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邛崃市志愿者/摄)

    高天乐他2岁时抱给养母王莲英,长大成人,几十年间他视养母为亲身母亲,特别是他背母求医一事倍加感人。在纸房村广为传颂。
  • (图片来源:邛崃市志愿者/摄)

    华友成的父亲已经92岁高龄,评为三级肢体残疾,不能行走,牙齿掉光,耳朵无听觉,生活极其不便。华友成对老父格外细心,一日三餐食材都是切碎熬煮,一口一口喂父亲。为了营养均衡,每天变着花样调整菜品。常推着父亲在外散步,呼吸新鲜空气。
  • (图片来源:邛崃市志愿者/摄)

    王莲英她今年45岁,全家6人,现有80岁的婆婆,家有百岁的老奶奶。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她以柔弱双肩支撑起这个特殊全家。她对百岁老奶奶勤洗澡,勤换衣,护理体贴入微,使百岁老人奇迹般康复。
  • (图片来源:邛崃市志愿者/摄)

    王孟军他母亲今年90高龄,早在10年前就患老年痴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他毅然放弃在外打工机会,回家细心照顾母亲,为了不拖累兄弟姐妹,一人撑起重担,每天为老母准备软食,一日多次频换纸尿布,确保母亲身上干净卫生,无一丝异味。十多年来,他把所有积蓄用于母亲治病,很少出门。
  • (图片来源:邛崃市志愿者/摄)

    余忠林对待父母十分孝顺,体贴细微,在全村有口皆碑。他父亲老年多病,母亲又患有精神分裂症,还经常走失。余忠林常年累月与父母同吃同住,煮饭洗衣,还三天两头陪父母去医院看病取药。
  • (图片来源:邛崃市志愿者/摄)

    易玉华母亲因脑出血瘫痪多年,他为照顾母亲辞去了工作,寸步不离照料妈妈起居,让老人饮食可口,穿着整洁,未生过一次褥疮,母亲听力不济,他就用轮椅推起母亲到小区散步透气。
  • (图片来源:邛崃市志愿者/摄)

    杨宝莲作为儿媳妇,在丈夫去世后,照样无怨无悔,照料年过82岁体弱而且残疾的婆婆,体贴入微。每天为老人准备三餐,常梳头,洗澡,剪指甲,根据时令换新衣,晚饭后搀扶散步,而且端屎倒尿,为老人按摩,不是亲闺女胜似亲闺女,让5年前突发疾病瘫痪在床的婆婆能下床行走。
  • (图片来源:邛崃市志愿者/摄)

    王忠英家中共有3代5人,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儿子上中学,父亲年老体弱,母亲二级肢体残废。她想尽一切方法为母亲致治病,一日三餐,体贴周到,为母洗澡洗脚,关怀备至,让二老每天干净利索,心情愉快。今年35年的她就肩担起如此重担,几年如一日,无怨无悔。
  • (图片来源:邛崃市志愿者/摄)

    廖林从小孝敬父母和爷爷奶奶,在公义村传为佳话,原来自主创业有了收入,又和公义村张洪云、杨克平、王仲贤、马水根等60多人捐资500多万元,建起邛崃市固驿镇仁孝文化促进会,仁孝馆和广场,弘扬孝道文化,组织全村老人去北京、仪陇和广安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