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广告图.jpg
  • QQ截图20151216150111.pn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五年发展报盘“亮点”纷呈 武侯全区人社事业再上新台阶

发表时间:2016-01-12 06:47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杨金祝

  核心提要

  武侯区人社局

  ■连续五年,在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年度综合考评中名列前茅

  ■“十二五”期间,成都市唯一被授予“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先进集体”称号的单位

  “十二五”已然收官,这五年,武侯区人社局工作紧紧围绕着武侯区委、区政府部署的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千方百计促进就业,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市人社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武侯区人社事业“亮点”纷呈。

  在创建惠民利民制度机制上主动攻坚破难;在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中大胆务实探索……武侯区人社局交出的这张“十二五”成绩单分外亮眼。

  坚实的积淀只为了更快更稳迈开发展的步子,“十二五”的新成就无疑垒高了武侯区人社局前进的台阶。面对2016年,武侯区人社局早已谋定开局之路,向着未来五年辉煌的彼岸,扬起了前行的风帆。

  【聚焦:就业创业】

  提升城乡就业质量

  探索就业创业新模式

  亮点一

  探索就业创业新模式 “居家就业”为全市提供样板经验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促进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据了解,2011年以来,为从源头破解就业难题,武侯区在全市率先实施出“三个同步”促进就业,即企业改制与分流人员培训再就业同步、土地征用与农民培训就业同步、项目引进与扩大就业同步,确保了全区失地农民、企业改制下岗职工就业率达95%以上。同时,创建推广“十五分钟就业圈”服务模式,通过建立用工求职信息库、召开现场招聘会,使区内23000余名城乡居民能就近就地实现再就业。

  值得一提的是,武侯区人社局还创新实施“居家就业”模式,率先在全市探索了“居家就业”的就业办法,为我市城乡结合部拆迁安置社区、农民集中居住区解决居民就业增收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那么这个就业创业新模式到底如何推行?据武侯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主要是利用区内产业优势,通过政府主导,街道、村、社区搭台,市场推动,主要为农民集中居住区内不愿走出去和不能走出去的残疾人员、“4050”人员、失地农民等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上手快、相对灵活自主的就业岗位。而这个模式的成效更是显著,不仅走出了“项目进家不出户,定点加工众人助,社企搭桥来帮扶,创业开启致富路”的新型就业模式,还妥善解决了困难群体就业难题,有效地促进了社区和谐稳定,6500人次困难群众实现居家就业。

  亮点二

  设立专项经费 在全市率先补贴重点企业职工培训

  为助推武侯区“3主导+1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有针对性的加强武侯区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劳动力培训,构建全新的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模式,2014年以来,武侯区人社局牵头,以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对部分重点优势企业进行需求调查,同时,广泛征求相关单位意见,根据企业需求实际,该区在全市率先提出了“企业培训、政府直补”的工作思路,并全面启动了重点优势企业在岗职工技能提升性培训工作。

  为此,武侯区政府设立160万元的企业在岗职工技能提升性培训补贴经费,对全区重点优势企业开展在岗职工技能提升性培训实施分类补贴(包括学历教育培训、企业委托大专院校短信培训、中级及以上职业技能资格培训、国家行业资格认证培训等)。其中,在大专院校参加学历教育培训的按3000元/人补贴;短期培训按实际培训费用的50%给予补贴,最高不超过2000元/人等。

  亮点三

  借创业争霸赛 打造金牌“创业平台”

  按照“创业天府”行动计划的要求和全区创新创业工作部署,深入实施“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武侯区人社局开展“青创汇·2015武侯创业争霸赛”,邀请50余名创业导师组成导师团队,全程为参赛团队提供导师现场辅导、赛后指导、行业交流、创业经验分享会、项目路演、项目孵化等创业服务。

  同时,依托“西部智谷”、“川大科技园”、“武侯青年创业沙龙”三个创业平台,对有发展潜力的创业项目进行扶持,从项目评估、融资贷款、办公场所、后勤保障和项目补贴等方面跟进、指导和支持。“青创汇·2015武侯创业争霸赛”形成的310个创业项目,吸引了来自美盛创投、洪泰基金、曲速资本等6个创投公司的关注,并最终与32个投资项目达成了合作投资意向,有效发挥了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营造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氛围。 

  【聚焦:社会保障】

  便民惠民社保服务

  赢得群众口碑

  亮点一

  创新建立基本医疗保险服务医师协议管理机制

  2015年4月,武侯区人社局创新建立基本医疗保险服务医师协议管理机制。通过建立定点医疗机构医保服务医师协议管理工作制度,强化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监管,逐步将对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监管延伸到医务人员,建立起定点医疗机构医保服务医师自我规范、自我约束的机制。到目前,辖区内共有62家医院2117名医生通过审核,签订了《成都市武侯区基本医疗保险服务医师服务协议书》,并通过医院将医保服务医师的唯一编码植入医院HIS系统,在电子病历、电子处方上显示定岗医师编码,能够将医院医保服务的监管具体到个人,结合成都市医疗保险智能网审系统,可以完成对医保服务医师提供医疗服务的审查和考核。

  医保服务医师协议管理制度的建立,构建了和谐的医、保、患关系,更好地保障了参保人员权益、维护医疗保险基金安全,促进医疗市场的信用体系建设健康发展。

  亮点二

  全面开展社保经办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

  为提高社保经办服务水平、加快社保经办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武侯区人社局确定了“以综合柜员制为核心、以社保银行一体化为特色、以社保业务档案数字化为支撑”的工作目标。2015年,在综合柜员制改革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探索社保银行一体化的社保经办服务模式。将社保大厅搬进银行网点,可实现社保业务和相关银行业务的一站式办理。该模式通过政银合作,有效实现了公共服务协同化、标准化、综合化。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先后与工行武侯祠、跳伞塔、红牌楼等银行网点和建行部分网点签订合作协议,由银行提供服务场地,武侯区人社局和银行共同派驻工作人员,将社保业务与银行业务相结合,实现社保服务与银行金融服务有机整合,最大限度减少政府投入,减少人员管理和场地租金投入,节约人力、物力成本,优化劳动资源配置。同时,市民可实现社保业务和相关银行业务一站式办理,免去社保银行两头跑,为参保对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亮点三

  政府主导、多部门联动、多维度监管

  健全社保基金监管体系

  2014年初,武侯区在全市率先建立了政府主导推动、部门联动互动、多维度立体监管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体系,打破了人社系统在社保基金经办和监管上“一肩挑”模式。以区政府办名义出台了《成都市武侯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实施细则》,在监管的级别上,提升到政府层面,实行区政府分管副区长牵头,多部门参与的监管体制。在监管的主体上,引入区财政局、审计局等12部门,建立了每季度召开一次的基金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通报、分析、研究社保基金监管中的相关情况和重大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在监管的方式上,全区实行人社、审计、财政、纪检监察部门独立监管,同时引入社会力量,组建了一支40人的社会监督员队伍,实行定人、定片、定责的巡查监督机制,从而实现财政、行政、审计、纪检监察、社会“五维度”监管。

  在这一制度的指导下,2014年下半年武侯区借鉴现代企业质量控制管理及关键因素分析原理,创新建立了《武侯区社保(医保)基金监督管理及风险控制流程图》。即按照一条鱼的形状,将11个科室、116项社保业务作为一根根鱼刺全面梳理,确定了27个业务风险点和51个廉政风险点,并划分出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办法、优化业务监管流程,为老百姓的养老钱、救命钱筑牢一道更为安全的保护屏障。

  “通过风险点梳理和风险等级划分,进一步明确了监控重点,针对每一个风险点,我们都进行了流程优化,完善了相应的监管制度。”武侯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实行“鱼刺图”管理,为完善社保基金监督制度体系提供了依据,强化了内部控制。经过一年来的运行,“鱼刺图”管理模式对社会保险基金风险控制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其最大的功效就是将业务经办与廉政风险控制结合起来,将大量复杂的文字操作手册用图表形式简化出来,将长期隐散于后台、易于违规办理的经办权限公开出来,由此有力地强化了业务经办和廉政风险预控。 

  【聚焦:劳动关系】

  探索创新社会服务管理

  切实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亮点一

  权益保障 劳动关系实现和谐稳定

  如何让群众真正实现安居乐业?除了为群众提供足量优质的就业岗位,要“乐”业,功夫则体现在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创建上。“十二五”期间,在强化权益保障方面,武侯区人社局探索了创新劳动保障“两网融合”,创新社会服务管理,依托劳动就业公共服务三级平台(部门、街道、社区),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该区劳动监察大队坚持定期与不定期开展农民工权益维护、整治非法用工、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等专项行动,近两年还创新开展了 “严厉打击恶意欠薪,现场受理投诉举报活动”,有效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值得一提的是,武侯区作为全市工伤预防试点区,2014年底,武侯区人社局、财政局、建设局、卫生局、审计局和安监局6部门联合出台《成都市武侯区工伤预防试点管理暂行办法》,这标志着该区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区一级工伤预防试点管理办法,为建立 “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规范工伤预防试点管理,促进工伤预防试点工作有序开展奠定基础,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工伤事故发生。

  亮点二

  调解防控 将劳动争议化解在萌芽

  武侯区人社局以维护劳动双方当事人权益为出发点,创新了一系列便民服务措施。在武侯就业社保服务大厅,有《劳动争议调解仲裁须知》、《风险须知》、《调解仲裁流程示意图》等编印的详细指南,方便来访人员拿取。通过阅读这些详细的指南,来访者对劳动争议工作程序一目了然。同时,武侯区人社局还建立了调解仲裁告知制度,减少当事人因不了解调解仲裁程序而造成延误,简化了部分调解仲裁程序,解决困难职工的特别之需,使因危重工伤等亟须救助的职工能够及时得到救助。

  “我们非常注重调解预控,尽可能地从源头上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依托劳动保障“两网融合”创新社会服务平台,目前在各街道社区(村)综合服务管理站设立了劳动关系调解室,力争将因劳动用工引发的劳资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最大限度地及时化解在街道和社区(村),同时,探索建立了重点企业联系人制度,帮助其加强劳动用工规范建设,从源头上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

  【求突破 见实效——纵览2016武侯区人社工作】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武侯区人社事业如何破题?

  以“强基础、盯难点、抓重点、求创新”为思路遵循,在确保常规工作稳步推进的情况下,武侯区人社局将着力在创建一个先行、一个示范,推行二项试点,抓住二个重点上求突破、见实效。 

  【创建一个先行、一个示范】

  创建国家级社保经办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先行城市——依托新的政务中心完善的条件设施以及内部内控机制,以社保业务经办“综合柜员制”为核心,以社保、银行一体化服务为特色亮点,进一步整合、规范、完善社保窗口经办业务,创建国家级社保经办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先行城市。

  创建省级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区——以争创“省级劳动人事争议示范仲裁院”为牵引,按照“监管科学、维权人性、执法规范”总体要求,着力推进省级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区创建。  

  【推进二项试点】

  工伤预防康复体系建设试点——在全区全面铺开工伤预防康复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通过抓宣传、抓培训、抓监查、抓机制,在辖区内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防事故的工作氛围,努力形成“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评价”三位一体的工伤预防工作体系,切实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社保业务档案数字化管理试点——为提高社保档案管理水平,维护档案信息的真实、完整、可用和安全,经省档案局批准,武侯区人社局成为第一批社保数字档案室建设试点单位。  

  【抓好二个重点】

  “一站式”服务公共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推进武侯区人力资源服务网站建设,搭建线下公共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平台,建立全区就业形势分析和统计监测数据库。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形成武侯职业供求信息发布、创业服务、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就业和失业登记、就业援助、就业形势分析和统计监测等“一站式”全方位服务体系。

  青创汇·2016武侯创新创业大赛——与该区“磨子桥创新创业街区”联动互动,深化拓展武侯“青创汇”品牌汇聚效应,举办“青创汇.2016武侯创新创业大赛”,助推优质创新创业项目在武侯聚集、生根和落地。