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广告图.jpg
  • QQ截图20151216150111.pn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关于清明的记忆

发表时间:2016-03-31 11:51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周娜

  清明,一个既清楚又模糊的概念,清楚是因为网上一搜,你想知道的全部都有,模糊是因为关于清明的记忆。

  小时候是没有清明的概念的,记得小时候每年菜花黄的时候,爷爷就会早早的准备一年一度的上坟。上坟那天,爷爷早早的就去“割”一小方块肉回来,说是“刀头”,然后开始说起正宗“刀头”的讲究,是猪的哪个部位,不能肥不能瘦,不能是其他部位之类的,直到现在我也搞不清楚到底什么样的一块肉才算是正宗的“刀头”。随后爷爷就杀鸡,他一遍边杀鸡一边给我和堂弟普及选鸡、杀鸡、剖鸡的要求和技巧,鸡要求是会打鸣大红公鸡,鸡毛越红亮越好,那样祖先会保佑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奶奶就会忙着烧开水以备拔毛之用。最后奶奶烧上一大锅水把肉和鸡一块煮了,煮熟鸡和肉后,爷爷开始清点上坟用的东西,东西一一备齐后,爷爷就带领一家大大小小穿过开满菜花的细小田埂,走到满是坟场的地方,找到属于自家的祖坟。父辈们忙着拔去坟头上的杂草,再在坟尖堆上一些泥土,爷爷则在坟前摆上热乎乎的鸡和肉,鸡要端端正正的,不能斜着歪着,预示着自己的子孙做人要堂堂正正,用两个小酒杯倒上半杯酒,预示着自己的子孙要谦虚,不能骄傲自满,插上香烛,随后开始给祖宗烧纸钱,同时嘴上还要念念有词,说一些保佑家族平平安安,小孩儿读书能干之类的寄语,爷爷说完之后,开始就是父辈依次上香烛,烧纸钱、说词,父辈之后就是我们小辈,也是挨着的磕头、上香、烧纸钱、说词,那时我们的说词就是希望有糖吃,多么简单的要求,现在想想还是那时的想法单纯得可爱。一系列仪式下来,我们就等着香烛燃尽离开,在等待的时候,爷爷就会教我们认识祖坟,他总是说等以后自己也过世了,我们这些子子孙孙要认得自己的祖坟,以免上错了坟,得不到祖宗的庇佑,同时也给我们讲一些他们那时的艰苦岁月,让我们这些后辈不能忘本。香烛燃尽后,爷爷给祖宗磕头收拾鸡和肉,随后点上鞭炮,一家人就欢欢喜喜的回家,等着奶奶端上香喷喷的鸡和肉。小时候一直随着爷爷和父辈们去上坟,不知是那时太小还不知道上坟的意义还是别的什么,总觉得上坟一大家人聚在一起好玩。

  随着岁月的流逝,爷爷奶奶都去世了,都葬在了公墓,每年爸爸都领着一大家人去上坟,现在不在像以前只是为上坟而上坟,大家还会在一起回忆爷爷奶奶还在世时候的一些愉快及不愉快,即使是不愉快回忆起来也是一种幸福。

  记得小时候外公还在世的时候,什么重要的节日,嫁出的女儿是不参加的。外公过世后,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大舅舅年龄的增加,每逢重要节日总希望自己的妹妹们回去,尤其是一年一次给外公上坟的时候,我们这些子辈不管人在哪里都会想法设法的回去,每次去给外公上坟都是一大队人马,周围的邻居都会说:你看唐氏一族真是人丁兴旺。听着那句话总觉得心里美滋滋的,不为别的,只为外公过世近20年,妈妈他们一大家人还能其乐融融。在上坟的时候,大家还在一起回忆外公,回忆那时他怎么教育我们这些孙辈的,他的教育让我们这些孙孙个个受益,以致于到现在还记得他的好,总觉得回忆起来都是一种温暖。

  今年带着自己3岁的女儿,去给她曾祖父上坟,到了坟前,女儿一直追问曾祖父在哪儿,我们告诉她在地下睡觉,她一直说那不是曾祖父,曾祖父在很远的地方,她稚嫩的手指指向远方。对她来说给曾祖父上坟就是去爬坡,没有上坟的概念,更不知道上坟的意义。看着自己的女儿,记忆中关于清明的东西似乎有渐渐清晰了。

  清明,不单单就是那一天,更不单单是放一天假,清明更多的是一种情怀,是对过世亲人的缅怀,对在世家族亲情的递进。(大邑 吴逢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