巴渝民间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巴渝吹打乐的缩影。据传,公元1647年,蒋姓、唐姓两姓世居的旺族在两条小河交汇处修建大湾场,邀约当地蒋家、唐家、罗家的三支民间吹打乐班,齐聚一堂轮番朝贺,时间长达十天十夜,锣鼓吹打名声大噪,因而得名“小河锣鼓”。2011年5月,渝北小河锣鼓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

  • 沈阳·锔瓷
    图1.jpg

    锔瓷,是中国最古老的瓷器修复技艺。中国有句古话,叫“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说的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 锔瓷”,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再修复起来的技术,在宋朝名画《清明上河图》里,就可以看到街边“锔瓷”的场景。一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仍然能看到挑着一副担子,走街串巷的“锔瓷匠”,然而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把打碎的碗再修复起来的人现在几乎没有了,“锔瓷”这门传统老手艺也就几乎绝迹了。

  • 临沂·木旋
    指尖上的国粹—临沂木旋.jpg

    郯城木旋玩具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发祥于临沂市郯城县港上镇北部樊埝村,俗称“耍货”,源于元末明初,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在图案设计上多取材于汉族民间神话、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等,具有造型精巧、形象逼真、色彩艳丽、夸张传神等特点。2014年郯城木旋玩具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樊埝村村民樊继美作为郯城木旋玩具的第十五代传人,一直致力于木旋玩具的制作和传承推广。

  • 岳阳·川山毛笔
    8.jpg

    川山毛笔以独产的汨竹、红竹、羊毛、狼豪、牛骨、高级胶水为原料采用系列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其制作工艺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湖南省汨罗市川山坪镇清泉村“清泉”石刻遗墨表明,“清泉”二字是宋代经学家朱熹见川山毛笔精湛,毅然步王羲之《兰亭》风韵,足踏清泉溪,手提川山笔,信手在石壁上写下了“清泉”二字,留存至今,供人凭吊。2016年5月,川山毛笔制作技艺入选湖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潍坊·杨家埠年画
    6.jpg

    杨家埠木版年画是一种流传于潍坊市杨家埠的传统民间版画。其制作方法简便,工艺精湛,色彩鲜艳,内容丰富。每年春节年画题材都会更换一次,许多新思想、新事物出现之后,马上就能够在年画中反映出来,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杨家埠木版年画还间接地记录下了中国民居和民间社会生活的情况,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006年,杨家埠木版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济南·面塑
    济南面塑-裴德丽.jpg

    济南面塑,俗称“捏面人”。它以糯米面为主料,调入不同色彩的颜料和防腐剂,用手指和简单工具小刀、小篦子、竹针等,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塑像,是一种中国汉族传统的民间艺术,至今己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裴德丽从小就是捏面人的爱好者,小时候和泥巴也可以把各种小物件塑造地出栩栩如生。一次偶然的机会,小时候痴迷的爱好让她从一名下岗女工变身为面塑大师。系统的学习和刻苦的钻研让她捏的面人活灵活现,功夫不负有心人,面塑上的成就开启了她不一样的美丽人生。

  • 武汉·热干面
    热干面.jpg

    热干面是湖北省武汉市的特色小吃,与河南烩面、山西刀削面、四川担担面同称为中国四大名面。它也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热干面的面条纤细根根有筋力,色泽黄而油润,滋味鲜美。拌以香油、芝麻酱、鲜辣味粉、五香酱菜等配料,色香味俱全。不仅是武汉人民的“过早”必备,也是享誉全国的特色美食。

  • 芜湖·十兽灯
    W020160204276262474384.jpg

    十兽灯,一种世代相传的古老文化艺术,创始于清道光年间,现流传于安徽芜湖南陵县。十兽灯的形成,主要受龙、马灯影响,通过口传心授、不断完善,自成体系。以地方戏剧服装、头饰、道具及戏剧人物脸谱为基调,以神话传说中的“十兽”为蓝本,以民间歌舞为依据,脸谱化妆独到,十兽灯具怪异,歌舞独特,在安徽及至全国民间灯会中极为少见。

  • 天津·狗不理包子
    QQ截图20161129111402.jpg

    天津狗不理包子起源于道光年间,至今158年历史。狗不理包子创始人小名“狗子”,经营一家包子摊,因其手艺好生意忙顾不上说话,就有人说“狗子忙得都不理人了”,天长日久,人们都叫他“狗不理”了。慈禧曾品尝后盛赞:“山中走兽云中雁、腹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包子香,食之长寿也。2011年,天津狗不理包子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沈阳·锡伯族喜利妈妈信俗
    锡伯族喜利妈妈信俗.jpg

    “喜利妈妈”原是锡伯族在古老年代里的一种结绳记录方式,后来逐渐演变为多种神职功能的保护神。“喜利妈妈”汉译为“子孙妈妈”,“喜利”是锡伯语,有延续之意,“妈妈”指娘娘神。2011年,锡伯族喜利妈妈信俗正式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青岛·即墨泥老虎
    即墨泥老虎照片.JPG

    即墨泥老虎是青岛地区最具年味的传统泥塑玩具之一。即墨车家沟村两名艺人制作的泥老虎,遍布了青岛的许多集市和商场。早在100多年前,即墨市车家沟村家家户户在过年时都会做泥老虎。民间流行着童谣“小孩小孩你别哭,给你买个泥老虎,咕嘎咕嘎两毛五……”。即墨泥老虎有虎形、狮形、麒麟形等,据说,车家沟的泥老虎,最先是由村民曹典有,参考即墨龙湾头泥人的制作方法而创造的,之后就成了这个村的传统手艺。目前,即墨泥老虎已列入非遗。

  • 宁波·金银彩绣
    2.jpg

    金银彩绣是宁波刺绣的一种。 宁波刺绣称“宁绣”,曾与“蜀绣”、“苏绣”齐名。“宁绣”分为金银彩绣(又称仿古绣)、平绣、包梗绣、刀绣,尤以金银彩绣古朴雅致、色彩和谐、绣工精湛,最为著名。金银彩绣,是在真丝缎子和其他原料上,用金线和银线盘绣,用各色彩线绣制而成的工艺品。因工艺制作和使用材料不同,又可分为包金绣、垫金绣和网绣三大类。

  • 隆安·稻草龙
    QQ截图20161129110222.jpg

    “那”文化中的那字的意思是稻田,所以自古以来,广西隆安人就有用手工编织成的稻草龙在田间地头舞动祈福的习俗,人们认为“神龙”可以驱走虫害和“田鬼”,可以向上天求雨,来年生活风调雨顺。这种形式一直流传到现在。隆安县城厢镇更好地继承了这个传统习俗,民间艺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在实践中不断充实、提高和完善,编出了造型更完美的稻草龙。如今城厢稻草龙的元素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将魅力蔓延开来,并成功在2015年申请成为南宁市级的非物质遗产,成为一种新鲜的文化遗产。

  • 闵行·颛桥剪纸
    QQ截图20161129105400.jpg

    颛桥剪纸,在继承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探索将中国画的章法、版画的韵味以及西方绘画的透视技巧融入期间,并注重拓展题材,追求时代气息。形成“水乡风情”、“城镇风貌”、“吉祥纹样”、“自然百态”等系列作品,颇具气势,独树一帜,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2007年2月,颛桥剪纸被列为闵行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 莱芜·梆子
    莱芜梆子剧照.JPG

    "莱芜梆子",又名"莱芜讴",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剧种,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是中国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中的奇葩。山东莱芜梆子的音乐具有鲜明的特色,其唱腔高亢雄壮、高昂粗犷、刚劲挺拔、激烈奔放,气氛热烈,旋律平实、行腔流畅,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它是中国300多个戏曲剧种之一,是莱芜文化滋养而成的极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奇葩。

  • 嘉兴·三跳
    嘉兴三跳表演形式.jpg

    “三跳”,别名又叫“纤板书”。源于隋代,长期生活在嘉兴桐乡农村一带,是桐乡传统的民间曲艺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听众都是农民,演唱的也大多是农民,所以又被叫做“农民书”,而曲调名叫“劝世调”,所以也被叫做“劝书”。为何又叫三跳呢?那是因为演出的艺人主要通过三段毛竹板碰击发出的响声来伴奏,所以叫“三跳”。

  • 鄂州·旱龙舟
    鄂州旱龙舟图片.jpg

    旱龙舟是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泽林镇泽林村每年端午节举行的传统节俗,乾隆年间人们改扎茅船为旱龙舟,舟长一丈六尺,高一丈三尺五寸,宽四尺二寸。全舟分舟头、舟身、舟尾和大亭、小亭,舟身形成上中下三层结构。泽林旱龙舟以其独特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内涵,先后入选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滁州·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jpg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形成于明代,根植于凤阳民间传统戏曲,曲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有凤阳“一绝”之美称,凤阳花鼓是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并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常州·梳篦
    常州梳篦图片.jpg

    梳篦,又称栉,中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是江苏省常州市历史悠久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梳篦制作技艺形成于魏晋时期,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选材严格,工艺独特,制作精良。篦箕和木梳从原料到成品,分别需经过72道半和28道工序方可完成。2008年,常州梳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北京·皮影
    北京皮影.jpg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一门古老的汉族传统艺术,始于战国,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历史悠久。皮影戏是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照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操纵影人,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 铜陵·太平烧饼
    2图.JPG

    铜陵西联太平烧饼,原名“横埂头小酥饼”,被列为铜陵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汉族传统名点之一,水杯口大小,黄澄澄油亮亮的,一口咬下去,香脆可口,唇齿留香。现如今,用传统工艺制作烧饼的手工作坊已经不多了,丁小宝家就是其中之一。

  • 武汉·汉绣
    汉绣图片.jpg

    汉绣,中国特色传统刺绣工艺之一,以楚绣为基础,融汇南北诸家绣法之长,揉合出了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绣法,采用一套铺、平、织、间、压、缆、掺、盘、套、垫、扣的针法,以“平金夹绣”为主要表现形式,分层破色、层次分明,对比强烈。追求充实丰满、富丽堂皇的热闹气氛,绣品可以枝上生花,花上生叶,叶上还可出枝,充分体现了“花无正果,热闹为先”的美学思想,呈现出浑厚、富丽的色彩。

  • 广东·惠东渔歌
    渔歌 (2).jpg

    惠东渔歌是广东省传统民间艺术之一。从宋朝由福建沿海传入惠东的浅海渔歌。“惠东渔歌”是“中国渔歌”中颇具特色的一种民间歌曲。它具有大海般的韵味和浓郁的南方滨海文化的特色,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在文化历史长河中孕育出来的多姿多彩的民间歌曲。2008年6月7日,广东省惠州市的“惠东渔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开封·木版年画
    W020160518289481904173.jpg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始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清,传承至今,距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现被国际友人誉为中华瑰宝。2006年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朱仙镇木版年画吸取了历代传统的绘画技巧,运用丰富多彩的装饰手法,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特征,进行刻画,不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而且还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集中体现了广大民众的风俗和信仰。朱仙镇木版年画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民俗情趣强烈,风格独特,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淳朴古老的民族风格。

  • 泉州·南音
    现场图.JPG

    南音也称“弦管”“泉州南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的中原汉族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南音。泉州南音更是南音艺术形式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被称为"民族音乐之根",在华夏音乐发展历史上具有"活化石"的美誉。

  • 许昌·杜寨书会
    非遗图片 :杜寨书会.jpg

    杜寨书会起源于公元10年前后,王莽追刘秀的典故让书会得到流传,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来自省内外的说书艺人云集于此说书、卖书,最多时有700余人相聚杜寨切磋技艺、交流书目,一展风采,成为省内乃至全国都颇有影响的传统书会。2009年“杜寨书会”被河南省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湖北·房陵烙画
    房陵烙画传人许光建.jpg

    在外人看来很平常的火钳、烙铁,在房县一个家族手里成为画笔,在三合板、卡纸、棉布,甚至宣 纸上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卷,这就是房县许氏家族传承百年的房陵烙画。53岁的房县城关镇人许光建,师承父亲许大寿,6岁开始学习国画及烙画,是许氏烙画第三代传人。只要你见过许光建的烙画,绝对不会忘记这门民间绝技。其作品借鉴中国画和西洋画技法,融入自创的“绘、烙、润”表现手法,古朴典雅、独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