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标题-1.png
  • 未标题-1.jpg
中国文明网 |红星新闻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好人周良斌:三代义务守护焦公亭

发表时间:2023-05-06 09:50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龚 里

  清明时节雨纷纷。2023年的清明节虽然没有出现“雨纷纷”的情况,天气却陡然降温,让人感受到春天的寒意。我来到了郫都区犀浦街道石亭村,53岁的周良斌在这里守护焦公墓和焦公亭数十年,诚实守信成了他一生的信条。2022年7月,周良斌被评选为诚实守信类成都好人。

  焦公亭和焦公墓

  说起焦公亭和焦公墓,就得说起慈善家焦酉山。焦酉山,原名焦天福,爱助人行善,规劝“恶人”,晚年隐居郫都区犀浦镇石亭村。他创办萃杰慈善堂,后又办学校,从事教育,在地方上享有极高的名望。抗战期间,入川名流张大千等名人曾多次前往拜谒,社会影响极大。1941年死后葬于石亭村周家院子,百姓自发组织,耗时一年建成焦公亭。

  焦公亭,始建于1941年(民国30年)。它是为纪念郫都区著名慈善家焦酉山而修建的八角亭。亭内外各有石柱八根,外柱上下均有镂空雕刻图案,分别刻有焦酉山十六字谥文,为“于右任”,“张大千”等八位著名书法家所书,字为阴刻。焦公亭建筑风格雅致,工艺细腻,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2007年4月6日,焦公亭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成都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焦公亭的不远处,即是焦公墓,历时两年才修建完成。在焦公墓的旁边有一栋建筑,即为焦公故居。这里,成为以慈善为主题的名人纪念地。

  义务守护,弘扬诚信精神

  从周良斌的祖父周有荣开始,周家人就开始世代守护焦公亭,传承焦公慈善精神。在周良斌的记忆里很少就知道,周家人的责任就是守护好焦公亭,发扬好焦公文化,传颂好焦公精神。

  从二十世纪90年代开始,周良斌和他的父辈一起极力倡导恢复焦公亭、焦公墓,并积极向社会各界募捐善款近二十万元,终使忠骨得以安息,古建筑得以存续。在焦公亭,我看到这座亭子正在维修。尽管如此,还是时不时有参观者到来,了解焦公故事,周良斌都予以一一接待。

  几十年来,他在这里义务守护,并整理焦公的有关资料,如《焦公酉山传》《述樵居士集》和《述樵居士录》等书籍的再版,都与他的努力推不开的。在他看来,焦公的甘于奉献的精神,在今天同样具有启迪作用。

  近年来,在郫都区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在焦公亭的左侧建起了焦公慈善文化馆。在这里,整理出了焦公与慈善文化的相关内容。

  在当天的祭祀活动中,不少人称赞他的做法,周良斌却说:“这些事,是我应该做的,要宣传,就多宣传焦公的慈善文化。”这种弘扬诚信精神的做法,在郫都区已蔚然成风。

  在焦公慈善文化馆有一份到访焦公亭的名录,既有公务员,也有寻常百姓,他们都是为焦公、周良斌的精神所感动而来的。

  拓展守护方式,推动天府文化

  在做好焦公亭和焦公墓日常守护的同时,周良斌还积极通过互联网、视频号等新媒体拓展守护方式,宣传和推广焦公精神。

  “守护的最好方式,是让更多的人来了解焦公精神。”周良斌说。自从加入守护者的行列当中来,他就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加强对慈善文化的了解。“只有我对这一块的内容了解多了,才能把焦公故事讲述出来。”

  今年农历八月八日,是焦公150周年诞辰纪念,周良斌就想着趁着这次活动,编印纪念集,开展相关活动,“让更多的人走进焦公亭,这也是对焦公精神的弘扬。”周良斌说。在他的努力下,已经有部分学者、作家开始撰写相关的文章了。

  “慈善文化作为天府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时代性。焦公所坚守的慈善,周良斌的持续努力,都是在弘扬天府文化当中的敬业与友善。从焦公身上,我看到了如何做人的准则。”成都市民俗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喻峰表示,“周良斌的坚守,不只是在守护一个墓,一个亭子,而是在守护社会的基本价值观,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从焦公到周良斌,我们看到了郫都文化的传承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