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广告图.jpg
  • QQ截图20151124152949.pn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文明网区县联盟

激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新动力成都龙泉驿区有妙招

发表时间:2015-12-10 07:22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龚里

  虽然已过花甲之年,但顾云燕的生活节奏却并不比年轻人慢:排练、组织人员、演出,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合唱团团长的她还带着龙泉驿区同安街道明星艺术合唱团先后7次获得成都市老年合唱节第一名。顾云燕觉得,自己的晚年生活因为“文化”而变得充实多彩。

  为让老百姓都有像顾云燕一样的文化生活,龙泉驿区文体广新和旅游局主办的“市民艺术节”已连续举行了9年。作为一年一度的群众文化节日,市民艺术节已经成为当地汇聚群众文化力量,展示群众文化建设成果,百姓实现艺术梦想的最高、最大舞台。“梨园春色”京剧名段汇演、“驿都星梦想”青少年才艺大赛、锅庄大赛、区市民艺术学校专场汇报演出等轮番上演,为龙泉驿的城乡群众献上一道道精彩纷呈的群众文化饕餮盛宴。

已经走过9个年头的龙泉“市民艺术节”

  文艺盛会成为市民自己的节日

  据主办方介绍,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今年的龙泉驿区第九届市民艺术节便以此为主题。但与往届相同的是,本届市民艺术节,依然本着以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主,突出体现群众参与性,实现老百姓的艺术梦;体现形式多样性,以丰富的文化活动,带给市民全新的艺术享受;体现惠民性,以老百姓演给老百姓看的方式,让每一个普通人感受文化的魅力。“这是咱老百姓自己的舞台,登台的都是老熟人,节目好精彩,看得很带劲!”一年一度的市民艺术节,是龙泉人展示才艺的最好舞台,开幕式演出上,站在凳子上踮脚观看的市民刘海文格外激动。

  刘海文的话并不夸张,在市民艺术节的活动现场,笔者看到,“围观”的人群里既有80岁的老人,也有四五岁的孩子,而站在舞台上的“演员”则是龙泉驿区的工人、农民、学生、军人、离退休职工、社区里的艺术爱好者和乡村县区的文艺好家庭……每年的市民艺术节,他们都把这一年以来身边的家长里短、酸甜苦辣实实在在地搬到舞台上。

  赵素华是龙泉驿东麓驿境艺术团团长,退休以后,她发挥余热,组建了这支多才多艺的老年艺术团。虽然是业余艺术团,但大家的表演精神却十分专业,赵素华曾带着骨折的手臂,在全市舞动嘉年华舞蹈大赛中坚持登台演出,从13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第一名。据了解,像赵素华这样的民间艺术人才龙泉驿区并不少见,这便是该区常年坚持常态化“送文化下乡”和“种送并举”的成效。如今,区市民艺术分团、东麓驿境艺术团、京剧爱好者协会、百姓讲师团……200多个文艺团体,如雨后春笋,遍布龙泉驿城乡大地。

龙泉驿区图书馆在全区实现图书借还“一卡通”

 

位于龙泉阳光城的标榜图书馆古色古香

  “个性化”发展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大趋势

  “文化之都”是龙泉驿区的发展方向,也是龙泉驿群众文化的自我定位。在龙泉驿城区的“黄金地段”,两层楼高的灰色海派建筑——区图书馆便成为人气最旺的地方之一。进入馆内,上万册人文、社科各类书籍一字排开,盲人阅读区可提供盲文书籍,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有专门的阅读区。二楼的房间装饰得色彩斑斓,处处充满童趣……不仅硬件设施吸引人,龙泉驿区图书馆的服务更是驰名全市,近年来建成了图书借还“一卡通”和集群管理系统,街镇乡、村和社区覆盖率达到100%,在全区实现图书借还“一卡通”,将区图书馆、街镇乡、村(社区)流动图书室(农家书屋)资源整合于一个图书馆集群自动化管理平台,实现了“一馆藏书,多馆利用,一人持卡,多馆借还”。对于刚出版的新书,根据读者需求,区图书馆将在一个月内及时采购并投放到各流动图书室(农家书屋)供读者借阅,让读者充分享受到“点菜式”服务。

  然而,高品质的图书馆的打造,也只是龙泉驿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缩影。全国第一所为市民免费提供艺术培训、配备特色器乐的学校也诞生在此。自建校以来,市民艺术学校面向全区群众招生。每年2个学期,至今已培训学员达8万余人,主要开设了声乐、戏剧、舞蹈、蜀绣等15个门类、66个科目,274余个班次。不仅如此,龙泉驿区在全区12个街道乡开设分校,城乡群众不花一分钱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文艺培训。同时,针对该区范围内12个街道镇乡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龙泉驿还按照“一镇一品”差异发展模式,为各街镇乡配备不同乐器,组建了柏合古琴队、十陵二胡队、龙泉古筝队等12支特色队伍,市民艺术学校每周派出专业教师对各个特色队伍进行教学。

宣传文化长廊

国内首个常年而不间断地为观众提供多种多样演出的演出聚集地——集林演艺镇,位于龙泉洛带古镇。

  社会力量成为公共文化阵地有效补充

  文化活动的繁荣,得益于龙泉驿区文化阵地的全面提档升级。建阵地,龙泉驿区做“加法”尝试:据悉,结合成都市公共文化“两项试点”,龙泉驿区趁机将大面街道龙安社区文化活动室、西河镇滨西社区文化活动室、柏合镇梨花街社区文化活动室等10个社区文化活动室作为试点单位。据区文化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10个试点文化室室内活动面积均在200平方米以上,最好的甚至达到了500平方米。不仅如此,活动室室外活动场地面积也达到800平方米以上,设有群众文化舞台、电影放映点、健身路径、宣传文化长廊以及篮球场或乒乓球台等体育设施。

  作为我省客家文化的重镇,洛带镇被文化部命名为“客家文化艺术之乡”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此外,龙泉特有的汽车文化和桃花文化也是当地对外打造的靓丽名片。龙泉驿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彭钚铀介绍,正是因为龙泉驿区有良好的文艺氛围,才吸引了众多文创企业入驻:新华文轩集团参与建设洛带文轩文化广场、合作建设文轩格调书店;北京未央演艺公司投资打造洛带演艺镇,建构多空间、多门类、多形态的“集林演艺镇”模式……而这些社会力量在龙泉驿区投资建设的文化场馆,不仅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不足,还带动形成合作、开放、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引导了市民的文化艺术消费。

  如今,龙泉驿区成熟的文化生态,也吸引了不少文化名人纷至沓来:不仅苏丹、张修竹、周晓冰、张桐胜等20余位名家纷纷在这里建立美术、书法、摄影等工作室,洛带镇艺库艺街的四面空间艺术机构亦从北京798迁来;“艺术粮仓”的凤之窑陶瓷馆由西部陶瓷家协会秘书长詹小英创办;美街的陶瓷主题客栈由中国陶瓷家协会会长毛增印斥资2000万元打造……而这逐渐完善的文化产业业态,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文化创业和就业的新机遇。

龙泉洛带古镇——中国艺库

  “龙泉文化”大家说

  入驻洛带古镇的青年油画家刘芸:经朋友介绍,我来到龙泉驿区创业。洛带古镇的“艺库”不仅为我量身定做了艺术孵化计划,还提供了优雅的环境、良好的氛围以及生活补助等,使我得以安心创作、一展才华。

  龙泉驿芦溪河社区居民李永佳:我是龙泉驿区“百姓讲师团”成员,也是一名从农村移民进城的新市民。进城前,我是肩扛锄头的农民,进城后,没想到我成了手拿笔杆的“百姓讲师”。我将自己的进城经历创作成四个微小品:“上学梦”、“就业梦”、“致富梦”、“幸福梦”,在全区表演竟受到了大家的欢迎,让我备受鼓励!

  龙泉驿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彭钚铀:在对群众性的坚守中,文化又总是在不断与时俱进中,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在龙泉驿区洛带镇中国艺库,古老的客家文化,正以更加包容的内涵,与世界文化元素交融,我们将抓住 “文创”时代的发展机遇,在满足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的同时,让这里逐渐成为国际艺术交流的“聚合点”。

  (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