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广告图.jpg
  • QQ截图20151124152949.pn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文明网区县联盟

第四届“成华榜样”人选名单揭晓

发表时间:2015-12-02 06:48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杨金祝

  2012年、2013年和2014年,成华区连续开展三届“成华好人”推荐评选活动,涌现出了吴永秀、曾文华、文泽友、蒋龙、刘景惠、龚永洪、邹晓珑、李婷华、张全川等一大批“中国好人”“四川好人”“成都好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公民道德建设。

  为进一步挖掘先进典型、树立道德模范,在全区营造学好人、做好人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弘扬社会正能量,引导和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和支持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今年8月,该区启动了第四届“成华榜样”推荐评选活动,得到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各部门、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群众共推荐候选人105名。成华区委宣传部、成华区文明办会同相关部门对105名候选人事迹材料初审后,筛选出24名“成华榜样”票选候选人。9月16日起,通过各级媒体对候选人及事迹进行公示,发动市民群众、干部职工为心目中的“成华榜样”投票。至投票截止日,共收到选票149365票。目前,根据候选对象事迹及票选情况综合衡量确定的10名“成华榜样”已正式产生。

  助人为乐

  引领孩子成长的

  “爱心书屋”

  李丹,女,31岁,保和街道“儿童公益读书会”创办人

  李丹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2011年,李丹发现自己所居住的蓝光富丽东方小区有一间闲置的爱心书屋,为了激发大家的阅读兴趣,倡导亲子阅读,她自己出资租下了书屋,从此,小区内有了一家名为“李丹爱心书屋”的小图书馆,免费向居民借阅书籍,免费给孩子们讲故事,免费在节假日组织活动。

  三年多时间过去了,每周一期的公益故事会,如今已举办了240期,近万个成华家庭受益,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到这个公益读书会中,无偿给孩子们讲故事。为了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李丹”读书汇还开展430托管,减轻了家长们的负担,让孩子们放学之后有处可去。在430托管中还会定期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激发孩子们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她希望将自己这份小小的爱一直传递下去,通过自己的坚持去感召更多的人,再忙再累,每天都抽出几分钟时间陪伴孩子阅读,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享受一家人阅读的快乐。

  自闭症孩子们的

  “知心叔叔”

  赵寨峰,男,39岁,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成德康区域经理

  他是知名企业片区老总,是人们眼中的商界成功人士。之前赵寨峰只是听过有关自闭症儿童的信息,但从未跟自闭症儿童有过接触。2014年的一次志愿活动让赵寨峰亲身感受到了自闭症儿童的世界,从此,赵寨峰开始长期参加关爱自闭症儿童活动。

  每周四下午两点,赵寨峰都会准时出现在成都市东风路北一巷的成华区残联爱慧学校的自闭症儿童陪护课上,引导自闭症孩子们完成音乐课、体育课、电脑课的学习,他用微笑、用真情捂热了孩子们的心,被这群“星星的孩子”亲切地称为“知心叔叔”。在赵寨峰的倡导下,爱慧学校还特别开设了面向自闭症儿童父母的课程,教会父母正确的教育方法,同心协力让孩子们走出自己的小世界。

  无人不知的社区“热心肠”

  康兴秀,女,62岁,万年场街道长天路社区居民

  在成华区万年场街道长天路社区,一提起康兴秀,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康大姐有一句口头禅:“有事就找我!”凭着自己一副热心肠,她自发地关爱周边的困难群众及弱势群体,心里始终“装”着她身边的邻居。

  今年16岁的小恬是家住康大姐对面楼的居民,5岁时小恬父亲因病去世,小恬和母亲一起生活,母亲因为工作时常顾不上她,康大姐在了解情况后主动提出了帮助,而这一“照顾”便是10年。

  街坊邻居万家母子身体都不好,家里经济情况比较差,生活过得十分窘迫。康大姐主动帮助万家母子到民政局申请大病救助,平时更是默默关心照顾着他们的生活。

  敬业奉献

  情系高原举家援藏

  刘云洲:男,37岁,青龙街道投资促进部部长

  裴丽娟:女,37岁,双庆小学副校长

  夫妇举家援藏,把青春奉献给康巴高原。2014年7月,成华区为期两年的第二批援建丹巴工作队启程奔赴丹巴。其中有一对援藏“夫妻档”格外引人注目。为了保证全身心投入援建工作,刘云洲和裴丽娟夫妻俩还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带着10岁的女儿刘馨雨去丹巴“陪援”。

  刘云洲说,早在2007年,他曾在成华区教育系统工作时有过一段到甘孜州泸定县支教的经历,并与藏区群众结下了不解之缘。每每想起藏区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和当地相对落后的生活条件,他总希望能为推动藏区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引起了妻子裴丽娟的共鸣。

  2014年6月,成华区第二批援丹工作队队员选拔工作开始后,刘云洲、裴丽娟夫妇主动请缨,经过多次争取,终于实现了愿望,并决定带上女儿举家援藏。一年来,他们深入藏区基层一线,走遍丹巴县15个乡镇127个村(社区),足迹遍布丹巴的各个角落;他们倾智倾情,克服种种困难,一心开展援藏工作,特别是在藏区村级活动室建设、党员教育、脱贫增收等工作中成绩突出;他们不知疲倦,利用业余时间,带领工作队员到乡村小学支教献爱心,雪域高原留下夫妻俩忘我工作的足迹。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唐继成,男,47岁,电子科大附小体卫处主任

  17岁时,唐继成被体育名师收作关门弟子,成为一名体育教师。27岁时,他不幸被确诊为结肠癌晚期,“绝境”中,他没有向命运低头,坚强与病魔搏斗,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写下了特有的人生篇章。

  如今,他已年近半百,作为学校中层干部,尽管行政事务繁琐,但他却始终坚守在教育工作第一线,每一堂课就是一节“示范课”,深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作为区级学科带头人,他为成华区培养了大批青年体育教师,带领电子科大附小体育教师团队编成了全省首套小学体育教材体系——《体育与健康教材体系》。

  20多年来,唐继成始终奋斗不止,以对生命的深切感悟,为社会传递着一份正能量,他用对工作岗位厚重的爱宣告着生命的顽强,他用“铁人”般的担当诠释着一名教育人的灵魂!

  他在《体育与健康教材体系》一书的《后记》中写道:我一直努力地雕刻着生命的样子,在我的后半生中,我希望它能慢慢长成一个“师者”的模样,继续传道、授业、解惑……

  敢为群众安危挺身而出

  罗健,男,37岁,成华公安分局民警

  2002年从警至今,罗健一直都是拼命三郎。从禁毒民警到派出所刑警,再到治安防控民警,13年来无论岗位如何变化,他始终将群众安危放在首位。面对凶恶的歹徒,他总挺身而出,从不畏惧,无愧于人民忠诚卫士的光荣称号。

  3年前的一个凌晨,罗健带队对两名盗窃机动车的嫌疑人实施抓捕时,被穷凶极恶的嫌疑人驾驶汽车将右腿撞成骨折。事后,他并没在意,带伤继续工作了20多天。由于工作繁忙,手术后就该取出的4根钢钉至今仍钉在他的身体里。也因此,他被同事们戏称为“钢铁侠”。

  今年4月6日晚上,成华区荆竹坝路有一名持刀男子,形迹可疑。接到报警后,正在附近巡逻的罗健带队迅速赶到现场。在治保队员上前试图展开盘查时,该男子突然挥舞着手中的短刀,疯狂追砍。紧要关头,罗健挺身而出,迈上前去,大声警告持刀男子。听到罗健喊话,男子突然掉转方向快速朝罗健跑来。多次警告无效后,他果断出手,试图夺下男子手里的尖刀。搏斗中,尖刀刺穿了罗健的左手臂,歹徒用力一拉,刀刃切开了肌腱和尺骨。面对凶残歹徒和尖刀,他毫不畏惧,强忍剧痛与歹徒周旋,最终在其他队员的协助下,将歹徒成功制服,维护了一方平安。

  见义勇为

  路见不平一声吼

  陈英元(化名),男,62岁,万年街道华润社区居民

  他是一个典型的“直肠子”,遇到不文明的社会行为、不道德的社会现象都喜欢去管一管,对社会上的小偷小摸违法乱纪行为他更是嫉恶如仇。

  2014年11月7日上午,老陈在万年场公交站上了一辆2路公交车,几分钟后,老陈瞥见身旁一位小伙子借着外套的遮挡,把手伸向了一名男乘客的背包,随后又摸了一下旁边一名女乘客的外套口袋。“这人是小偷!”老陈一下警惕起来,并趁着那名女乘客快要下车与自己擦身而过时低声说了句“小心包包”。而这一声提醒,女乘客并没听到,站在一旁的小偷却听了个正着,小偷恶狠狠地威胁道:“你少管闲事!”随即小偷持刀划伤老陈的脸部、胸部和腰部。经过诊断,老陈的手部、脸部、胸口等多处被刀片划伤,其中左脸颊的伤口足有8.2厘米,整整缝了28针。有人问伤痕累累的老陈:“再遇见这类事你还管不管?”“肯定管!”老陈不假思索,斩钉截铁地说。

  陈英元在危急时刻为他人财产安全奋不顾身、挺身而出的英勇行为,受到了成都市民的称赞。

  单枪匹马斗劫匪

  黄明,男,23岁,白莲池街道石岭社区10组居民

  2014年3月4日下午6时许,黄明驾驶摩托车途经石岭公墓后门,遇见两劫匪正在飞车抢夺行人何女士的挎包,在仅有的几个行人避而远之的情况下,黄明一声怒吼:“住手!”随即驾车追赶劫匪。途中为了不伤及无辜,黄明还一边按着喇叭一边高喊:“前面那两个是抢劫犯!不能让他们跑了!”在追赶了近2公里后,黄明一脚踹倒歹徒的摩托车,歹徒转而弃车分散逃跑。何女士的挎包在其中身体较壮的歹徒手里,而且歹徒还持有一截钢管,黄明毫不犹豫的朝这个歹徒追去,在追了大约200米后,逐渐追上了歹徒,这时他发现地上有根木棍,随即捡起来向歹徒扔过去,歹徒企图躲闪,身子一晃差点倒地,钢管也掉了,黄明随即跟上一脚飞踹而去,歹徒立即倒地,但还妄想反抗并骂道:“瓜娃子,管你啥子事,自己活得不耐烦找事嗦?”黄明对此并没理会,与歹徒搏斗,由于自身年轻又在部队里训练过,虽在体型上不及歹徒,但在与歹徒搏斗中一直处于优势,几下便将歹徒轻松制服,为何女士夺回了挎包。在周围热心居民的帮助下,另外一名歹徒也被抓获。在确认无人员受伤后,黄明拨打了110,并同群众一起将歹徒扭送到当地警署。路见不平拒绝“冷漠”,奋不顾身追赶2公里勇斗歹徒,黄明是市民交口称赞的当代“侠客”!

  敬老爱亲

  26年如一日的姐妹情   

  王健美,女,61岁,跳蹬河街道锦绣东方小区居民

  姐姐王相华,出生后就不能行走,一直瘫痪至今。当父母去世后,妹妹王健美和丈夫接过照顾姐姐饮食起居的重担,成为了姐姐的“双腿”,并且一照顾就是26年。

  做饭、洗澡、换衣服、洗被褥……一件件生活琐事,凝聚着王健美对姐姐不离不弃的浓浓亲情。上了年纪的王健美有时腰酸背痛的,再难受,都要把姐姐的日常生活打理好,把这一切做好,自己才稍作休息。就这样,王健美从1989至今,数年如一日地悉心照顾着姐姐,同时也无声地传承着“百善孝为先”的传统文化。

  这就是亲情,血浓于水。63岁的姐姐王相华经常对人说:“我虽然患先天性瘫痪是不幸的,但是我遇到对我这么好的妹妹、妹夫,真的是不幸中的万幸啊!” 姐妹情深、不离不弃……姐妹俩的故事家喻户晓,让邻居们非常感动,妹妹王健美更是被人称为“中国好妹妹”。

  诚实守信

  一诺千金的好邻居

  周群,女,55岁,双水碾街道站北社区居民

  家住站北东街3号院的周群与肖婆婆原本并不认识,由于拆迁安置,两家人成了邻居,渐渐熟络起来。一次闲聊中,肖婆婆无意提到儿子有残疾,又离了婚,以后不知自己和儿子如何生活。细心的周群听出了老人家的担心,当即承诺自己会照顾肖婆婆。

  之后几年,周群开始帮肖婆婆做些零零碎碎的事。后来,肖婆婆被查出了肺癌晚期。周群信守承诺,担起照顾她的责任。日常采购、煮饭、打扫,周群一并承担;肖婆婆要去医院住院治疗,周群全程陪护;肖婆婆在家需要用呼吸机帮助肺部呼吸,周群贴身护理……

  就是这样一个普通人,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诺千金的含义。为了当年向肖婆婆许下的一句承诺,这么多年过去了,周群一直坚持着。她付出了许多,有人笑她傻,她说:“我答应过肖婆婆的事,就一定会一直把老人家照顾下去!”

  (成都日报 记者 赵荣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